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减少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压力水平与人们的活动效果之间呈倒“U” 字型曲线关系,即压力过低或压力过高都不利于学习,只有适当的压力才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压力适当既能充分调动个人潜能,又不会导致身心过度疲劳。所以,工作和学习中应该有点儿“精神压力”和“紧迫感”。因此,要正确地认识压力。当自我感觉有较大压力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节:
(1)学会放松:
放松神经和肌肉,在内心构想美好的画面。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食物减压:
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性情急躁、脾气不好时,选择含钙多的食物,具有安定情绪的效果。像牛奶、乳酸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吃后会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当受到某些刺激或恐吓,或遇到某些紧张环境,心中产生恐慌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具有平衡心理压力的效果。因为人在承受某些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消耗比平时多8倍左右的维生素C,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像菜花、芝麻、水果等。
(3)认知分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
(4)找个合适的方式,尽情发泄: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想哭就哭,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5)陶冶性情:琴棋书画、唱歌跳舞、集邮摄影等能陶冶情操。例如在读自己喜爱的书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6)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
(7)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接受当前的精神状态,不要花时间去关注压力状态,而是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工作;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逃避,知难而进,勇于战胜它。
(8)知足常乐:期望值不要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9)学会幽默: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
(10)减压小窍门:嗅嗅香油——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吃零食——其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