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政课”也能刷爆朋友圈
华南师范大学“青网计划”工作坊。南方日报记者 郭智军 摄
14日,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的微信公众号“华南师大紫荆青年”,分享一组“萌小兔”梦之队系列表情包。表情包的主角萌小兔倡议“好好学习”“多看书”“少玩手机”,呼吁学生们勤奋学习。这组“呆萌”的表情包,很快风靡师生们的朋友圈。
建校80多年以来,华师注重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办学的重要内涵。近年来,华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抢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青春演播厅”受热捧
在华师的“青春演播厅”第五期里,教师张舸分享了“公派美国的汉语教师的亲身经历”。她到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但国外学生误以为中国仍是一穷二白的国家。她通过联系大使馆,举办展览,消除这种误解。教师赵淦森则分享了“海归的回国路”,即便他在国外一流企业工作,即将移民英国,但他不愿做中国崛起的旁观者,于是毅然选择归国。
听到老师们的分享,台下的学生早已热泪盈眶。华师“青春演播厅”与时代主题连线,把青年偶像请到大学生中间讲故事、解疑惑,把大道理转化成为小故事,让学生从身边人物上感悟家国情怀。节目一结束,“青春演播厅”还把讲座内容制作成视频,放到网上,每期均有两万多人观看、过万人转发,华师师生的微信群、朋友圈均被刷屏。
参与五期“青春演播厅”制作的华师历史系研究生吴秀婷说,每一次参与,她都在聆听中触动,在触动后奋发,甚至决定有机会也要出国当汉语志愿者老师。
很多大学都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避免说教,更平实地走进青年学生的思想,走近青年学生的生活这一问题。华师的“青春演播厅”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思政教育模式,有效吸引和感染了学生。
关注青年的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
“青春演播厅”只是一个典型案例。对于华师而言,学校探索的“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达到“育人细无声”的效果。
华师团委书记廖庆春说,两年前,华师就策划成立了“青网计划”工作坊,主动适应和融入互联网,探索提升“互联网+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软实力。青网工作坊的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组成大数据技术团队,由华师教授、全国知名大数据专家赵淦森领衔,通过校园网使用情况监测大学生的关注热点以及作息习惯、用网习惯和消费习惯等,大数据分析为学校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实证依据。
青网工作坊肩负弘扬正能量的使命,以“华南师大紫荆青年”微信平台为核心,100%覆盖3.5万名在校学生,组成统一布局、分工协作、责任清晰的网络矩阵。
青网工作坊关注青年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将传统枯燥乏味的大道理式说教变成现代潮流易被接受的“微产品”,如自主开发吉祥物、表情包、主题漫画、微视频等,用时尚的方式推广主流价值;还有自主开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吉祥物“萌小兔”,在2015年5月全省“挑战杯”竞赛中甫一亮相,就成为竞赛中最大的“明星”,成为了学校师生公认代言正能量的“网红”。
构建隔空远程育人平台
众所周知,华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广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重镇”之一,近五年来教师承担50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如何发挥理论研究阵地的辐射作用呢?华师探索在校外构建了远程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在线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由校内贯穿到校外。
华师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扶贫支教等活动,“薪火驿站”是学校基于互联网思维打造的远程实践育人平台。“薪火驿站”的老师、辅导员跟踪每一名学生动态,开展远程思想辅导、班级活动。马克思主义学科专家团组建辅导诊疗团队、大数据学科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学生即使在校外也可以感受到,学校的后援支持就在身边。
华师党委书记朱孔军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必须加强主动引领。一方面,要引领学生加强社会实践,促进知行合一,使学生知国情、明是非、经风雨、长才干;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善用互联网,主动在互联网上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通讯员 刘凌 杨柳青
相关链接: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东篇】工匠精神是成就“中国质造”的强引擎【治国理政新实践·山东篇】品牌“打擂” 创新先行
【治国理政地方谈】人水和谐留住绿水青山
【治国理政新实践﹒山东篇】品牌“打擂” 创新先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