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城安置点基本实现通水电 被褥仍短缺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地震发生以后,安置点成为灾区群众临时的家,他们的住宿、食物、饮水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证,还存在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跟随前方记者一起去探访几个灾区的安置点。
首先跟随记者去芦山县城安置点。强烈的地震一度让芦山县城断水断电,在救援人员的彻夜努力下,震后第三天,芦山县城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已经可以基本实现用水用电。
虽然基本水电问题可以解决,但是部分生活物资依然短缺。日常生活逐步满足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妥善处理生活垃圾等等的其他问题。
现在听到的轰鸣声,是来自于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的一辆净水车,这辆车驻扎在芦山县体育馆临时安置点,将体育馆旁游泳池的水,净化为能够饮用的水。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副院长李志强:
李志强:目前我们每天净水一个小时,饮用水5吨,生活用水8吨这个产水量,目前出水量2000吨,估计10天时间,生活在这片的安置群众,他们的饮水、生活用水都到这儿取。
净水车的对面是一个简易的储水池,盖着防雨布,里面满是净化了的水。值守的战士告诉记者,这儿的水对百姓不限量供应:
战士:不限量。他们拿多少,我们就给他们打多少水。
在这辆车的两侧,是成都军区某师的两台“淋浴车”,两辆车旁边分别搭建了临时帐篷,供受灾群众洗澡用。
记者:平均一个人大概要用多少水?
战士:每人大概40升到50升左右。到我们淋浴车里加工,加工成热水,再放出来淋浴。
记者:现在一天能满足多少人淋浴?
战士:现在一天可以不停的洗。里面有8个淋浴头呢,供8个人同时洗。
走在安置区,不时能看到有人成群结队拿着洗浴用品和脸盆,一起向淋浴房走。他们说,这是震后第一次洗澡--甚至洗脸。
群众:地震那天到现在没有洗过澡。
群众:别说洗澡了,牙都没有刷过。
群众:用水都成问题。
瓶装饮用水方面,在芦山县城的主干道上,三家矿泉水企业捐赠的瓶装水已经开始发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今天中午刚刚抵达就开始发放,除了县城里有矿泉水散发,送往其他乡镇乃至相邻受灾县的水也已经在路上了。
工作人员:今天中午左右到的芦山。
记者:现在一批到了多少水?
工作人员:我们是分开,我们那个车23吨水,一车水有2000件,总共我们是24万件水。还没有到达4车。
记者:怎么领取?
工作人员:自己过来领取。
记者:现在点布在县里,有没有到乡里面去送。
工作人员:我们现在有同志去了,但是由于堵着,还没过去,在宝兴路上。
安置区里,穿梭着十余名中国电网的工作人员,橙色的工作服在蓝色和绿色的帐篷之间很明显。他们在为新搭起来的帐篷区安装电灯。
照明用电基本实现,但是日常用电方面,骆师父说,目前每4—6个帐篷只能共享一个四个插口的插线板,只能供手机充电使用,决不允许再私接另外的插线板。
骆师傅:我们给区域按个插头,保证群众手机充电。可以同时满足四个人。
记者:如果上面再接插线板?
骆师傅:假如都乱接就失控了,现在毕竟供电能力有限。
但是,不少安置点的受灾群众依然觉得,生活物资方面,被子还是不够。
记者:这里面多少人现在?
群众:20多个人。挤了几家,有几个娃娃。
记者:现在20多个人有几床被子?
群众:5床。
而且,在安置点,以及芦山的大街上,成堆的垃圾随处可见,不少已经围绕着大量苍蝇,日常生活逐步满足的同时,如何处理增多的生活垃圾,依然考验着震后的芦山。(记者潘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