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静守心” 《淮南子》中的养生之道
作为秦汉时期道家的重要经典,《淮南子》蕴含极为丰富的养生智慧,其中关于“养心”的思想内容别具特色,充分继承和发展老庄道家的养生理念,对后世的道家道教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原标题:《淮南子》“养心”说谫论
资料图
作为秦汉时期道家的重要经典,《淮南子》蕴含极为丰富的养生智慧,其中关于“养心”的思想内容别具特色,充分继承和发展老庄道家的养生理念,对后世的道家道教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养生之要,在于得心
老子认为人们在日常的养生实践中,应注重克服外在纷繁的物质诱惑,避免使自身陷于“心发狂”的不利的精神状态。庄子也反对人们过度执着于外在的事物,以至于“劳形怵心”(《庄子·天地》)。与道家先贤一致,《淮南子》也认为“心”在人们的自然身体中占据关键地位,是“形之主”、“五藏之主”,发挥着“制使四支,流行血气”的实际作用,进而还对人们辨别是非、处世经事发挥出重要影响。由于“心”对人们的养生实践具有如此显著的效用,所以《淮南子》强调养生重在内养其“心”,外养其“气”,如果人们无法持养其“心”,那么便会扰乱自身对于“气”的调理,造成“心”、“气”不协的消极结果。
为防止“心”为外物所纷扰,《淮南子》要求人们在养生上应善守其“心”。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趋舍行伪”时,内在的精神意志就会受到损耗,进而扰乱人“心”的清明安定,使其行迷于贪图享乐的“世俗之风”,背离常保其生的养生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淮南子》延伸老子所言,明确认为真正的修道之士能在养生上内守己“心”,而非“滑心”乱志。
养心之本,贵返虚静
如何才能善守其“心”呢?《淮南子》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易于为外物扰乱,是因为其精神意志偏离“道”之“虚无”、“平易”,以致“神明”丧失。因此,对于“心”的持养,人们必须坚持能够从精神上返回“虚”、“静”的自然状态,从而消除“嗜欲连于物,聪明诱于外,而性命失其得”的现实祸患,“达于性命之情”,如道家圣人那样“合于道一也”(《淮南子·俶真》)。
在养生实践中,对人们产生最大影响的消极因素,即是那些由各种外物诱惑而形成的“嗜欲”。《淮南子》认为人们的本性原本清静如水,但却被自身的欲求之心所纷扰,使精神意志陷于追求外物满足的劳疲不堪中。因而,人们如要养生得宜,就必须消除产生“嗜欲”的心理基础。人们只有让自己在精神上返回虚静无为的自然状态,关注于生命的内在本质,才能让一己之心“不载嗜欲”,最终“不为物散”,“通于神明”。
《淮南子》还着重提出,人们这种对于“心”的虚静安养,直接影响到自我生命中形、气、神的协调发展。形、气、神,这是人体养生的三大要素,各有其独特效用,共同对人们的生命存在发挥重要影响,因此在养生实践中,人们需要确保这些要素“各处其位,守其职”,相互之间不发生混乱冲突的干扰作用。“心”由于在人体中处于“五藏之主”的特殊地位,所以实际上与形、气、神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淮南子》将“心”看作是影响形、气、神的关键所在,认为人们只要养“心”得宜,则“精神盛而气不散”,形骸亦会完善。反之,如若人们在养“心”过程中,躁动多欲,为外物所诱,那么形、气、神便会发生消极变化,导致人们养生实践趋向恶化发展。因此,如庄子所云:“乘物以游心”,《淮南子》亦主张“返性于初,游心于虚”,在“心”的自然自由中,实现个体生命中形、气、神内在和谐的理想发展。(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海口观光农业养生度假区落户演丰 总投资65亿元健康养生:怎么吃才能“干吃不胖”?
女儿要嫁人 方知家底儿被妈花到养生馆了
老中医最喜欢的7种长寿养生茶 一辈子离不开
中医养生:夜寒早凉 当防“寒腿”
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宜吃栗子花生黑木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