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在海南
元代,由潮商参与捐资建造的海口白沙门中村天妃庙,这是海南最早的妈祖庙。
(2009年)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万宁市潮州会馆
你可曾听人说过: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海南岛,一个被蔚蓝色的海水朝夕不离地紧紧拥抱着的岛屿,自古及今,在那绿色的丛莽中,留下了无数潮商的足迹。
潮商是和闽商在北宋末期进入海南的。海口和儋州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此后又延及万宁、陵水……等州县。
自南宋以来兴起的妈祖崇拜,就和泛海经商者,尤其是闽潮商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元朝起,海南岛就建有十二座天妃庙。最早的一座,建于元代的海口白沙门中村,而后是海口所城外的那一座,地址在现如今的海口市中山路86号一带。当时,在海口经商的潮州商人,就积极参与捐资修建。清康熙二十年,拥有7条大船的揭阳籍商人谢谦,为协助官军剿灭海盗而壮烈牺牲,海南的官府和人民,就在所城外天妃庙右边的江公祠中,立碑附祀他。
明清时代的妈祖庙,许多还是各地商人的会馆。海南的会馆,起于明代,旺于清代。康熙23年开海禁以后,来自潮州的红头船船队成了海南各港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潮商先是在白沙门上村建起了兴潮会馆,那里至今还留有清乾隆20年(1755年)的碑记。距今二三十年前,兴潮会馆还作为学校使用,现已经倒塌。海口市解放西路的潮州会馆,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其宗旨是联络同乡感情,谋求商业发展以及救济失业等。如今人们见到的这一座,是改革开放以后拆建重修的。
儋州的天后宫,在明嘉靖之前就有了,也是由包括潮商在内的商人们捐建起来的。在州府中和市销皮街建造的天后宫,清初为福潮会馆,可惜毁于民国九年(1920年)的地方动乱中。著名汉学大家饶宗颐先生说: “民国儋州志,天后宫清初为福潮会馆,可见闽人迁海南远在明之前。”
位于万宁市朝阳街的潮州会馆,是迄今全海南的潮汕会馆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朝阳街,清代时最早叫潮阳街,居住着十多户来自广东潮阳的商人。后来,来自其他地域的商人多了,才改名朝阳街。
陵水县的潮州会馆建于清光绪年间,如今已经毁圮。但是,潮人清代在陵水本号镇种甘蔗开糖寮所创建的潮州村,其地名至今依然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计划经济年代,“经商”曾经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词。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具有丰富的耕作经验和经商潜能的潮汕人,他们要谋生存,他们要求发展,于是,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登上祖国的宝岛海南,希望在这片绿土地上,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三亚的田独、荔枝沟,在海口的侨中村、月朗村、八灶村、水产码头、钢材市场,以及海南所有县城的集市或商业街……都有潮汕人的身影。根据 1987 年海南粮食局的统计,在海南的潮汕人约 63 万人。其后,有走了的,也有来了的。近七八年前有人粗略估算过,在海南的潮汕人应该有 80 万左右,其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群在从事商业活动。可以说,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段进入海南岛谋生的潮汕人,经过一番艰苦拼搏,成为大大小小的潮商!
更为可喜的是,在海南建省前后进入海南发展的潮商群体,经受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经济泡沫破灭风云变幻的考验,其后又经历了近几年的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冲击,他们凭借着超强的市场和商品意识,精明擅断,通权达变和苦心经营,站住脚跟,坚持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在海南诸多产业领域内的重量级企业或项目的背后,潮汕老板的身影清晰可见,已经涌现出若干领军人物和为数众多的佼佼者。
朋友,看到了吧,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春风,已经拂动了风华正茂的新一代潮商的心弦。实际上,无论是新一代的潮商,还是老一代的潮商,他们都在秣马厉兵,磨砺斗志,准备投身已经迫在眉睫的商战。
潮商朋友们,请记住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2012年6月9日,全海南的潮商会师海口,召开了海南省潮汕商会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首届商会领导班子,吹响了潮商群体参与建设国际旅游岛商战的进军号角!
潮商朋友们,红头船的风帆又高高升起来了!请记住啊请记住,哪里有红头船,那里就有艰苦奋斗的传统;哪里有红头船,那里就有同船同命的团结精神;哪里有红头船,那里就有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好战况!
一个多年来对潮人在海南的事业十分关注的老同志,在听说海南省潮汕商会成立的喜讯后,心情激动不已,他用饱蘸热情的笔触,写下了一首诗歌,用以勉励所有在海南的潮商朋友,用以感谢所有关心海南潮商事业发展的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贺海南省潮汕商会成立
船髹红漆闯溟南,
壮哉潮人数百年。
非是成功怀秘籍,
只凭刻苦伴心坚。
琼台潮会开新局,
四水同奔势浩然。
岛建旅游系国际,
吾人敢奋第一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