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改革开放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通讯方式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4-29 15:26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通讯方式

  有人呼,用大哥大回个电话。(1991年)黄一鸣摄

  1994年,拿大哥大的老板。黄一鸣摄

  1991年,海口街头公用电话随处可见。黄一鸣摄

  当年堪称“奢侈品”的手机,如今已成为最普及的通讯工具。2013年10月13日,在海口市灵山敬老院,老人们正在试用民政部门送来的手机。海南日报记者张杰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傅人意

  梳着一头光溜的头发,穿着一身笔挺的衬衫,手上拿着一部“大哥大”,腰间别着一个BP机,在熙攘的人群中大声地朝着各个方向长长地喊一声:“喂”,不用说,回头率百分之百。

  这是在海口市博爱南路67号发生的一幕,时间1994年。在一个天气还不错的日子里,这位“大老板”在帮他的新郎官朋友装扮婚车,车子还不赖,奔驰牌。就在这一瞬间,海南纪实摄影家黄一鸣按下了快门。

  老照片,是旧时光的拾荒者。改革开放35年,弹指一挥间。期间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当年堪称“奢侈品”的大哥大,到BP机,IC电话卡的出现,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手机,随处可见的手机“低头族”……

  大哥大:带着谈生意相当风光

  时间追溯到1991年,海口海秀路。老照片中,一位梳着短发的女子一手拿着BP机,一手拿着大哥大正在打电话。从其淡淡的微笑中可以猜测,她可能又谈成了一笔生意。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能有个大哥大带在身上,那你绝对是大老板!”文昌从事建材生意的符先生回忆,当时刚兴起的大哥大最贵的高达10万元一部,后来3万元、1万多元不等。“我当时为了方便做生意,咬牙花了一万六千八百元买了一部。”符先生说。

  符先生说,当时普通工薪阶层的月薪约在七八百元左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大哥大买回来后,符先生忍不住在各个场合“显摆”一下:谈生意时,人还没坐下来就先将装着大哥大的黑色盒子往桌上一放,让生意伙伴感觉这是一个“大筹码”———和这样的有钱人谈生意,可信。走在街上时,即使没电了,也要将专门装着大哥大的黑袋子提着,将天线拉长,让人一老远就能发现此人带着大哥大,有钱。

  “不过,大哥大带着虽然风光,但是充电池不耐用,信号也不好。”符先生说,有时候刚谈到价格问题,就没信号了,要到处走动找信号。

  BP机:有事您Call我啊!

  “有事您Call我啊!”曾经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语。

  “相比于大哥大,BP机相对便宜多了。”符先生说,当时一个BP机2000多元一个,有美国摩托罗拉、日本索尼、德国西门子等牌子,号码以127、129、990为开头不等,但是入网费则需要五六百元。

  能拥有一个BP机在当时是十分稀罕的,有的甚至要托关系才能买到,这也催生了BP机二手市场的热闹。

  黄一鸣的老照片记录了这么一幕:1989年海口市解放路,三五成群的人围在一起,有人拿着BP机倒卖,买卖双方正在讨价还价。卖手机的是一些“有本事”的人:当时买个BP机要托熟人关系才能买到,一些“有本事”的人一次性购买多部,在这里倒卖,价钱要比正规渠道略高。

  在海口市民陈彦的记忆中,BP机一直流行到2000年左右。“1998年我在海南师范学院读大一,当时有个室友参加了电台的交友节目还报了自家的BP号码,‘滴滴滴’的声音在宿舍里响个不停。”陈彦说,当时的BP机可以传一些简单的号码,比如“5366”发过去,就是“我想聊聊,“挺有意思的。”陈彦说。

  IC电话亭:每个电话亭都排长龙

  有人在BP机里呼你,自然要找一处电话亭回话。在家庭电话十分昂贵和稀少的背景下,街头上五颜六色的IC电话亭为人们通信架起了便利的桥梁。

  1991年,海南省第一批磁卡电话在海口投入使用。老照片中,一位身着长裙、长发及腰的年轻妈妈站在位于海甸岛的海口电信局门口的IC电话亭给陵水的家人打电话,一旁的女儿仰着头,急切地想接过电话也讲两句。

  “我那会儿和男朋友一人买了一个BP机,对方一呼就马上找个IC电话亭回电话。”陈彦说,那时用“200卡”打公用电话,学校周边几乎每个IC电话亭都排长龙,“最怕排前面的也是情侣。”

  “第一批IC电话卡面值有10元、20元、50元、100元不等。”黄一鸣记得很清楚,首批IC卡的图案设计有五种,其中三种是他当时的摄影作品,有三亚椰林的落日,亚龙湾风情等,不少人家中还有收藏。

  如今随着手机的普及与更新换代,智能手机的出场替代了昔日大哥大、BP机“土豪金”的地位,街道边日渐破损、没落的电话亭也在诉说着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来一场华丽的转身的无奈。

  35年间,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唯有旧情怀未曾辜负。

  电视冰箱曾是时尚的照片背景

  1980年,著名舞蹈家陈翘家里的摆设中,左侧是木头长沙发,右边的茶几上摆着一台录放机。蔡自强摄

  1987年,王曙鸿家的12吋黑白电视机。电视和旁边的录放机均为80年代初亲戚从香港带回来的。陈怡翻拍

  1989年,王曙鸿家的18吋乐声彩色电视机。陈怡翻拍

  1995年王曙鸿换房子时购买了21吋日立电视。1997年,亲戚来家里,都要站在电视机旁边照个相。陈怡翻拍

  2013年12月24日,王曙鸿的新家里换了55吋的大彩电。陈怡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陈怡
  亲戚从国外捎回的“洋玩意”

  家住海口的归侨子女王曙鸿有本保存了30多年的相册,里面有一系列生活照。这组照片都是由一台手动胶片相机拍摄而成。

  相册中有3张特别的生活照,分别拍于1987年、1989年、1997年,照片记录了录音机、电视、冰箱等家电如何从无到有的发展变化。

  1987年的秋天,她为儿子拍摄了一张照片,记录孩子的成长。照片背景由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录音机组成,照片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坐在儿童单车上,认真地看着前方。

  背景之所以选择电视机和录音机,因为这些都是当年特别“拉风”的物品,是亲戚从国外带回来的“新玩意”。王曙鸿笑着说,当时她也以此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

  “儿子当时2岁多,非常喜欢儿童脚踏车。”王曙鸿看着照片中的儿子,20多年前的回忆浮现眼前。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物质生活虽有改善,但是结婚时能备有“三转一响”就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三转”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则是在电视机尚未普及情况下必备的收音机,用于听歌曲、故事会。

  邻居都来家里看电视

  王曙鸿很幸福,不仅拥有录音机,还拥有了一台电视机。自从家里有了电视后,她不再跑去看露天电影,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听歌、看电视剧。

  电视机是“舶来品”,非常新奇,不少人因此前去她家观摩。到了晚上,她家又成了邻居夜晚娱乐的好去处。大家晚上都会搬着凳子、带着花生跑到她家看电视。她非常好客,大门敞开,不管认识不认识,来的都是客,不足30平方米的客厅内经常坐着20多个人,有些直接坐地上。屋里坐不下了,屋外站着看,不用刻意招呼,就好像自己家一样自然。

  节目频道很少选择,放什么看什么,兴致倒也盎然。12吋的黑白电视放在家门口,当熟悉的电视主题曲飘出来,坐在电视机前边的观众,已经欢呼雀跃,等待着激动人心的剧情开始。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这是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曲,随着电视的热播,中国大地开始兴起功夫热,《武术》杂志应运而生。“莫说青山多变幻,风也清风也静,但求有山水共作证……”这是香港电视连续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主题曲,至今王曙鸿仍会哼唱。

  看得兴起时,电视信号会突然消失,因为那时候电视信号全靠室外天线接收。一旦图像不明或声音不清,她便得百般摆弄那高高架起的天线杆子。每次总是她在楼顶转动天线,高声问“清不清”,屋里要是回答“不清”,便要继续转向,直到家人高声欢呼“行啦”,方才松了一口气,赶紧把天线固定好,便急匆匆地跑下楼去看电视,兴致不减。

  电视剧看完了,邻居依依不舍地离开,有的邻居意犹未尽,就坐在那里议论剧情。比起现在的彩色电视,液晶纯平、数字电视,黑白电视是那时期的一种画面,单一而温馨。

  “三转一响”不再是稀罕物

  随着国内持续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结婚时需要配置的“三转一响”已逐渐被“新三件”替代,“新三件”是指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不再是“稀罕品”。她也决定将黑白电视机升级为彩色电视机,18吋屏幕的电视机体型巨大,色彩艳丽,画面鲜活,更重要的是新电视机不再使用天线接受电视信号,不用再中途上楼摆弄天线,王曙鸿看电视不会再被打断。

  上周,她新居入伙刚购置了一台三星55寸液晶平板电视机,使用网络信号接受电视节目。“儿子下班后回家,就可以陪着我一起看电视。”看着照片中儿子小时候的样子,她的记忆里满是和着儿子一起观看电视的美好画面,这些美好的照片也见证了改革开放35年来家电的变化。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 [作者:] [编辑:覃业伟] 
热词推荐:净化_ 绿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