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程造就海南农垦改革 解决民生欠账问题
海口网4月13日消息 8月15日上午,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勇向参加调研的海南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汇报了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代表们听取了汇报后纷纷表示,海南农垦改革越改革越有信心,农垦”金饭碗“的轮廓已成功勾画,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作为海南“一号工程”的农垦改革
韩勇在汇报中介绍,海南农垦由于受到历史、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国家惠农政策边缘化,造成经济远远落后于地方,不仅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拖累,而且民生欠账多,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低,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2005年至2007年,海南儋州垦区爆发了上万人的大规模群体事件,要求退出农垦,回到地方当农民。在闹退场过程中,多次出现了私抢国有橡胶、私分国有胶园的非法行为,影响了农垦乃至全省的社会稳定。
这种种情况在引起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海南向国务院申请将海南农垦下划给海南省管理的决心,决定实行市县管事、管人和管资产“三统一”。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要求用5年时间实现海南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并建成以天然橡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集团。当年10月,海南出台了《关于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省委将农垦改革确定为五届省委四大重点工作之一,省政府将农垦改革列为全省“一号工程”。
同时,海南省人大动用特区立法权,以立法形式保障农垦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2010年8月,省委五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成立了省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10年9月,省农垦集团与省农垦总局实现政企分离。
一份硕果累累的民生成绩单
海南农垦的民生欠账问题是造成内部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从2007年以来,海南农垦就集中精力和资金解决民生欠账突出问题,近4年间投入资金近70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写就了一份硕果累累的民生成绩单。韩勇说,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垦区民生得到大幅改善。
至2008年底,全部完成垦区电网改造,31万人用电从每度1.88元降到0.6元,年节省电费1.77亿元。至2009年底,全部解决垦区4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至2010年底垦区修建水泥公路近4000公里,而在2008年以前,整个垦区只修了52公里的水泥路。从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已经建成职工住房12万余套,今年将垦区管辖的居民住房建设也纳入计划,共需建设18万套。同时,垦区职工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历史拖欠的工资、医药费、养老金、社保费全部还清。
就业和收入是海南农垦职工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2010年至今年上半年,海南农垦通过清理土地安置就业近4000人,同时,加快产业发展提高职工收入,2010年职工人均收入27079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60%。
韩勇介绍,几年来,海南农垦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2007年以前影响稳定的12类主要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农垦呈现了稳定的良好局面,维稳支出也明显下降。2006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维稳费用达数千万元,而2010年仅有277万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