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以前的万元户
三十年前的万元户
1983年,海口市表彰第一批劳动致富“万元户”。图为海口秀英新海村的3位“万元户”妇女,当时她们到海口戏院领奖,在走廊歇息时被捕捉到了脸上的灿烂笑容。蔡自强摄
林书布建于1982年的老房子。黄一笑摄
林书布建于1986年的老房子。黄一笑摄
林书布建于2001年的楼房。黄一笑摄
一辈子辛苦致富的林书布,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黄一笑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李佳飞特约记者黄一笑
“万元户”,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髦词汇,也是指首先富裕起来的第一批人。海南当年有多少个“万元户”?后来又出现了多少个“万元户”?这些都很难统计出确切的数字。但“万元户”这一曾令人羡慕的称谓,印证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致富的强烈渴望及致富后的空前喜悦,折射的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财富观念的深刻变化。
当年的“万元户”,是改革开放所催生的致富能手,是身份和身价的象征,今天,他们有的已经去世,有的正在颐养天年,有的还搏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
拉网拉出万元户
1983年,海口市在海口戏院表彰第一批劳动致富“万元户”。海口秀英新海村的3位因捕鱼致富的家庭妇女,到海口戏院领奖,在走廊歇息时,摄影家蔡自强捕捉到了她们脸上的灿烂笑容。
30年后的今天,照片中的3位女子已有两人离世,尚在人世的另外一位(右)身体也已逐渐老弱。照片中间的女人叫郑少珍,当时40多岁,丈夫老叶和4个儿子都是渔民,当年叶家是村里十几个“万元户”之一。郑少珍儿子回忆说,当年新海村的“万元户”都是一网网拉出来的。那时鱼货很便宜,红花鱼、马鲛鱼才几毛钱一斤。能当上“万元户”的家庭一是劳动力多,二是能吃苦。和村里的“万元户”一样,叶家当年盖起了两幢“万元户楼”,虽说只是平顶房,但在村里一片瓦房中也足以让人羡慕。
种胡椒养活9口人
当年的“万元户”,是改革开放所催生的致富能手,是身份和身价的象征,如今,他们有的已经去世,有的正在颐养天年,有的还搏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树德村的林书布,至今仍是一个胡椒种植能手,当然,他的年收入早就超越万元。
在年人均收入突破万元的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树德村,“万元户”的称谓早已不让人稀罕,不过,当年全镇唯一被评上“万元户”并受到政府表彰的林书布,依然是全镇的“名人”。
“树德村民过上富庶的生活,离不开这位致富带头人,许多附近村镇的农民都曾来到村里,向他请教种植胡椒、橡胶的技术和经验。”树德村党支部书记占道全说,林书布是1980年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全村第一个承包土地的人。
事实上,林书布也是全村主动开荒大规模种植胡椒的第一人。
1979年,“当时,其他村民只种植二三十株胡椒,但我上有两个老人,下有5个孩子,全家老老小小9口人需要养活,只能比别人多干。”林书布说,为了养家糊口,他和妻子林玉平每天早出晚归,开荒辟地种植了一千多株胡椒,并勒紧裤腰带,花费1800元从生产队购买了一辆二手的拖拉机,平时,除了忙着自家地里的农活,他还经常开着拖拉机帮人运输货物挣钱,“一刻也闲不下来”。
1982年,林书布拆掉村里破旧的老宅,盖起了三间新房,一时轰动全村,这栋石木砖瓦结构的房子如今还在,里面放置着锄头、三轮车等,俨然成了杂物间。
1986年,胡椒价格连续多年行情看好,林书布成为琼山县首批“万元户”之一并受到政府表彰,使之成为全镇的焦点,越来越多村民向他学习,种起了胡椒,林书布本人还被当时农业部门邀请,在全县范围作报告,传授胡椒种植的技术和经验。那一年,他在村里又盖了一栋房子。
“当年胡椒的收购价在每斤14至15块钱左右,我一年可以收成4000斤左右,光卖胡椒就能攒下来五六万元。”林书布说,期间,他们家的农用车更换了三次,他还为儿子在白石溪买了地,盖了两层楼房。2001年,他又在村里盖起了一栋面积约3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墙面贴着光亮整洁的白色瓷砖,屋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今年,林书布已经61岁了,头发花白、身形消瘦,但是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每天早晨,他骑摩托去镇上买菜喝茶,9点回家继续到地里干活,直到傍晚。40亩胡椒、1600株荔枝、50多只羊、20多头牛,由他和妻子、儿子、儿媳共同打理,年收入自然不少。
“大坡的资源好,土地多,土壤肥沃,只要勤快,发家致富并不难。”在成片绿油油、整齐的胡椒地里,林书布挥舞锄头的动作十分娴熟,一串串挂果的胡椒长势喜人。
占道全介绍,树德村委会目前下辖6个村庄、7个村民小组,在林书布的带动下,已成远近闻名的“胡椒村”、“橡胶村”,现种植胡椒面积2785亩、橡胶面积980亩,去年人均年收入9000余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