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海南义不容辞!
港口航运发展迅猛 加快海洋强省步伐
尽管冬季的寒冷气流已经来临,但在海口港马村中心港区二期工程的工地上依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辆辆吊车与卡车正在紧张施工当中。据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透露,作为我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5.9亿元的海口港马村中心港区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各项基础施工,正在进行码头主体工程建设。据施工现场项目部经理介绍,该港区将于2014年3月建成。
据悉,海口现有秀英、海甸、新海、马村四个港区,随着海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口现有港区大多被城市包围,局限了港口的发展。根据《海口港总体规划》和《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马村港区是未来海口港的中心港区。未来马村港区将发展成为以能源、集装箱、散杂货及危险品运输为主,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文明环保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区。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海口综合保税区和省、市工业布局调整的要求,并将提高海口港综合通过能力,保障海口港的可持续发展,确立和巩固海口港在全国沿海港口群中的枢纽地位,对实现海口“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实现我省建设海洋强省的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岛屿省份,要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省约98%的进出岛物流通过海运(含过海轮渡),90%的外贸必须通过港口。2011年我省完成港口建设投资超过26亿元,2012年将投资25亿元,加快推进海口港马村中心港区、洋浦神头港区、三亚南山港、八所港和清澜港等港口航道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洋浦海口组合港为龙头的北部湾区域性航运枢纽港工程和“四方五港”布局。
对港口不遗余力的建设和扩建,带动了我省港口货运吞吐量的迅猛增长。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海南海运集装箱航线达到37条,全省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22万标箱,货物吞吐量首超亿吨,创历史新高,达到建省时的13倍。
为贯彻十八大“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发展海洋强省之路,我省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步伐,建设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港区,加快推进“四方五港”等重要港口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提升海南港口在“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造船闯海发展旅游 海洋经济促民增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造大船,闯深海”,不止是我省海洋渔业部门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我省广大渔民的致富路。
近年来,我省通过淘汰小、旧渔船,发放油价补贴资金、发放渔民造船补贴资金、贴息贷款等方式鼓励渔民“造大船,闯深海”。同时,采取“公司+渔民”或捕捞渔民合作社等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形式,组织渔船开发外海捕捞。据统计,海南省目前有36家从事捕捞生产的渔业合作社,社员3000多人,新造100吨以上渔船150多艘。
目前,海南省发放给渔民的最大单笔在建渔船抵押贷款达到230万元。海南万宁东澳镇新海渔业捕捞合作社的渔民王进雄,利用贷款新建了一艘长38.8米、宽6.5米,吨位250吨的钢质灯光围网渔船。王进雄说,3年前,他向海南省农信社贷款30万元,购买了一艘50吨的灯光渔船从事捕捞,仅1年多就还完了贷款。这艘新船将主要用于深海捕捞,相信作业效益也将成倍增加。
从最开始的小木船到现在的大马力钢制船,从原来的传统捕鱼到现在的灯光围网捕鱼,渔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深的是政策越来越好。
2009年国务院发布加快旅游建设的意见,把我国的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海南省也把海洋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尤其是“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里面,把发展滨海、海岛旅游列为第一项任务。
在海南省海洋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指出,今后5到10年,我省将围绕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继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挖掘海洋文化内涵,带动开发滨海度假、海洋观光、海岛休闲、邮轮旅游、海上运动等特色旅游项目,切实把海上旅游项目做足、做活。发展海洋旅游,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