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口红军小学:让希望之火托起明天的太阳
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
新华社客户端海南频道5月13日电(徐侨王祝华)今年是建党95周年与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些日子,为寻找海南红色革命历史,我们有幸前往中国工农红军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拜访。一走进校园,入眼即是整洁干净的校道,一栋三层高的教学楼坐落正中。正是上课时间,学生们稚嫩的诵读声不时从教学楼传来,书声琅琅,整齐划一,煞是好听。
沿着校道往校园深处走,视野逐渐开阔,道路两旁栽种的芒果树、荔枝树错落分布,繁茂葱茏的枝桠上还结了不少青果;运动场上,羽毛球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均有配备,虽及不上最好但并不简陋。上体育课的学生们三五成群,或小亭子里休憩,或树荫底下嬉戏。走过身旁,孩子们还礼貌问好,害羞微笑……眼前的这些对于一个离城镇相对偏远的小学来说,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就我们了解,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超过220所红军小学,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是其中一所。红军小学也是继希望工程之后的全国又一项大型助学工程和著名的红色教育品牌。位于海南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咸来墟的中国工农红军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是我省建设的第二所红军小学,于2015年6月正式授牌。
这里,没有公交车直达,交通算不上便利。即便如此,作为咸来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仍然吸收了周边6个行政村的大部分生源,现有学生人数逾600名,一到六年级共开设13个班级,配有教职工39名。
年轻,敢想,敢干,是校长沈名喜给我的直观印象。他介绍说,去年学校在北京授旗授牌后,陆续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亲属、红军后代和爱心企业家捐赠的图书、电教设备、红军小学校服等。学校虽然地处偏远,但近几年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建立起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展览室,下一步还将新建教师宿舍楼、增添体育文化设施等,不断完善校园办学环境。
随着教学资金逐步跟上,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这一切都是令人开怀的事情,但面前有个大难题却让沈名喜摇头叹息,那便是学校整体师资力量薄弱问题,这已成了他的一块心头病。
据了解,目前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不少,一是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师资源紧缺;二是教师队伍整体年龄偏大,青、中年教师比例较低,全校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8.6岁,未来5年内陆续退休的教师就有17名,接近现有教职工数量的一半;三是优秀教师人才招收困难,缺乏后备骨干力量,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很不稳定。
“这几年学校将有大批教师退休,必须抓紧解决师资队伍的发展问题。”沈名喜说,为更好地吸引、留住人才,将在今年内加快启动教师宿舍建设项目,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在教学楼顶部,高悬着习近平总书记“托起明天的太阳”的亲切叮咛。沈名喜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措施,努力把这所小学“建成最好的的红军小学”,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红军小学教师队伍,承担起“托起明天的太阳”的使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