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赶招聘父母忙陪聘 用人单位认为此举是帮倒忙
毕业生:我的工作我做主
针对‘陪聘’现象,大多数毕业生似乎不太买帐。求职者小黄说,家长的良苦用心确实令人感动,但是并不提倡。“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最缺的不是工作,而且抗打击、应对挫折等能力。主动找工作求职,正是接受社会考验的最好方式。家长如果干预过多,无疑是剥夺子女成长锻炼的机会。”
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应聘时如果父母在身边,反而放不开手脚,“工作还是自己做主好些,个人能力可能因为父母陪在身边紧张而表达不出。如果求职多次失败的话,在家人面前也会觉得丢人。”
“父母可以表达观点、提建议,但是最终决定权还应取决于我们。”海师大文学院毕业生秦磊说,作为成年人,更需要融入社会,迎接挑战,相比陪找工作,父母更应该培养子女独立行事的能力。
12日上午,在海口市2011年高校毕业生专场供需洽谈会上,高校毕业生找“婆家”。 (记者 李汉仁 摄)
用人企业:父母忙“陪聘”多数帮倒忙
“子女找工作时,家长却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帮助,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多家招聘企业负责人表达了这一观点。
康年皇冠大酒店招聘负责人表示,用人单位普遍看重求职者的独立工作能力、思考能力与求职信心。大学毕业生已经是成年人,连找工作这样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都不能单独应聘,而由长辈陪着,这很容易激起用人单位的反感:求职者如此没有信心,没有主见,还能指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独当一面?
“无论是否出于自愿,父母‘陪聘’行为只会给招聘方留下一种印象:这名求职者内心胆怯、缺乏自信,必然引得家长们出面,充当孩子的求职分析师,这样的求职者找工作时几乎没有优势可言。”海南美好时代广告公司经理周远表示,“个人能力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录用父母‘陪聘’的求职者。”
专家:孩子的斗志可能在“陪聘”中消磨
海口启智心理咨询工作室咨询师王露萍认为,“陪聘”行为坚决不应提倡: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家长陪着孩子一同求职,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独立参与社会锻炼的机会。孩子无法主动与社会接触,不与用人单位沟通,求职心态可能也会日益变得消极,理想和激情会逐渐消磨殆尽。显然,这样做不利于他们融入社会。
此外,父母与子女在思维方式、求职期望、求职意愿都不一样,部分家长的阅历和经验很多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找的工作孩子不一定喜欢,“陪聘”无异于帮倒忙。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