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妇女的典范——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陈春香先进事迹
【人物档案】
陈春香,1973年出生于海南省定安县,现住在三江镇苏寻三村委会博布三村,育有两个儿子,平日依靠养殖,种田为生。曾获得美兰区“先进妇女”,“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广被苏寻三村民称赞,是值得广大妇女、“媳妇”学习的好榜样。2009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
【感动事迹】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行孝不仅是高尚的行为,而且是至高的道德表现,而长期行孝更是一种爱心的表达,善心的凸显,耐心的考验。陈春香正是用她的善良和爱心,多年如一日地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公和弱智的婆婆,甚至是和她毫无血缘关系的五保户、困难户;也正是因为她的宽容和慈爱,和睦的妯娌家庭关系一向是村里的模范,年幼却懂事的儿子们一直被当作村里“教子有方”的典范。然而,这些荣誉和口碑不是两三天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而是常年累月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坚忍。
柴米油盐一肩挑
陈春香一家有十几人口,上有年长的公公婆婆,下有刚上初中和小学的儿女,还有丈夫的两个弟弟及其全家人。由于春香的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常年不在家,家里家外,大事小事全靠春香一人“一肩挑”。除了要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饮食起居,春香还要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的劳作,才能换得全家十几口人过日子需要的“柴米油盐”。因此,春香一直是村里的养殖“能手”,不仅种植水稻养鸡养猪养羊,还进行淡水养殖,养虾养鱼。一家人的生计在春香的辛勤劳动下,虽算不上宽裕,却也能知足常乐。在全村人的眼里,她一直被誉为“好媳妇”;在全家人的眼里,她一直被称为“顶梁柱”、“好大嫂”。日子一天天过去,春香脸上的笑容始终如一,面对大家的褒奖,她总是淡淡的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陈春香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却是很多人不容易做到的,或者是很难一如既往坚持去做的事情。但是,陈春香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做法。
久病床前孝心不改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就是说,再孝顺的人侍候病人久了也会滋生出不耐烦。但是,春香却做到了“久病床前孝心不改”。春香的婆婆患有轻度弱智,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春香的公公因为常年的顽疾困扰,小病不断,加上腿脚行动不便,平时只能帮忙做点家务。面对两位常年患病,生活需要人长期料理的长辈,春香做到了不离不弃。每当两位老人有病发作时,春香总是带其求医就诊,在家里喂饭送药、接屎端尿、尽心照顾。而这一切老人都看在眼里,哭在心里。总是对村里人说:“我得到一个‘好女儿’啊,就是我的病拖累她,害苦她了。”面对照顾老人的辛苦和琐碎,春香毫无怨言,总是用关怀和耐心去说服老人安心养病,用行动和爱心使人们口碑载道。村里人都赞道,如果没有春香至深的亲情、无微不至的照料,哪来两位老人如此幸福、和乐的晚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整句话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春香在照顾自己的亲人时不忘身边的老人,不忘五保户困难老人,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独亲其亲”。 这也是人们口中“好媳妇”的由来。春香乐于帮助邻里,尤其是五保老人,将这一份大爱同时分给其他需要照顾的老人。
春香的邻居中有一户是困难户,家里只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居住。“儿女都不在身边,要是出了什么事,连个可以依靠的人都没有。”这是春香对村干部说的话。此后,春香就主动挑起照顾老人的担子。在农忙时节为其送种子,帮其播种、收割。有一天,老人突发急病,闻讯后,春香着急得像是自己的亲人病了一样,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匆匆忙忙赶去卫生院请医生到家中为老人就诊;平日里,老人要是有什么小病感冒的,春香总体贴地为老人带回感冒药;要是生活是上有什么困难,春香总主动地倾囊相助,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解决。老人一提起春香,总泪眼婆娑的对外人说:“春香比我自己的女儿还要亲啊,照顾我这么周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她,她真是一个好人啊。”认识春香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美誉叫“好媳妇”;都知道她脾气很好,从不对家里人、外人大声说话;都知道她不辞辛苦的照顾和她毫无血缘关系的五保老人。苏寻三村委会妇女主任这样说道:“在农村,像春香这样的妇女很少有的了,家里家外都是‘一把手’,没有她克服不了的困难。”
特殊的情感、无价的“母爱”
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说,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当我们在太阳的光线中穿梭于生活的道路上,母爱的牵挂一直和我们如影随形,它自然又非凡。母爱的隽永无处不在,经久不衰,又代代相传。它发生在我们身上,又回报给我们的孩子。
这就是母爱的力量。母亲对于孩子而言,不仅给予了生命,更重要的是给予了孩子一生的影响,关于人生的态度和做人的道理。陈春香的两个儿子虽然才上小学,却有着不同于同龄小孩的懂事成熟。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哥哥总主动带着弟弟帮忙照顾奶奶,料理家务,对其他长辈也是非常孝敬。村里人对哥俩赞不绝口。当被问道教子“秘方”时,陈春香笑道:“我对儿子的教育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平时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孝敬长辈。”陈春香教育孩子从来不说大道理。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尤其是母亲的性格、言行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意志力坚强、乐观豁达的陈春香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积极、乐观、感恩地面对生活。
都说“长嫂如母”,在陈春香这个大家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陈春香得公公婆婆身患多种疾病,没有劳动能力。全家生计全靠陈春香夫妇辛勤劳作换来。除了补贴家用,还要补贴丈夫两个弟弟学习教育的费用,支持他们学有所成。其中一个弟弟在陈春香的支持下读完体校,后又通过函授取得了大专的文凭,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体育老师了。另一个弟弟初中毕业后便不再上学,在陈春香的劝说和支持下,到城里学习了维修技术,现在在三江镇上与人和开了一家拖拉机维修店,可以自食其力了。
谈到大嫂陈春香,两个弟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是很难得的大嫂,从来没有嫌弃我们家人口多,生活困难,而是拉着我大哥一起学习养殖技术,东西养得越来越多,我们家现在得生活越过越好全靠大嫂的努力。”;“大嫂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很重视小孩的教育,对我们也是。常和我们说,要掌握一门技术才不会饿肚子。现在三哥当老师了,我也算是维修师父了。如果没有大嫂的支持和鼓励,没有父母管教的我们就和社会青年一样出去混了。”
陈春香代替婆婆做了母亲该做的事情,而如今,两个弟弟都已成家生子,但依然敬重陈春香如“母亲”一般。这是一份特殊的情感,一种无价的“母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