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灶神的飞马是崖城居民必买的年货。
崖州人张远来在崖城镇选购春联。
张远来在崖城镇备办年货。
图记者 武威
作为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的过年习俗和新年筹备各具特色。
地处海南南部的崖州(包括今天三亚、乐东、陵水一带),其先祖多来自闽粤或中原各地,春节文化自然与中华主流文化一脉相承,过年习俗与内陆各地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独具特色的地方。
崖州年俗集锦
“妆军”
《崖州志》记载:“元旦以爆竹开年,内外称贺,酌酒相庆。初三日,书帖,钉赤口于门,谓之禁口。八日,城中迎神赛会,谓之妆军。远近男妇,入城聚观。三日方止。”其中的迎神赛会就是“妆军”。当地百姓用仪仗、萧鼓、杂戏迎神,给神还愿,酬谢神一年来的守护,并祝来年安康。古崖州赛神活动多由戍守边陲的军士来表演,所以谓之“妆军”;如今,则由村里较有威望的人组成队伍,一路鼓瑟齐鸣,围观者倾巢而出,热闹非凡。
“昼打秋千,夜放天”
《崖州志》记载:“元宵前后,都里迎神张灯,扮演故事,谓之迎灯。自元日至此,昼打秋千,夜放天灯。或扮狮子麒麟为戏。”所谓的“昼打秋千”是指元宵节前,当地百姓用四木两分相叉为架,其中高而下垂的秋千木为女子秋千;二木为如柱,两孔横架,短而翻转的秋千木则为男子秋千。
至于“夜放天灯”的习俗,则已从崖州的政治文化中心崖城西移到黄流,因此,近年的黄流元宵花灯闻名遐迩。早年的黄流花灯一般都是以油灯饰和灯笼为主。随着百姓花灯的制作水平日渐提高,人们也不满足于单门独户地悬挂灯笼,于是便出现了先是以家族、后来是以村坊为单位的精致元宵灯笼、灯车(早年是牛车运载)环村游。而灯车与灯游,也成为黄流花灯区别于其它地方元宵灯的两大特色,并逐渐发展成为元宵灯节中极富地方特色的独特文化现象和民俗风情。
“正月十五游神”
南部独特的年俗活动,疍家“正月十五游神”颇具特色。游神活动从元宵节早上7时便开始。游神队伍由三亚南边海的神庙出发,神庙的信徒或工作人员扮演包括观音、龙王、童子等诸位神灵。诸位神灵高置在四轮车上,一个接着一个,形成一条长龙。左右两旁的游神人员一边敲锣打鼓,一边燃放鞭炮,热闹非凡。同时,懂唱疍家咸水歌的疍民引吭高歌,沿路吸引信徒。游神队伍沿三亚港区一路走来,经潮见桥、三亚桥,过水居巷,最后停留在凤凰岛。一路过来,疍民争着把香插到诸位神灵跟前,希望沾上各种喜气。在形似扬帆的凤凰岛桥头,疍民设置好香案,供信徒和疍民祈福。
(黄媛艳辑)
腊月二十三
必备“飞马”
崖州人的新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揭幕。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送灶神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与中原地区很多地方一样,三亚崖城地区也十分重视送灶神。居住在三亚崖城镇拱北村的卢冠奔至今还对儿时与小伙伴们上街叫卖“飞马”的场景津津乐道。“用仙人掌果的红色果汁涂抹在纹有飞马形状的印版上,然后在一张张纸上盖印,每5张作为一份,在街上叫卖,‘卖马、卖马’,卖得的钱留着买零食吃。”卢冠奔说。
已是70岁高龄的崖城镇保平村的村民张远来儿时也有同样的“卖马”经历,他介绍,腊月二十三在灶台上贴“飞马”,用肉、鱼供奉灶神是必不可少的。
张远来说,“民间贴飞马送灶神,有让其乘坐飞马‘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意,即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灶神要上天庭面奏玉皇,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因此民间要祭拜灶神,让他说好话。同时,民间也会将灶台里的炉灰清理干净,并将炉灰倒掉,寓意‘送穷’,即告别污秽和不吉利。”
年夜饭鱼茄虾蚌
“满堂红”
热热闹闹的春节中,最为期盼和重要的莫过于那顿合家团圆的年夜饭。与北方地区必备饺子、长寿面等习俗不同,崖州地区的年夜饭必备菜肴有些独特。
“崖州地区过年鱼和茄子少不了,鱼寓意‘年年有余’,不仅年前家家户户必备,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茄子与海南话‘行’谐音,因而年前人们会购买茄子在年夜饭中制作,以图‘一年出行顺利’之意。”张远来介绍道,除了鱼和茄子,人们一般还会在年前提前准备虾和海蚌,虾有“满堂红”的寓意,海蚌则有“满堂笑哈哈”的好彩头。
与许多崖州人年夜饭离不开鸡和粉丝一样,崖城人陈进良也会在年前备好这两样物品。“海南有句俗语‘无鸡不成宴’。过年过节有鸡吃,是所有海南人的根深蒂固的情结。另外,鸡与‘吉’同音,吃鸡,代表着一种祝愿。而且,过年前,家家户户还必须准备一只大公鸡,供奉祖先。粉丝寓意细水常流,会持家兴业,也是年前必须采购的物品。”
过年要吃“包饭菜”和“炒粉”,也是崖州地区过年的习俗。和镇里的很多家庭一样,节前备好生菜和米粉,是崖城镇城西村村民黎明智家的必修课。“菜包饭是把肉、菜、饭、炒粉混在一起,用生菜叶包着用手捧着吃的一种吃法,这种吃法独特,又保持了饭菜的原汁原味。而且,全家团聚吃菜包饭,有拢住家财不流失之寓意。而炒粉也是供奉祖先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过年当然少不了甜点,在崖州地区,最重要的甜点莫过于年糕和白馍。“年前就要买好用于制作这些甜点的糯米、椰子、芝麻、花生和黄砂糖。年糕是过年时女婿回娘家时必带的。”张远来说。
走亲访友携槟榔
与很多地区过年需贴对联的习俗一样,崖州百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需贴新的对联。不过与市场上千篇一律的对联不同,崖州百姓家的对联都是自己写。
“我们的对联都是每家自己写,如果不识字,就会邀请村里的文化人来书写。与市面上求发财、福气的对联不一样,我们的对联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自己对来年的期许创作而成的。”张远来透露,对联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素养,在节前,大家一般都会备好用于写对联的毛笔、墨水和红纸。
海南产槟榔,槟榔文化已深入海南百姓的生活之中。在春节这样的传统活动中,槟榔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年三十供奉祖先需要槟榔,年初一小辈为表示对长辈的敬重和祝福,也需要递上槟榔,过年时走亲访友,也需要携带槟榔表示祝福。”黎明智说,虽然很多崖城人家自家栽有槟榔,但过年时节,已过了槟榔产果的季节,所以很多家庭会到市场提前买好槟榔,除了购置槟榔,一些家庭也会买好铝制圆形、装饰有“福”、“龙凤”、“寿”等吉祥图案和文字的“槟榔盒”,以备过年走亲访友时装槟榔果。
与很多地区一样,崖州地区的百姓在购置年货时,香烛和炮竹也是必备之物,与此同时,用于祭拜祖先的“青果”———柚子、青色的香蕉也是必须置办的。
购年货,迎新年,接喜气,又是一年新春佳节,祈福吉祥如意幸福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