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多、震频、水隐患 芦山救援防范多重次生灾害
▲4月22日,工作人员在雅安市宝兴县沿江路上帐篷集中区域喷洒消毒水。目前,宝兴县卫生防疫部门每天对安置点进行三次防疫消毒工作。 新华社记者罗晓光 摄
4月23日,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第四天,当地余震不断,截至23日16时,芦山县发生余震3543次。与此同时,宝兴、芦山、天全、荥经、雅安市区等地均出现小雨。
相关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连续降雨和频繁余震,加大了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也对卫生防疫、道路抢通等带来挑战。建议相关部门迅速安排专门卫生防疫力量,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并通过山区地质调查排查风险、消除隐患。
降雨增多:易诱发泥石流
23日,天下起了大雨,这是芦山地震后灾区第一场雨。住在芦山县龙门乡张家山山上两个临时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此前送去的水和干粮已开始出现短缺,急需得到补给。当天一大早,在雅安陆军预备役步兵团参谋长刘华勇的带领下,官兵们立即奔赴深山处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为他们再次送去饮用水和干粮。40余名官兵每人背负70余斤干粮和水向张家山出发。由于通往芦山地震灾区古城村张家沟组张家山的道路在地震中严重损毁,交通不便、道路崎岖。
大雨阻碍救援的一幕,未来也许还会重演。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4月23日8至14时,宝兴、芦山、天全、荥经、雅安市区等地出现小雨,降水中心出现在芦山县城和隆兴(均为8.0毫米),升隆6.0毫米,其余0.3-4.9毫米。
未来一周也不容乐观,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地震重灾区芦山县未来数天内降雨较多,白天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湿热多雨的环境极易造成细菌滋生传播,同时考虑到灾区生活卫生设施毁坏严重、人畜尸体腐烂、垃圾堆积等原因,易造成疫情隐患。
持续降雨还加大了地质灾害的风险。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23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警报。据预计,4月23日20时至4月24日20时,雅安市中部及北部、甘孜州东南局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中芦山县的大川镇、太平镇、双石镇、宝盛乡及宝兴县局部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两部门提醒,当地居民和救灾人员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及降雨诱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注意公路两侧山体可能出现的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
“宝兴县、天全县地貌更陡、更窄,地震灾害风险比芦山县更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殷跃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人工地面调查的效率较低,国土部已经围绕活动断裂带启动航飞任务,通过航空无人机发现地质隐患,获得高精度的航空影像,但由于当地天气很差,迄今没有完成。
殷跃平分析说,震裂山体相对发育,有危石和巨大滚石。而山地往往是局地降雨,会在山顶形成巨大的汇水面积,滑坡在暴雨中容易形成高危泥石流。这一结构具有隐蔽性,人在低处往上看又发现不了,一旦爆发,常规防护工程就失效了。他建议,排查时遇到的小危岩,就地进行清除。
“危害行人的地方,最好有警示牌。监测预警,要把临界降雨量往下调一下。排查要细。”殷跃平说,由于泥石流比零星飞石造成更大的隐患,尽快以集镇为中心,开展地面调查,避免群死群伤,沿活动断裂带2到5公里的集镇都应该是排查重点。
水质隐患:小溪小沟须监测
持续降雨也给卫生防疫带来困扰。在23日的重灾区宝兴县灵关镇街道上,镇上43岁的妇女杨玉梅说,镇上像她们一样为大家做饭的妇女有四五十个,“现在镇上居民喝的都是井水、山泉水,也不知道水质到底是不是安全,能不能喝。”芦山地震卫生应急救援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张祖芸说,饮水不安全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群众还出现了腹泻症状,卫生部门已经组织一台水质检测设备运往灵关镇。
正在灾区的四川省环保厅总工程师李合意23日下午4点多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对于包括生物毒性、重金属在内的40多项指标,饮用水源地没有监测到异常情况,水质基本稳定。
“目前饮用水源还是达标的,但现在灾区的情况瞬息万变,符合标准不能下结论说绝对安全,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应急事故。”雅安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应称,我们正在力保雨水不要把涉重金属企业的污染物冲刷到河流里。另外,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的生物毒性扩散,也是我们防护重点。
李合意说,根据本地饮用水源地规划要求,乡、镇两级均有布点,震灾发生后,由于道路窄、大车多,一些监测人员被堵在路上,再加上监测设备有限,山区环保监测力量不足,宝兴县的饮用水源地直到昨天才取到样,今天的情况还没分析出来。对于不属于上述点位的水样,如果大家怀疑水有问题,可以送到芦山县派出所空地上的监测车,进行免费监测。
“一旦发现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超标,我们会及时向自来水厂和卫生防疫部门提供信息,由他们对水质进行处理;如果它们还处理不了,我们会提醒住建部门做好应急准备。请当地百姓放心。”李合意说。
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杜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历史原因,当地存在一些小五金企业、小冶炼厂,再加上锰等地下矿盐物质本底在地震前就超标。目前当地环保部门正在将县一级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向乡、镇两级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推进,但目前的监测力量还无法完全覆盖辖区内所有小溪小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位长期研究水环境的专家表示,安置点集中区域的小溪小沟可能存在污染;但由于本次地震没有汶川地震来得厉害,未出现家禽家畜大规模死亡和尸体腐烂,河流上流取水点的水质比汶川地震期间要乐观。一方面,县城内明井通过加装井圈、井栏,可以防止地表径流冲进去。另一方面,卫生防疫部门发放的消毒剂、消毒片,可以暂时解决居民日常饮水的水质浑浊等问题。
该专家建议,一是当地环保部门应该加强对化工厂、五金厂的风险识别,逐一排查风险源,做好应急处置,“该围的围,该堵的堵”,二是饮用水要用泡腾片净化,并对取水点进行风险识别和标记。
余震不断:毁房屋堵道路
记者从中国地震局了解到,截至23日16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共记录到余震3543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101次,包括5.0-5.9级4次,4.0-4.9级21次,3.0-3.9级76次。
“在汶川地震中,满目疮痍,房屋、桥梁、道路的损毁比比皆是。而从这次的数据中,不太容易找到损毁特别严重的房屋,大部分是老房子一面墙的坍塌、屋顶的脱落以及一些滑坡阻挡道路。”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23日告诉记者。
李震表示,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和判读,汶川地震发生在岷江两岸崇山峻岭之中,而芦山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端,坡度比较平缓,所以,形成的危害不像前者那么严重。
但李震提醒,这次地震出现很密集的余震现象,加大了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性。通过对数据的判读,发现一些危险地段还有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现象。如果余震强烈,尤其降雨后,容易形成再次滑坡和坍塌。这两天有降雨,尤其要注意坡度比较大、已经有松散现象的地段,尤其是在城区边缘和山坡上的道路。
这还一度阻碍了道路抢修施工。记者从中铁隧道集团公司了解到,22日下午,该公司救援队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抢通灵关———双石———芦山的第二条大通道。然而,半路遇到一处10万余方的坍塌体。由于工作量巨大,安全风险高,且抢通现场又下起了小雨,抢险难度很大。经过近2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才抢通这一“生命通道”。
“当地很多都是陡峭的峡谷,开辟的道路都非常狭小,没有开阔地带,地质结构非常不利于施工。”该公司知情人士表示。
专家强调,频繁余震存在潜在威胁。在安置点和灾后重建的地灾危险性评估中,一定要考虑多次余震的背景,把将来可能发生的地灾考虑进去,初步评估出可能的运动、危害范围。要调动研究力量,尽快查阅岩土在几十次振动情况下循环破坏、周期性破坏的国内外资料,这对下一步工作部署特别是灾后重建意义很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