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各地标准”不如尊重教育公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表示,虽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标准各地并不一样,但教育部“完全理解,也充分尊重”。"他表示,现在各地标准不一样,教育部完全理解,也充分尊重,方案对当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利益都要照顾,要制定合理、合法、合情的门槛,争取多数人认同”。(1月12日《新京报》)
异地高考在一场激辩中,似乎已经完美收工。教育部长袁贵仁的“完全理解,和充分尊重”,给这场轰轰烈烈的带有阵痛感和希望感的教育改革,画上了一个句号。但又不能不现实的评论。在袁部长“充分尊重”的句号里,可以享有幸福感的区位优越,依然处于藩篱之中;渴望教育公平的社会情绪,似乎又曾加了些许阵痛。对于教育部来说,这场“改革”总算熬过去了,不痛不痒,无伤大雅。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只不过是教育部的一次走过场、搞形式而已。
异地高考制度的设计,应该是推行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当初之所以提出变革,教育部也深知明察了教育不公平的社会感觉;也是基于全民素质均衡提高的战略思路。“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式的中国教育,从民族复兴的大义上看,也确实到了破冰之时。教育部看到了这弊病,所以教育部要改革。但这个短暂的改革过程,并没有教育部预期的那样,也没有社会希望的结果。就像一潭死水里,被突然投进了一颗石子,只是荡起了几圈很快就消失了涟漪。这次教育改革成了一次无言的结局,没有看不到什么执行力,更没有看到什么“高度重视”。
一场改革,如果只是平添几出闹剧,如果只是平添了社会情绪。这场改革绝对是失败的。教育部长尊重各地“异地高考”标准不同的改革作结,落下一地嘘唏自然难免。网易一网友这样说:这部长中庸的可以,话说得谁都不得罪,什么进展也没有,我觉得拿着百姓给俸禄,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可以滚蛋了。同时笔者也深信,相信教育部长也深信,群众中间这样的声音很多。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声音;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关注,其原因就是,教育公平牵涉了大多数的人。
在教育部袁部长的语境中间,合理、合法、合情的门槛,似乎是必须接受的;似乎是必须保留的。这一改革“门槛”思路,考虑的是不公平,制造出来的也会是不公平。既然追求教育公平,那就不能要“门槛”。带有“门槛”的改革,只能是一种继续“不公平”的宽容;带有“门槛”的公平,只能是一种歧视多年后的继续歧视。打工在上海的占海特一家,应该是对这场教育公平的改革深信不疑,但遗憾的是却在这个教育部主导下的希望里,成了上海的“敌人”。
在这场异地高考变革被教育部长“尊重”的同时,教育公平真的不应该忘记。应该说这场变革的社会大辩论中,一个民族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诉求,还是满心酸的。这种片面的官方尊重,在广泛的社会语境中,只能沦为对教育公平的不尊重。关于教育改革,笔者看到过这样一个方子:比如北大今年要招收1000人,那么教育部就把这北大的这1000个名额按照各省市在读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就这么简单啊。干嘛要保留那么多门槛?干嘛要各省市搞那么复杂?
(原标题:尊重“各地标准”不如尊重教育公平)
阅读此文的网友还看了:
期待异地高考的“鲇鱼”效应
海南异地高考:社保能否补交学籍如何认定?
海南异地高考政策答疑:社保能否补学籍咋认定
教育部:尊重各地“异地高考”标准不同
海南“异地高考”政策答疑
海南“异地高考”方案出台 分高中低三个门槛
海南异地高考政策解读:降门槛体现公正公平
30省份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西部五省区限户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