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媒体丝路行:嘉峪关——戈壁明珠发“新芽”
城市名片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西陇海经济带上兰州、乌鲁木齐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交通要冲,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碳钢和不锈钢生产基地。
随着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嘉峪关市,是一座典型的因矿设企、因企设市的资源型城市,现在正依托“一带一路”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罗辑)
城市印记
一个导游眼中的嘉峪关之变
特派记者 马珂 罗孝平
深秋大漠,嘉峪关市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竟是绿色!当车子缓缓驶出机场,眼前全无想象中的荒凉,却是绿树成荫,导游杨海燕的热情也为我们增加了一丝暖意。
“欢迎你们来到嘉峪关,这里地处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交汇处,底蕴深厚的文化色彩加上丰富的地域胜景在这里架起了一道彩虹……”一上车,杨海燕就向我们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嘉峪关的“好”。
杨海燕从小生活正在嘉峪关市,在她眼里,家乡的美是自己无限的骄傲。
2003年杨海燕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了导游的行业。“那时候啊,嘉峪关这座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还没有什么旅游的概念。”杨海燕记得,刚入行时,她做得最多的业务不是带别人去欣赏自己的家乡,而是帮别人买兰新铁路的火车票。
“嘉峪关仿佛一直都是别人‘路过’的地方。”杨海燕说那时候做导游,看到别的地方红红火火,自己家乡却留不住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甚至想过转行。但没过几年,嘉峪关市的旅游开始渐入佳境。
“你们别小看这路上的树,每棵树种植成本可不低咧,都要300多块呢。”杨海燕向记者介绍,近几年,嘉峪关市在环境改善方面投了大力气,2009年以来,光种树上,就花了约2个亿,一座戈壁滩上的绿城就硬是在人们不断的努力中奇迹般地建成。
伴随绿化种树的大手笔,一个个生态项目也加入布局,南湖文化生态园、“七一冰川、滑雪运动公园……2015年开业的方特欢乐城,更是将嘉峪关大景区的实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以前,来嘉峪关的游客,最多就是待一天不过夜。自从有了这些景区,每年5月到10月旅游旺季,我们当地的酒店和宾馆可都是满的呢!”杨海燕骄傲地说道。
据了解,近几年,来嘉峪关市旅游的人数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旅游已经成为嘉峪关市经济发展新引擎。
城市细节
在戈壁上种活一棵树,不亚于养活一个孩子!
嘉峪关市在戈壁上创建绿洲,建成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特派记者 马珂 罗孝平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半个世纪前在荒凉戈壁上建起的一座钢铁城市;这是一座绿色的城市,不见戈壁滩的苍凉浑茫,抬眼望去是满街的葱郁生机。嘉峪关,经历了“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不毛之地,到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碧湖交相辉映的旅游现代化城市的转变。
走在嘉峪关市区街道上,感觉这座城市将豪迈和秀美结合得那样完美。笔直的街道整洁而宽敞,现代化的楼群和高达39米的“雄关之光”气宇不凡,掩映在各个城区的公园是那样幽深而醉人。漫步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你感觉不到拥挤和烦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纯朴的笑容。
近年来嘉峪关市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
“这里啊,曾经沙尘暴厉害得很,那风夹着砂石吹到脸上可疼了!”嘉峪关市城市博物馆讲解员郭璐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春秋两季走在上学路上有多难受。相比如今,住在这里已经40多年的林元进老人不禁感慨:“现在的绿色真的是凝聚了我们几代人的汗水和执着。”
种树容易吗?在嘉峪关真的不容易!甘肃日报嘉峪关记者站站长曹义成形容,在戈壁上种活一棵树,艰辛程度不亚于养活一个孩子!
据了解,嘉峪关地区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85.3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004.9毫米,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少绿成为建设者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智慧的嘉峪关人利用了祁连山丰沛的水源,大力实施引水入城、以库蓄水工程,先后建成了10座调蓄水库(人工湖),将地表水和地下水汇集,蓄水总量961.31万立方米,既调节了气候,又改善了人居环境。
水的问题解决了,土从哪里来?土壤在戈壁滩是稀缺资源,“在戈壁滩上,你一铁锹挖下去,看到的永远是砂石。”曹义成介绍,为了处理好绿化用土和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嘉峪关人外运异地淤积土壤,施肥、加填充物和种植苜蓿改善土壤,按照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土,大大提高土壤资源利用效率。
1995年至今,拉土、挖坑、植树成为嘉峪关全市领导和群众每年必做的大事,义务植树率和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
“在嘉峪关市每种植一棵树,需要的成本大概是300元到360元。要先挖个2米深的大坑,把砂石子运出去,再从很远的地方买来泥土填充,毫不夸张地说,嘉峪关的每一寸土都是从外地运来的!”参与过植树的林元进老人告诉记者,就是因为嘉峪关人这样执着而艰辛的付出,才有了现在嘉峪关到处郁郁葱葱。
据了解,目前嘉峪关全市建成130多处公共绿地和15座公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6.3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77%。城市居民出门不到1公里就可以到达公共绿地,基本实现出门见绿、处处享绿。
靠着这股执着,嘉峪关市在2006年便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2014年复审通过,延续了这个荣誉。
(海口网10月15日特派记者 罗孝平 吕岩 李科洲 马珂 海口晚报特派记者 彭桐)
相关链接:
海南媒体丝路行记者采访手记:匆匆挥别丝路起点 飞向重镇嘉峪关
海南媒体丝路行:古城律动现代脉搏
海南媒体丝路行:昔日戈壁荒滩 今朝丝路明珠
海南媒体丝路行:嘉峪关
海南媒体丝路行:古道雄关新丝路 多元文化润明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