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号飞船增加对接机构 新研制设备占15%
海口网消息11月3日 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在太空中寻找已等候了33天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那么,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相比,“神舟八号”飞船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据了解,“神舟八号”飞船全长9米,舱段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八号项目副总指挥穆东明告诉记者,从外形来看,“神舟八号”与“神舟七号”一样,沿用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从外形来说和神七是一样的,也是三舱结构: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从功能来讲,三个舱段组成一个长形飞行器,根据姿态去飞行。推进舱主要提供动力和能源,有发动机和太阳帆板;返回舱主要是用于天地往返。轨道舱主要是实验等等的舱段。”
据了解,轨道舱有效活动空间5立方米,舱外安装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主动对接机构;返回舱是航天员座舱,配有降落伞和着陆缓冲系统,舱内配置了仪表板、指令板,以及航天员手动控制手柄;推进舱是飞船的动力和能源舱段,安装了轨控、姿控发动机和太阳电池帆板。
从功能上来看,“神舟八号”增加了对接机构以及相应的测量系统。穆东明说:“这次验证的是交会对接,所以神舟八号飞船,包括以后的神舟九号、十号都围绕这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第一就是增加了对接机构,这是任务要求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第二是相应的测量系统,空间飞行器是多自由度的控制,而且是高速飞行的,需要有测量,我们相应安装了雷达系统,测距离、测速度、测角度和姿态等等。同时安装了光学系统,是为了看得更清楚,否则大家想象两个东西怎么可以对在一起,保证对接过程中可以平稳。还有信息交换等等,都是为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要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神舟飞船的600多台套设备中,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变化。其中,新研设备约占15%。改进后,飞船具有了与目标飞行器对接后停靠180天的能力。
武平表示,通过这些改进和交会对接任务的飞行验证,将逐步形成标准配置、状态固化的载人飞船,为后续任务的组批投产奠定了基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