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生态村里话文明 记者眼中的美兰生态文明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12-24 17:59

  今年,《海口日报》曾对美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进行了连续报道,这些报道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我区近年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成果。咱美兰的农村到底有多生态?再让我们跟随着报道去一起回味吧……

  美丽·东坡湖村

  拆猪圈迁鸭棚 东坡湖村如诗画 “以前村里到处是猪圈鸭棚,臭气熏天,垃圾遍地,我们连想都没想过能变成现在的生态文明村。”9月30日中午,海口市三江镇东坡湖村村民陈兴峰和妻子从镇上采购完回到村里,在砌得古朴整齐的砖石路上偶遇正在采访的记者,虽然素未谋面,夫妻俩却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村落建设的“前世今生”。村长吴育弟说,自从生态文明村建成后,东坡湖村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村民和外界互动多了,思想不再落后,不仅能够主动维护村容村貌,遵守村民公约,也更愿意和各地的游客交朋友,分享幸福生活的喜悦。

  □记者 李晶晶

  美丽蜕变

  生态文明村的“前世今生”

  位于海文高速罗牛山出口西南侧的三江镇东坡湖村掩映在一片绿意中,这里也是美兰区三江镇 “鹤舞九湖”生态乡野慢行休闲游片区的入口。

  沿着仿古地砖漫步而行,一个别致的人工湖出现在眼前。错落有致的台阶和木质的红色栅栏沿湖环绕,走近湖边,湖中心一座假山意境幽幽,两群白鹅在假山近处缓缓而游。

  就在4年前,村里垃圾随处可见,到处都是猪圈和鸭棚,整个村里甚至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村民的房子散乱而建,一家一户之间的通道宽度仅仅一米左右,四处堆放的垃圾和牲畜粪便更是让村民生活在无法摆脱的臭味中。那时候,不要说来客人了,就是本村外出务工上学的人,都不愿意回来多住几天。

  不计得失九旬老人带头支持创建

  2012年,得知政府号召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消息后,吴育弟和几个村干部意识到必须抓住机会,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

  村里建设文明生态村,赢得了绝大部分村民的鼎力支持。但规划重建,需要征用一些村民的宅基地,还要砍掉一些村民家的椰子树,所有的猪圈鸭棚也统统都要拆掉迁走。而所有这些改造的成本都要村民们承担。一些村民犹豫了,村里3位90多岁的老人主动站出来,无偿地划出自家宅基地,腾挪自家的农作物和养殖棚。村民们见状也渐渐变得齐心协力,不计得失地从全村的共同利益出发,朝着生态文明村建设迈进。2013年,东坡湖村完成了文明生态村的建设。

  有朋自远方来

  同享生态美景人文

  走进东坡湖村,美丽的绝不仅仅是触目可及的生态美景,还有村民们热情可爱的笑脸,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和睦,更有轻舞飞扬的心情。

  国庆黄金周期间,东坡湖村每天都迎来上百位游客,村民们拿出自家产的鸡蛋、木瓜蔬菜、番薯招待来客。

  “有的角落有被丢弃的饮料瓶,村民们看到了就捡起来放进分类垃圾桶里。”10月4日,和家人前往体验海口乡村游的琼海游客陈敏说,沿路骑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朴实有礼,这些都时刻提醒着游客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乱写乱画,不随手扔垃圾,和当地村民一起共建美丽的文明生态村。

  静谧·博布村

  远看只见翠绿不见屋 近看房屋错落绿波中

  □记者 孙衍玲

  从海口市内驱车来到美兰区三江镇,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前往博布村,一路上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穿过绿树环绕的公路,碧绿丛中的博布村映入眼帘。

  刚入村子便被一处休闲广场吸引,广场傍湖而建,几只鸭子正在戏水。在广场中央,几张石椅环绕着一张石桌,桌上一个红色的酒瓶插着早上采摘的红花,旁边的树上垂挂着几个空酒瓶,简单而自然的点缀着村庄。

  几张吊床摇曳在绿树间,每到日落时分,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便到广场来休息,分享一天中的趣事。沿着广场旁边的小路行走,两旁是茂密的草丛和绿树,时而看到小鸡啄食……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道路坑洼不平,垃圾满坡堆放,谁都没想过会有如今的模样。”博布村村民吴清勇感慨道。

  博布村是革命老村,村中无路,难以出行,在政府的扶持下,吴清勇动员各个村民小组,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填平并硬化坑洼的路面,开荒绿化,一改村子脏乱差的现象,转身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博布生态文明村。

  博布村环村修了一条1800米的巷道,沿着巷道行走基本上可以看尽村中景色。行走巷道上,两旁郁郁葱葱,亦是花草亦是绿树。一栋简单的平顶房从绿韵中拔地而起,那是村中的文化室,文化室前便是一个球场,圆了村民想要丰富文体生活的梦想。

  据村民介绍,这里原本是又脏又臭的牛棚,村民一起动手把这里修整好,建了一间120平米的平顶钢筋水泥文化室,并平整修缮了文化室的前后环境,还新建了一个灯光球场。看着文化室和灯光球场建成,村民们欣喜不已。

  绕村一圈,你看到的除了绿还是绿,博布村在改造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景观,远远看来只见翠绿不见屋,近看则是房屋错落于绿波中。行走于村中巷道,除了偶尔飘散的落叶,不见垃圾散落,每间民屋门前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三江镇委主任科员杜松昌说,博布村有四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个村民负责村中道路卫生,各个村民则保证自己家中及门前的环境卫生,村民齐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村,而今才会呈现出如此干净整洁的面貌。

  徜徉在博布村中,整个村子隐隐透露着丝丝静谧、慵懒,突然很想放松下来,慢慢地体会大自然的呼吸。

  文明·美浑村

  美浑村人的精神支撑

  “文明生态规则”入脑入心入行

  □记者 张俊其 摄□记者 史发梅

  走进美兰区大致坡镇栽群村委会辖区的文明生态村美浑村村前,可看到该村三面环绕着葱葱郁郁的林地,风景优美,宁静祥和。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充实和文明的养成,需要“规则”的力量——2000年出台的村规民约,成为美浑村人的精神支撑和行为准则,也让该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生态村。

  美浑村生态优美、村里建筑规划建设错落有致、优雅别致。

  “村规民约对构建和谐乡村意义重大。”美浑村负责人英高锋表示,村规民约具有规范村民行为的作用,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还能通过村民的相互督促和自我管理保证其有效实施。

  “邻里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拉帮结派,不搞宗派械斗是民约中的一条。”英高锋说,这在美浑村的村庄布局就有很好的体现。村里的大部分房子都是琼北民居风格的“十进屋”,十间房屋外观基本一致,格局一致、面积一致、正屋门对门。这充分反映了邻里关系的和睦与亲朋关系的密切。

  “远离黄、赌、毒也是民约中的内容。”英高锋说,村里有个村民以前吸毒,大家知道后就主动帮助他,反复指出毒品的危害性,最终让他成功戒毒。

  “关心集体、支持公益事业,村民早已对这条民约入脑入心入行了。”英高锋说,几年来,为整治村容村貌,村民自发筹资了34万元。不仅如此,村民还主动投工投劳,参与村里的道路交通、水利等公益项目的修建维护工作。

  在区、镇两级政府的帮助下,村里修建了宣传文化室、休闲长廊、文化广场、挡土墙、排水沟、村道巷道等,将文明生态村建设与慢行系统建设有机结合,美浑村正在成为集生态文明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搞好环境卫生,维护村容整洁,不乱搭乱建,不乱倒垃圾脏物是民约中的一条,村民早已落实这一条。”英高锋说,村民已养成了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了。

  后记

  Postscript 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它既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为美兰区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拓出新的空间。通过文明生态村建设,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它很大程度转变农村社会风气,改变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增强了农民的生态观念,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

 

 

相关链接:

开业5年 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销售额超46亿
路面重铺立面翻新 海口美兰小街巷利民便民“颜值”高
海口美兰区上贤棚改项目交房 首日132户办理结算手续
早部署早落地 海口美兰区研究谋划2017年重点工作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美兰之声] [作者:吴海洲] [编辑:林明洋] 
热词推荐:净化_ 绿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