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哥岭引来稻鸭蜂箱 领村民走上生态致富路
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口6月11日电 (记者 吴声婧)六月,火辣辣的阳光下,红茂村委会红新村的一处稻田里,成群鸭子在吃草、吃虫,长得肥肥胖胖。鹦哥岭保护区管理站社区科科长王云鹏个子不高,一脸黝黑,向记者们详细介绍着村民们的“稻鸭共育”模式。一旁的村民王宏耀不时地插话感慨:“这群大学生真是好,给我们鸭苗,传授我们技术,又帮助我们找销路,我这鸭子在外面一斤都能多卖2块钱,赚到钱了。”
投身社区开展农业项目,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6月1日,记者和鹦哥岭青年团队的几名队员一起来到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红茂村委会红新村,了解和感受这些大学生带领村民走起的这一条生态致富路。
青年团队成员走在山间小路上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海南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地跨5个市县,周边有6个乡镇,103个自然村都是黎苗村寨,共有18000多人,村民们只知道靠山吃山,本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观念生活,经济落后,生活处以一种赤贫的状态。
而保护区的设立,更硬是“切断”了村民们的生活来来源。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形成的矛盾关系,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保护山林生态环境,贫困是绕不过去的坎,如何在保护森林的同时,让高峰地区的群众拥有更好的生活?这棘手问题摆在王云鹏和同事们面前。
“想办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促进更好保护山林。”王云鹏说,投身社区开展农业项目,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才是最好的致富之路。
团队成员介绍情况
2009年,为了解决水稻产量低的问题,保护区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在贵州黎平地区有一个“稻鸭共育”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鸭子在稻田里活动,既能长得好,又能够帮助除草、除虫,鸭子的游动还能提高水中氧的含量,鸭排放的粪便又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稻鸭共育”带动了一方人致富。王云鹏立即前往贵州山区向他们学习,取经,并将这种技术传授给鹦哥岭周边的村民。
一开始,村民们基本上不搭理王云鹏他们,一天天下来,没什么收获。王宏耀回忆说,“他们第一次来,我们根本看不惯,你们是大学生来这里干什么,觉得他们来这里搞稻鸭有什么用,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生活过来了”。
为了做好村民的工作,王云鹏和其他同事天天跑村寨,和村民套近乎,不厌其烦地向村民解说保护山林的重要性,说服他们开展农业项目。时任管理站站长的周亚东了解情况后,给了一个建议,“带点菜过去和他们喝酒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
鹦哥岭青年团队成员
于是,王云鹏他们常常跑到村民家里跟他们交流及喝酒,看这些小伙子强咽一碗碗酒,然后醉倒那难受样儿,村民们终于松了口。刚开始,村民们没有钱买鸭苗,也不知道去哪里买,于是,王云鹏就帮他们联系并购买鸭苗,甚至还帮助村民们插秧、浇灌,当秧苗长到两周后,开始在田里放鸭苗。到水稻抽穗的时候,鸭子也长大了。卖了鸭子、收了水稻,群众增加了不少收入。
现在,红星村的36户村民全都养起了“稻鸭”,每家农户年收入均增加一倍,农户们也在稻田里骄傲地插上“农业示范田”的牌子。达到现在的这个目标,却足足花费了王云鹏几年的时间。在这几年里,他的肤色越来越黑,和任何一个山民没有区别。“这群年轻人真的很不错,不怕艰辛不辞辛苦帮助我们致富,好样的!”说起王云鹏这群大学生,红新村党委部书记、村长王宏高竖起了大拇指。
帮村民们致富的路并不只这一条,接着王云鹏和同事们又推广林下经济,在橡胶树下种菜、种瓜、养鸡,眼见着一年到头手里都有钱了,靠上山砍树卖钱的人越来越少了。村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改变。鹦哥岭保护区物种丰富,野生蜂群较多,青年团队正在引进国外新式叠加的组合蜂箱,这样收获的蜂蜜产量更高,也更加原生态。
长期的社区工作中,王云鹏这群大学生与淳朴的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鹦哥岭村民的“哥弄”(兄弟)。接下来,王云鹏他们的愿望,要大得多,就是要惠及所有的村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