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故事
将青春奉献给鹦哥岭的大学生们。资料图
阳光、海岸、沙滩、椰树,这是去过海南的人脑海中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海南岛的中部有着连绵的山脉,这里就是鹦哥岭。源于鹦哥岭原始森林深处的牙重河在海南第二高峰鹦咀峰背后形成一条壮观的瀑布,从高山垂落坡谷,之后蜿蜒平川,自西汇入什隆河哺育了昌化江源头,使得鹦哥岭有“琼岛水塔”的赞誉。这里有美丽而神秘的原始森林,还有保持原始生活方式的黎、苗族村落。
2007年,2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汇聚到这里,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有着共同的目标,饱含着对这片原始森林的热爱和珍惜,他们扎根在鹦哥岭,一起来守护这片净土。
原始森林的召唤
2007年,网上一封来自鹦哥岭的“英雄帖”吸引了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王合升的注意。鹦哥岭保护区第一任站长周亚东在其中对鹦哥岭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优势与劣势)分析,希望能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一起来保护这片原始森林。
“保护区的工作和自己想象的生活挺接近的”,专业对口的王合升曾经深入云南多个自然保护区采集动植物标本。“我师弟去过鹦哥岭,他回来告诉我鹦哥岭的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于是,王合升主动联系周亚东,报了名。
等到了鹦哥岭,才发现英雄不只他一个。
来自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王云鹏是海南土生土的黎族小伙子,毕业后原本在外面工作的他,听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需要一批专业人才,他辞去工作,来到鹦哥岭。
“小时候我家附近的大山也是繁茂的森林,但因为保护不利,大树都被砍伐,环境遭到了破坏。”回忆起家乡,王云鹏很痛惜,他将这份感情全部倾注在鹦哥岭。
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琼海妹子许碧果,是第一个来到鹦哥岭的女孩子。“当时对自己的未来还很懵懂”,她说,虽然知道鹦哥岭的条件艰苦,还是带着一腔热情坚定地告别了家人。
河南小伙儿王伟锋也是一毕业来到鹦哥岭,还有刘磊……
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年轻人从抉择的那一刻起便与这片神秘的雨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面积达5万多公顷的鹦哥岭是海南生态多样性保存完好的热带雨林之一,绿色群山以绵延不绝之势向更远的世界蔓延,直到蔚蓝的海边,一路上,鹦哥岭仿佛在挑战大学生们的视觉极限。
景色壮观,可真等这些大学生到了保护区驻地,一切就不是那么美好了。保护区成立之初,没有办公楼,没有办公设备,只有租来的一套房子,吃、住、办公都在一起。宿舍不够,就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全保护区只有一台电脑,是做财务用的。所有的工作都要靠手工完成。这些,对习惯了网络生活的大学生们来说简直无法忍受。
然而,更加艰难的是,保护区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经费需要自筹,所有经费来源就是靠每亩5块钱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资金十分紧张,有时甚至都无法按时发放工资。
眼前的一切让这些大学生们心里犯了嘀咕,“这哪里是事业单位,根本就不像一个单位嘛。”
但是下一刻,他们就再也无法注意眼前的艰苦条件了,因为周亚东拿出了一份资料,是以前一些专家在鹦哥岭地区做考察时留下的。资料上说鹦哥岭地区有华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的原始雨林,这里有2000多种植物,还有很多是国家保护级别的野生动物。
“由于人为的破坏和保护不利,鹦哥岭的珍贵自然资源正处于危险的境地,连最常见的猕猴也很难见到了。”周亚东的话彻底唤醒了大学生们。“我们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保护这里的环境嘛,”“对,如果条件那么完善也就不需要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保护这片森林的责任心,对资源被破坏的痛惜,还有创业的热情,使这些热血青年忘记了困难和艰苦,以青春的豪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鹦哥岭地处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五市县交界处,周边有6个乡镇,19个自然村,有18000多人,是海南最偏僻和贫困落后的地区。散落在其中的黎、苗族村落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村民们的传统观念里,大山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柴做饭了就上山砍树,农闲了就上山打猎,还有村民到河里毒鱼炸鱼。
鹦哥岭保护区的大学生们任务艰巨。虽然成立了保护区,但周边老百姓都不知道保护区的边界在哪里,这给保护区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烦。
2008年5月份,保护区决定要在220公里的边界线上埋设界桩和界碑。界桩、界碑的埋设点都是先用GPS导航确定后再到实地去找。
“鹦哥岭保护区边界线太长,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没有道路进去。”王伟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达三四百斤的标桩,全靠大学生和220多名护林员一起,肩扛、手抬、背负,艰难地运进深山。
火热的太阳晒烤着他们的皮肤,只有趁夜幕降临,这些大学生们才能感受到一丝清爽的凉意。
为了加快工作进度,这群大学生们跟护林员一起同吃同住,有时候夜晚也要睡在山上。能回到村子的夜晚,他们就给村民做保护森林和防火的宣传。有时找不到地方睡觉,他们就在村民家的走廊上、厨房里、房顶上搭帐篷。200多公里边界上,他们埋了12个界碑、120个标桩,这么大的工作量,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虽然很辛苦,但却过得很充实。
然而付出并不一定会有回报,相反还招来了“恶果”。村民们认为保护区埋了界桩以后,他们不能再去保护区砍树、打猎、采蜜、挖灵芝,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怨恨和误解在村民和大学生之间滋生。辛辛苦苦埋下去的界桩被村民们打断,宣传牌被村民们涂掉,27名大学生中甚至还有人受到村民的威胁。
这样的误解,仿佛在数九寒天被人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他们觉得委屈,感到迷茫,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工作,却得到这样的结果?
但是困难没有吓退他们,挫折阻止不了他们。痛定思痛,他们开始反思,一起讨论,努力寻找失败的原因。这个时候,香港嘉道理农场为他们请来了专家,帮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专家们为他们带来国外一些保护区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将“社区共建”引进了保护区。大学生们听后茅塞顿开。
原来,之前的工作一直都把村民当作“敌人”,在社区工作中只有“不准”和“要求”,缺少引导和沟通,而事实上村民既可以是破坏森林的主体,同时也可以成为保护森林的最直接力量。
明白了这一点,下面的工作就有了方向。但是与村民的关系并不会马上改善,工作还是要一步步地做。经过大家讨论,决定先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定在了位于保护区范围内的道银村。
道银村是一个非常偏僻穷困的小山村,全村只有几十个人,村民们思想闭塞,还保持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与外界沟通的只有一条宽不足半米的蜿蜒崎岖的山路。进了道银村,就等于与世隔绝了。“我想去道银村做社区工作”,王云鹏,27名大学生中唯一一个黎族人,这样表示。
于是他和同是海南人的廖高峰一起去了道银村,一住就是半年多。
“我们进去的时候,道银村连公厕都没有,村民们养的猪也是四处乱跑,卫生条件很不好。”王云鹏说,在专家的帮助下,他们为道银村搭建起了环保的堆肥旱厕,还建起了软床猪舍--在猪圈里面铺上一层稻草,稻草吸收了猪的粪便后变成很好的有机肥。他们还引进了稻鸭共育技术,划出禁渔区,彻底改变了道银村原始的生活方式。村民说:“现在我们自己养猪养鸭,不用上山打猎就有肉吃了。”
道银村社区工作的成功给这些大学生们带来了强大的信心和更饱满的热情。他们迅速将道银社区的经验推广到保护区周边其他社区。
“不积溪流无以至江海,不积寸土无以至高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在,道银村的乡亲们和鹦哥岭的大学生亲如一家,和谐地相处。
把毁林人变成了护林人
“保护森林,人人有责”、“保护鹦哥岭,保护水源林”,每年12月份,鹦哥岭的200多名护林员都会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这样的口号,在白沙县城内宣传游行。有谁会想到这样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护林队伍完全是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们组成的呢?
鹦哥岭的大学生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怎样改变村民贫穷的现状,如何让村民支持他们的工作。随着对当地情况逐渐了解,他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森林光靠这27个人不行,还得靠世代生活在鹦哥岭上的村民们。
为了能和村民们交上朋友,大学生们经常往村庄跑,和村民聊天、谈心。黎族同胞好客爱酒,他们学着和他们一起喝酒。王伟锋刚来时滴酒不沾,现在来2斤米酒他也不惧了。
时间久了,村民逐渐有了环境保护的概念。这样还不够,一定要把他们变成精干的护林队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