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曾在海南生活多年后“北漂”到京城的实力派画家、超常创意专家于广胜,历时一年,以高度写实的油画绘画技法创作出了高清复原画像《1936毛泽东在陕北》。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首幅高清毛泽东画像将面世——专访“北漂”画家于广胜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11-17 14:21

于广胜在创作高度写实油画毛泽东高清复原画像《1936毛泽东在陕北》。

  海口网11月17日消息(记者 彭桐文/图)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曾在海南生活多年后“北漂”到京城的实力派画家、超常创意专家于广胜,历时一年,以高度写实的油画绘画技法创作出了高清复原画像《1936毛泽东在陕北》。这不仅是伟人毛泽东的第一幅高清复原画像,还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幅高清复原画像。就在这幅刚新鲜出炉的画作即将与公众见面之际,海口晚报记者于昨天有幸在于广胜北京的画室,先睹了毛泽东高清复原画像的风采,领略了高度写实油画的魅力,并就该画作的相关情况对于广胜进行了独家专访。

  一次吃螃蟹的创作

  未见其人,已闻其声。未公诸于众,已引来热议。记者在京城循声找人,探访到于广胜其人其画时,首先惊讶的是,众多专家学者借业界之便利,对于广胜历时一年创作完成的高清复原画像《1936毛泽东在陕北》先睹为快,并不约而同地给予了高度赞扬。

  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原副秘书长李德深教授,观赏该画后题写了八个字:延安精神,妙笔生花。

  中国徐悲鸿画院油画院艺委会主任边九秋说,该复原画像不仅形象塑造和眼神的刻画十分精彩,其艺术语言也十分丰富,“若作者于广胜不透露,身为超写实画家的我也未解其妙。”

  中国将军诗书画院副主任兼副秘书长王宁说,这幅画不仅取材独特创作及时,而且在整体结构、色彩、形神的处理上都极其精准,比我们以往看到《1936毛泽东在陕北》的照片更加栩栩如生,也更像毛泽东。他认定这是一次具有标杆意义的艺术创作。

  斯诺所拍的照片《1936毛泽东在陕北》已成为毛泽东的最著名照片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张人们普遍喜爱并在中国大陆广为传播了近一个世纪的照片,竟然存在着形象失真等严重的错误。由于多数人没有机会看到原照片,面对出错的照片,久而久之也就见错不错自然接受了。

  “不仅见错不错,还难认原版!”于广胜说,同一张照片已有十多个版本。究竟哪个是原版?哪个更接近真实?较长一段时间,他为此而纠结。后来,他广泛收集材料,发现竟然“版版有错”。

  于广胜分析说,错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出错,不论出版发行还是相关大型活动等,在使用该照片时,不仅不可避免在沿用原有的错误,甚至还因原有的错误而误导出新的错误(图画);其次,画家仿错,一些以该照片为素材进行创作的画家,其作品也在重复着照片的错误。另外,是非混淆,这给后人,尤其是研究人员带来麻烦、造成混乱。

 

 

于广胜高度写实油画毛泽东高清复原画像《1936毛泽东在陕北》将向公众亮相。

  一次对原照的拷问

  “版本越多就越失真,网上搜索即可见!”于广胜归纳流行的原照衣物上的失真,明显可见半身上衣缺东少西。从中文媒体上刊发的该照片看:口袋失踪,原本客观存在(见图3)的上衣右上口袋90%的不翼而飞了,也有些照片上衣两个上口袋均不见了踪影(见图2);口袋错位,留有上衣左上口袋的,90%的比原服装口袋的位置下移了2-3厘米(见图2);钮扣不见,留有上衣左上口袋的,原本存在的钮扣90%的照片上也见不到了。

  更为重要的是,人物形象严重变形。鼻梁变窄、鼻头变尖、鼻翼变形:毛泽东的鼻梁和鼻头比较宽,鼻头和鼻翼圆润丰满。但几乎95%以上该照片中的毛泽东竟然是窄鼻梁、尖鼻头。于广胜说,这是由于修版者错将鼻头右侧的深暗部分,误当作鼻头投在脸上阴影来处理,这样,毛泽东的鼻头右侧就被“削掉”了宽约3毫米的一条。另外,高光点被右移约5毫米。结果致使毛泽东不仅鼻梁变窄、鼻头变尖,而且右侧鼻孔鼻翼被挤变形(图2与图3对照)。

  右臂缺失:从该照片对毛泽东拍照的角度来看,右臂是可以看到的,但几乎100%的该照片中看不到毛泽东的右臂,右臂和右胸合为了一体,而且是一个平板。如果是因为右臂处在暗部而看不清或在网络和印刷品上看不到是难免的。

  结构不见:几乎95%以上该照片中的毛泽东上衣看不见一条皱纹。没有皱纹,人的形体结构、动作和立体感就无从体现,人物形态就只能是一个剪影般的平板(图2与图3对照)。

  此外,光影错乱强度不一:从脖子及往上部位均为强光直射下的光影效果(如晴天阳光照射),而脖子以下的身体部分则为散光下的光影效果(如阴天里的散射光照射)。于广胜说,该照片中毛泽东的五官鬓角等均存在或造型、或结构、或光影方面的问题,问题多多不逐一详述。

 

斯诺拍《1936毛泽东在陕北》中文版所用图,可见耳朵等结构造型如同刀刻般生硬。

  一次对失真的追溯

  那些照片失真是何原因?到底是谁的责任与义务?当于广胜出于专业敏感发现诸多问题之后,他认为自己不应该仅停留在发现问题或是对问题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上,而应该着手去解决。而在真正动笔进行复原创作之前,他又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找出了种种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才是运笔有方向,下笔如有神了。

  关于照片不清,于广胜说,现在媒体刊发的头像及小半身像,均非头像及小半身像的特写照片,而是剪裁于斯诺所拍毛泽东的大半身像;再加上当时摄影器材科技含量的限制,所以,原照片的精度显然不会很高、层次不会很丰富、细节不会很清晰。

  资料有限是个短板。当年资料信息的来源渠道有限,直接、间接的参考资料有限。甚至,直至现在也没收集到较清楚未经修过的原照印刷品或电子版本等。

  至于诸多版本,于广胜分析说,大家都知道,音乐作品的反复翻录会使其音质效果越来越差。而照片也如此,反复翻印其精度也必然降低。然而,除有关部门负责对领袖照片要修版外,不同的翻印者难免不对精度不高的照片,依自己的理解进行修版、再修版……这便是同一照片产生诸多版本的核心原因。

  “这些问题的出现当然不是翻版者、修版者、使用者工作和技术责任与过错。但却应该是画家应尽义务,甚至是历史的责任!”于广胜回首复原创作的过程,认为既是对过往的追溯,也是一种超越过去的挑战。

 

斯诺拍《1936毛泽东在陕北》外文版所用图。

 

  一次敢担当的义务

  高清复原,并非绝对复原。于广胜解释说,帽子颜色:据考证,毛泽东头上的帽子为米黄色,而不是人们所看到的灰色,那为什么他仍旧把帽子画成灰色呢?这主要是顺应人们的接受心里,人们毕竟看了几十年了。为了增加画面的厚重感,他还适度增加了上衣的颜色深度。

  于广胜说,有了对人物形与神的深刻思考与理解,他完全不再局限于对照片中损失部分的复原,而是把照片上看不到、拍不到的而客观存在的某些细节也画了出来,使人物塑造得更加鲜活有血有肉。限于个人的认识与水平,他做不到最好。但就目前而言,他让这张复原像做到了更清晰、更准确、更深入、更客观、更真实、更吻合原型、更接近历史。

  谈到目的与意义,于广胜说,一直是本着为当代负责、为后人负责、为历史负责的考虑,所以他不辞劳苦、废寝忘食以高度写实油画的表现手法,高清复原了这张照片,使得领袖毛泽东在那一历史瞬间的风采得以再现(见图1)。

  刚完成的这幅画规格为800mm×1025mm,于广胜表示,将供合法正当的出版、发行、宣传等一切非盈利目的的机构和个人无偿使用。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首个探秘并将公布于世前,谈论该幅复原画的价值所在时,于广胜说,斯诺的原版照片,其珍贵的文物和史料价值不言而喻。但“其实不论原照还是复原画像,哪个更接近真实?哪个更符合人物的原型?自然人们就更喜欢哪个,历史就更接受哪个,哪个价值就更大!”

  一次给真相的复原

  对于高清复原画像,于广胜有他的依据,是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逐渐走近真相。

  他确定的复原定位是:不仅复原照片中损失的部分,也视需要把照片上看不到而客观存在的细节画了出来。

  遵循的原则是原照为主:以网络媒体上搜索出该照片的海内外各个不同版本为基础。坚持理性分析:从毛泽东的形象特征、形体结构去分析;从色彩学、素描规律去分析。

  此外,有必不可少的综合佐证:为免谬之毫毛差之千里,要将该照片的海内外各个不同版本进行反复比对,再以毛泽东同一时期、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光线的照片及影像和文字资料为依据进行比对,理解和分析。

  于广胜简介

  1960年出生于辽宁,幼年时移居黑龙江、青年时调入海南、中年时进军北京。先后任小学、中学、大学专兼职美术教师;省直机关干部;企业高管等。个展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海南、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海内外展出;作品被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外国首脑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其成果、论文,分别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海内外1000余家(次)媒体和大型辞书以新闻、专访、连载、系列访谈、封面人物等形式刊发。

 

 

相关链接

毛泽东诞生120周年纪念邮票发行 一套四枚
毛泽东的女性扮演者出场费达5位数 不敢穿裙子见人
毛泽东的水晶棺:可抗8级地震 至今无人能再做
纪念毛泽东诞辰 百位新人韶山举行红色集体婚礼
专家:神化丑化毛泽东都是虚化毛泽东

 

相关链接:
专家:神化丑化毛泽东都是虚化毛泽东
纪念毛泽东诞辰 百位新人韶山举行红色集体婚礼
毛泽东的水晶棺:可抗8级地震 至今无人能再做
毛泽东的女性扮演者出场费达5位数 不敢穿裙子见人
毛泽东诞生120周年纪念邮票发行 一套四枚
[来源:海口晚报] [作者:彭桐文] [编辑:冯丹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