海南经济技术学校扶贫巾帼励志班探职教扶贫新路
一、基本情况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前身为海南省粮食学校,创建于1964年11月。是海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紧紧抓住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自2007年起,用三年时间打好职业教育翻身仗”这一难得的发展良机,确定面向市场、对接本省产业发展的办学方向,形成学校发展规划与本省产业规划相对接、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发展思路,实现了跨越发展:2008年实现校园部分搬迁,校园占地面积由12.8亩扩大到95.01亩;校舍建筑面积由10351m2扩大到46440m2;在校生规模从2007年1400人扩大到2010年4574人,教职工人数从52人增加到130人;专业设置由10个增加到14个:食品检验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会计电算化、休闲体育(高尔夫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中西餐烹饪、美发与形象设计、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平面媒体印刷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服装工艺与设计,其中食品检验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及应用(制版与印刷方向)、休闲体育(高尔夫管理)为学校特色优势专业;与省内外近百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年接纳学生实习就业能力超过4000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6%以上,就业巩固率达85%。
学校2006年被海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人劳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扶贫办联合授予“海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海南省教育厅评为“海南省安全文明生态学校”;2009年被海南省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学会授予“海南省首届职业教育杰出创业人才培养学校”,被海南省酒店与餐饮业协会、中国财贸工会海南省委员会联合授予“海南省旅游及酒店业十大人才培养基地”称号,被海南省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授予“海南省法律进学校工程先进集体”;2010年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被评为海南省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学会系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海南省文明委评为“海南省文明单位”,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办学特色
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失地农民子女中专班、勤工俭学中专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扶贫新路子。
(一)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2009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教育扶贫战略,学校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到:约60%左右的农村贫困家庭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送初中毕业的女孩继续上学。这些女孩一部分按照家长的意愿进城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供兄弟上学。但由于她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只能从事待遇微薄的简单繁重体力劳动,几年后返回农村,经济收入中断,生活又陷入贫困之中。另一部分女孩初中毕业后留在农村,早恋、早婚、早育现象普遍,加大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度。针对这些现象,学校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帮助这些女孩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为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联合省妇联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招生对象为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女孩、城市低保户女孩、农村二女结扎户女孩、思源学校初中女毕业生。此举把教育事业、扶贫事业和妇女发展事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村贫困家庭女孩免费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凭技术、技能体面就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为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扶贫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得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充分肯定。2010年1月11日习近平副主席作出重要批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扶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这种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予鼓励和倡导。”2010年4月13日,习近平同志亲临学校考察,充分肯定学校办学取得的成绩,鼓励学校一以贯之,继续办好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学校制定了扶贫巾帼励志班十年规划:从2009年起,用十年时间培养1万名掌握技术技能、品德优良的好女孩,培养1万名掌握家政知识、善于持家的未来好母亲,兴旺1万个好家庭。目前巾帼励志班学生2009级550人,2010级1050人,2011级预计招收1250人。
(二)创办失地农民子女中专班。随着海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推进,需要征用大量农民土地作为新兴工业、旅游业建设用地,失地农民日益增加。失去土地的农民领到土地补偿款后,没几年便花销完,既无土地可耕,又无工作可做,又再次要求政府给予资助,给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针对这一社会现实问题,学校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深入失地农民家庭调查,摸清可就学子女情况,与政府共同发动农民子女入学就读。政府缴交学生部分学费,学生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完成学业,掌握就业技能,校方与政府、企业洽谈,负责推荐学生就业。此举帮助失地农民子女学到一技之长,谋求一份技术工作,凭技术解决长远生计。同时,为政府排忧解难,减轻失地农民失地后给政府带来的困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该班2009年级财会、电工专业共招收112人,2010级财会、酒店服务专业共招收108人。
(三)创办勤工俭学中专班。海南全省18个市县当中,有11个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达50万人。很多农村家庭无法承担子女上学费用,孩子初中毕业后无实用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收入均比较低,无法帮助家庭脱贫。为了帮助更多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实现就学和脱贫的夙愿,学校与企业(主要是餐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招生和培养。学生入学时先不交学费,通过旺时旺季到企业参加勤工俭学挣钱交学费,淡时谈季在校上课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此举既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缴费问题,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更多的读书、求学机会,又为学生与企业搭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提高学生就业率。通过勤工俭学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品质,提高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为学生发展、成才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解决了旺季、旺时的用工急、用工难问题,并实现人才培养和储备。该班酒店服务专业、烹饪专业2009级招收182人,2010级招收200人。
三、创新管理
按照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批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的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制定把党建与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以党建促进扶志育才工作的方针,以创先争优为标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引导学生发奋读书,立志成才。
(一)扎实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施细则》、《安全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党员值班示范岗活动,为营造崇尚先进、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校党委组织党员教师深入班级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作好引导工作,建立党员带头值班制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从各科室、各班级中抽调党员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安全员,经常性地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努力构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
(二)实行励志教育,进一步加强激励引导,全力促成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为了加强对巾帼励志班学生的党性教育,组建了巾帼励志班党支部,组织学生开展党课学习,提高党性和创先争优意识。开展党员挂牌上班上岗活动,凡是党员上班上岗一律佩戴党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各项工作中争当表率,全心全意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励志教育和党员争当“五个模范” 主题实践活动,即学习钻研的模范、为人师表的模范、服务师生的模范、爱岗敬业的模范、履行义务的模范,有效影响和带动学生向党组靠拢。目前,已有401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
(三)坚持以党建促进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团委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国旗下演讲”、“唱红色歌曲”、“志愿服务”、“争做文明中专生”、“校园十佳红旗团支部、十佳共青团员和十佳青年志愿者”评选和“当好主力军,建功国际旅游岛”等系列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组织巾帼励志班与南航部队女子通讯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以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组织巾帼励志班与其它班级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手拉手帮扶活动,以先进带动后进,优秀带动普通,形在班班创先,人人争优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不懈抓好感恩教育。开展给父母发一条短信、写一封家书,给帮助自己的组织或个人一封感谢信及感谢师恩等感恩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珍惜学习机会,立志向、强本领。
(五)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针对农村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对未来缺乏信心的问题,学校特设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目前,心理咨询室已通过面对面咨询、书信、网络等形式接受学生咨询2000多人次,发挥了较好的励志作用。
四、发展规划
学校制定了 “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6000人,学校的基础建设将按照专业建设的需要,逐步配套完善,争取到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要求。
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办好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扩大办学规模,力争用10年时间培养1万名掌握技术技能、品德优良的好女孩,造就1万名掌握家政知识、善于持家的好母亲,兴旺1万个好家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把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办成海南省职业教育的一个品牌。同时,希望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完成学校的基础硬件等设施建设,打造优质的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全国示范中职学校,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