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省潮汕商会成立>潮商新闻>

潮商企业--中国商业史上一支无坚不摧的开拓劲旅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6-15 15:22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笔下凄美的一幕感动着无数的后来人,而这一幕曾经一次次地在潮汕大地上演过。一只竹篮,一块甜粿,一条水布,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这是当年到海外谋生的潮汕人的经典形象。海外很多取得辉煌成就的潮商当年也是带上这样的行旅,洒一把热泪在生身之地,告别亲人,坐上红头船,从此只身闯天涯。

  潮汕地区背靠丘陵,滨临南海,多发自然灾害,这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来的族群少了几分怨天尤人,多了几分坚韧拼搏的秉性。靠海而生的人群只有勇于同风浪搏击,才能得以生存,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潮商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

  潮人族群的形成

  从考古资料来看,先秦时期,潮州就有通往东南沿海、环珠江口乃至西北、北江流域的航路。据考古和历史专家的考究,在揭西县发现的汉代独木舟应该是潮州土著民的航海工具,他们很早就开辟了联结外部世界的航路。自秦汉以后,福建-潮州-广州的航路在南中国海上交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到了唐宋时期,福建-潮州-广州航道成为潮州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至宋之后,这条海上通道扩展至北方沿海口岸,成为沿中国海的近海贸易商道。在宋朝,潮州已经成为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地区,潮州港、凤岭港和揭阳港等商贸港口已经成为重要的海外贸易基地。

  潮州海外交通路线有清晰记载的是在元代。在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中提到潮州经南海诸岛至西洋的航线。因此可以说明至少在元代,潮州通往西洋的海外交通路线已经形成。而这个时期,潮人作为一个传承中原文化又具有鲜明区域性的族群也基本形成。

  在宋朝,特别是南宋,由于战争频繁,很多闽南地区的汉人为逃避战乱,迁移到潮汕地区,带来了中原的文明,也逐渐把潮汕土著民族边缘化,甚至使其退出历史的舞台。但一个地方形成的文化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潮州的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日益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潮汕文化。唐宋时期潮州话开始从闽语中分化出来,至明代就已形成独立的次方言。潮州话方言的形成,一方面,标志着操闽南语的福佬在两宋时期已经在潮汕社会占据了主流地位,其方言逐渐成为潮州社会通用的方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潮州人已经构成了较为独立的族群,已经有着以潮州方言为中心的族群认同。

  扬帆红头船 诞生潮商帮

  潮州沿海居民开始大规模地投入海上商业冒险活动,大约是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到了明朝中后期,大批潮州人以船为伴涌向海潮波涛之中。而在这个时期,澄海樟林港的重要历史角色也崭露头角。1684年,清廷放松海禁,潮人纷纷集资,造船出海。1722年,清廷又准许与暹罗进行大米贸易,樟林港远洋航海事业遂应运而生,由原来的渔业港转为商业港。

  为了方便管理,1723年(雍正元年),清廷规定各省商、渔船的标识,并进行审批、登记、发牌,并随时派兵船巡海稽查。按规定,广东商船大桅杆上部及船头均油红漆,这就是红头船的由来。造船人再在油上红漆的船头画上两颗圆圆的大眼睛,浮在水面犹如一条大鱼畅游于海上。第一艘红头船就是从樟林港扬帆起航的。随着第一艘红头船的起航,以红头船为特征的潮人商帮也逐步形成。

  “中国樟林”通天下

  营运大米,是红头船最初的专业。但是,这项生意,获利甚微,精明的船主们从南洋运来象犀、珠宝等奇珍异物,犀角、肉桂等贵重药材,暹绸、胡椒香料、番藤等物产,柚木、桑枝、铁梨木等高级木料,打入潮州的市场;从潮州把陶瓷品、潮绣、雕刻、蒜头、麻皮、菜籽等潮州特产,人参、鹿茸、兽皮、丝绸等北国极品,运入南洋市场。

  清代时期,潮汕海上交通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西南行,经南海诸岛,可抵马来半岛与新加坡;一条是东北行,经福建、江浙而直达天津。因此当时樟林港北通闽沪杭、台湾等地,南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100多年里,樟林的海运处于全盛时期,南北航线同时繁荣,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樟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1875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一席之地。海外华侨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在邮包上写上“中国樟林”,邮包便顺顺当当地寄回家乡。

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社本网立场。

  300年红头船驶出国际性商帮

  随着樟林港的发展,海上商贸活动的繁盛,人员交流不断增多,形成潮人向东南亚的第一次移民高潮。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代皇帝这100年间,从樟林古港乘坐红头飘泊到泰国(时称暹罗)的潮人有150万人之多。

  潮商海外的足迹,最先遍及东南亚,依托东南亚潮人社会的经贸网络,长期掌控着“汕-香-暹国际贸易圈”,形成以泰国为中心的近代潮人商帮。

  当时最典型的著名潮商有新加坡种植业大王佘有进、林义顺;泰国转口贸易业和大米加工业巨头陈黉利家族;泰国米业大王高楚香家族;泰国典当业领班郑子彬;泰国粮油加工和航运业大王蚁光炎;著名实业家谢易初等人。

  到了近现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潮人第二次大规模出海,这次他们主要移民到香港,形成了海外潮商第二个聚集地。

  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的国际贸易自由港地位对潮商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潮商在香港开办实业,积极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家族企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造就了以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代表的一代现代潮商,跃入国际经济主流。形成以香港和泰国为中心的现代潮人商帮。

  潮人潮商在印支战乱期间遭受劫难,在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越、老、柬三国的潮人潮商被迫流离,遍及欧、美、澳等地。在陌生的环境中再次艰苦创业,重新崛起,使潮商的足迹扩展到全球。

  侨批讲述华人海外拓展史

  “人面生疏,番仔(潮人对当地人的称呼)擎刀”,这是潮人过番这个特殊时期产生的一句俗语,形象地描述潮人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临的困境。可是,人已到海外,就不能空手而归,说千道万,都应该等赚到钱才能返回故乡。于是,为了谋求一个立足之地,他们也许在小铺里当学徒工,也许在橡胶园里当割胶工……起早摸黑,风里去雨里来,其艰涩不减在故乡。夜深人静时,想起“火船驶过七洲洋,回头不见我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日回寒窑?”去国怀乡想念亲人,这时,书信便成了联系亲情的纽带。而过番潮人时刻铭记自己肩上的重任,尽管自己生活艰涩,也要省下一笔钱财随书信寄回家,这便是侨批。

  侨批是指出国谋生的华人寄回唐山(家乡)赡养胞亲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即所谓的“汇款家书联襟”的民间寄汇。它是一种汇款附言。潮汕方言用“番”表示“外来”的意思,因此把侨批叫“番批”,回信叫“回批”。20世纪70年代以后侨批业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侨批,对潮汕的作出的贡献,特别是经济上的贡献,不可磨灭。流入潮汕侨批款额之巨大很是罕见。本世纪初以及抗日战争以后为其鼎盛时期,每年约八九千万银元,最高年份超过一亿,为潮汕60%以上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另外,潮汕的各种豪华祠堂,也大部分在潮侨的大力资助下盖建的。侨批款不但养活了潮汕六成以上的人口,而且弥补了潮汕长期外贸进出口的逆差。

  侨批,成为潮汕历史文化中的奇观。这些书信,前后将近150年的时间,巨细相兼、内外交错地展现潮人向海外移植,艰苦创业,拼搏发展的里程;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历史状貌和风云变迁。

  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

  在潮汕文化孕育下的潮人,对“根”的认识深入骨髓,对祖国以及潮汕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为了联络乡情,寻求归属感,为了潮人族群在侨居地更好的发展,各地纷纷成立潮人潮商组织。随着潮商的蓬勃发展,各地的潮人组织在当地都产生广泛的影响力。1708年,潮商在苏州重建规模宏大的潮州会馆,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就两次到苏州潮州会馆,这证明潮汕红头船商人在300年前已经有了完善的商帮组织和巨大的影响力。

  如今举办过15届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已经发展成国际性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潮人盛会,每届年会都得到年会举办地政府的重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地区首长或亲临主礼,或通过各种方式表示祝贺,高度赞扬潮人的开拓精神和潮团年会的重大成就。

  早年的潮商漂洋过海到海外发展,到年老时,往往希望回归家乡养老送终,他们有着强烈的“叶落归根”的观念。形成这种观念,除了对祖国家乡的强烈认同感外,还因为当时海外潮商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家、种族与社会关系的客观环境。如近代东南亚地区,有的是英属殖民地,有的是荷属殖民地,海外潮商就需要面对着殖民当局与当地民族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二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先后进入了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新阶段。这时刚独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意识不断高涨,东南亚潮商一段时间被断绝与祖国家乡的联系。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潮籍侨领高瞻远瞩,借助自己与所在国上层社会的人际关系,缓解政府同潮人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当时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潮商张兰臣,担当其全侨性代表的角色,周旋着中泰两族的亲善事业和战后百事待兴的华人社会中。

  而这种客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海外潮人本土化的趋势。从“叶落归根”的观念,逐渐转变成“落地生根”的观念。泰国潮商蚁光炎积极领导爱祖国爱乡邦活动,但他也积极参加泰国慈善公益活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泰国政治活动,他还积极鼓励泰国青年潮人学习泰国语言文化,要求家属子女学泰文和英文,他还为蚁氏家族起用泰文姓氏“炎素里”。

  扮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随着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纷纷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政府解决华侨双重国籍的问题,尊重华侨个人意愿只能选择一个国籍,鼓励海外华人对所在国的认同。海外潮人组织纷纷提出爱祖国爱侨居国的办会主旨,使海外潮人的侨居环境更加和谐,也使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印支战乱期间,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地潮人潮商被迫流离,向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再次移民,使潮人潮商足迹遍及全球。这些潮人潮商在再次移民的陌生国度,通过拼搏奋斗再次崛起,也同样以爱祖国爱侨居国的宗旨成立了当地的潮人潮商组织,维护祖国的尊严,努力融入侨居国主流社会。

  潮商无论扎根于何处,如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本位文化仍然是中华传统文化潮汕文化。他们致力于中外文化经济交流,成为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的友好使者。与其他著名商帮相比,惟有潮商历经曲折而不衰,也惟有潮商的影响称得上是世界性的。(编辑:潮商在线热风)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潮商在线    ] [作者:] [编辑:陈思达] 
热词推荐:净化_ 绿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