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级地震侵袭巴基斯坦引安防行业广泛关注
[导读]近年来,国内外频频被地震袭击,无数的老百姓罹难。地震一次次的侵袭,也再一次次敲打安防人的心,从安防角度来说,如何能在地震后做好救援,减少二次伤害,又如何在地震后做好自救呢?
近年来,国内外频频被地震袭击,无数的老百姓罹难。地震一次次的侵袭,也再一次次敲打安防人的心,从安防角度来说,如何能在地震后做好救援,减少二次伤害,又如何在地震后做好自救呢?
2013年9月24日电,据外电报道,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达尔本丁地区今日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目前地震已经造成5人死亡。
据巴基斯坦当地官员介绍,这5人的尸体是从倒塌房屋的废墟里发现的。
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4点,美国地质勘探局最初测量到的震级为7.4级,震源深度29公里,但随后修改了数据,巴基斯坦气象部门给出的震级为7.7级。
巴基斯坦7.8级地震引安防行业广泛关注
巴基斯坦7.8级地震引安防行业广泛关注
据报道,震中地区人烟稀少,但美国地质勘探局仍然发布了红色警报,认为本次地震仍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一位巴基斯坦高级气象学家也表示,本次地震有可能造成严重破坏。
本次地震震感强烈,印度首都新德里能感觉到晃动。印巴边界城市艾哈迈达巴德能感觉到明显震感,不少高层建筑内的办公人员跑到街道上。
一、安防产品献力地震救援
面对无情的地震灾害,人类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灾后搜救,在救援的黄金72小时里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近几次发生的强地震救援中,我们看到了高新科技让灾难中的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针对安防技术产品能否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作用,请专业人员为大家做了一些解答。
1、报警产品
报警产品一般用于事前的预警,给当事人留出处置时间。地震发生时,时间短、强度高,安防产品可以作为个人或者企业单位的预警机制产品来应用。但是,常规的地震预警建议还是参考地震监测部门的权威报告。报警产品主要是报警传感器的应用,如震动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等等。当建筑发生轻微晃动或者局部位置引发明火烟雾时,传感器可将信号传递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联动到整个安防系统,触发整个系统中的报警装置,警示人员逃离。
2、智能分析摄像机
智能分析在视频安防行业应用已久,常规侦测的准确率也已提高了很多,现在应用较多的智能分析规则主要有快速移动、人员聚集、徘徊、跨界等等。根据地震前的一些预兆性知识,如震前动物会有反常性的行为动作,如果可能,可将这些动作设置到智能分析规则,如快速移动、大量聚集等等,作为一个反常现象的参考,提醒相关人员的注意。
3、智能交通产品
智能交通产品,在平安城市项目中多有应用,主要设置在各个主要通道以及主要路口,及时获取相应的道路信息。地震后的震后救援是事关人命的大事,目前很多的震后救援工作,常常被拥挤的车流堵塞了救援车辆,贻误最佳救人时机。智能交通产品可以帮忙指挥部门实时监控各个路口的车辆信息,及时安排相应的车辆控制工作,让救援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实施救援。
4、热成像摄像机
热成像摄像机有别于常规的摄像机,普通摄像机应用光线来成像,画面显示的即是表面现象的画面;而热成像摄像机则是通过感应热辐射来成像,可将所到之处的景物热辐射的差异显现在画面中,并且该摄像机的监控范围较远,可以以“公里”计算。在震后的大片废墟中,可以及时发现远处人员信息,也可以用来探测、检测废墟中是否有人员待救,还可以用来调度直升飞机等高空设备的物流轨迹等等。
5、远程医疗救援
灾后地形复杂,一些受重伤的患者来不及也不宜长距离奔波的去治疗,只能就地抓紧时间医治,但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远程医疗救援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
远程医疗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远程医疗不仅仅是医疗或临床问题,还包括通讯网络、数据库等各方面问题,并且需要把它们集成到网络系统中。这是视频监控技术的一种应用。
二、防护装备护航震后搜索
大震巨灾救援阶段要持续200h左右,而且救援一旦展开将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对救援人员的素质和安防救援装备的性能均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历次大震巨灾的救援实践告诫我们,研发被压埋人员的快速定位技术、改进营救装备技术性能、提高救援人员个人防护技术及装备水平是实现科学、有序、安全、高效救援的重要条件。
1、生命探测仪注重兼顾性
例如:在现场嘈杂、余震不断的环境中,音频生命探测仪探出的结果不一定准确;在堆积较高、人员压埋较深的废墟中,视频生命探测仪(蛇眼)就很难伸入废墟内部发现目标;雷达生命探测仪理论上可对较大规模的废墟进行成片探测扫描,但实际结果并不理想。在危险和有毒有害环境中,可以选配搜索机器人。但是,有线的机器人在倒塌废墟中行进常常会发生导线缠绕,而影响搜索进程;无线机器人在倒塌废墟中因为钢筋等金属所产生的屏蔽作用会导致机器人失控。
2、侦检仪器和预警装置配备必不可缺
大地震会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危险化学品和煤气泄漏,余震会造成房屋的二次坍塌。这些危险因素时刻威胁着救援队员和幸存者的生命安全,在救援行动过程中必须要加以严密的监控,才能确保行动安全。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必须坚固(防割、阻燃)、耐用、穿着舒适,并满足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作业的要求,同时应选配一定数量的防化服和防辐射服。
3、配强通讯装备
大震巨灾,如:汶川大地震造成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瘫痪,通讯功能中断。信息就是行动命令、信息就是生命的希望,如果应急通讯系统不畅会给救援行动的指挥协调带来巨大的难困。应急通讯装备的配置应最大限度的实现指挥部的行动命令与救援信息的上传,队伍与队员、队员与队员间的互联互通。常用的解决方案是海事卫星通讯系统和集群通讯系统。
page
我们无法控制诸如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些遭遇灾难时的自救方法,以便在危急关头尽可能地减少伤亡事件的发生。我们还要把学会的相关知识教给我们的家人、朋友。
三、家庭避震
1、冷静判断。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2、就近躲避。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则不要急着往外跑,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
3、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以及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4、做好自我保护。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更不能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两次机会: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如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会滑落下来,是很危险的。
平时家庭
防震的准备工作
对大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装修房子时绝对不可以砸掉承重墙。要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临震时家庭的应急准备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准备紧急备用品:
(1)饮用水(2)食品、婴儿奶粉(3)急救医药品(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绳索、手纸等,打包并放在便于取到处。
2、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3、进行家庭防震演练,包括紧急避险、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page
四、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砖瓦及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五、学校避震
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中,第一条就明确地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但是,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课桌等压毁,孩子如果躲在桌子下,后果不堪设想。
在教室里,应迅速躲到教室的四个角落,或迅速就地蹲下,用书包、书本等保护头部。
在操场或教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后不要回到教室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可躲在窗户下!
page
六、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一起拥向楼梯、出口,要避免拥挤,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在商场、书店等处: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内墙角,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处于楼上位置的,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七、行驶中的车辆避震
驾车者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汽车靠路边停车。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而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物体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物体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
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page
八、写字楼内人员避震
1、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
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2、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茶水间、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茶水间、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
此外,不要钻进柜子里、桌子下,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3、近水不近火。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电器;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
九、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要保持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援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