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莫言20岁之前惟一的一次照相,时间大约在1962年春天。照片上的莫言上穿棉袄,下穿单裤。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孔庆东晒莫言8岁旧照 暗示其幼时饥寒交迫为假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4-10 11:22

原标题:孔庆东贴出莫言1962年旧照 暗示称其虚构饥饿

  这是莫言20岁之前惟一的一次照相,时间大约在1962年春天。照片上的莫言上穿棉袄,下穿单裤。

  据他自己所说,棉袄上的扣子还缺了两个; 胸前闪闪发光的,是积累了一冬天的鼻涕和污垢;裤腿一长一短,不是裤子的问题,是不能熟练地扎腰所致。

  在他旁边一起合影的,是他的堂姐。

  北大教授、“大嘴”孔庆东又耐不住寂寞了,他这次吐槽的对象,是中国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4月8日上午,孔庆东在微博上贴出一张黑白照片,并配文称“文学虚构可以改变真实记忆,甚至作家也会迷失真我。”

  尽管孔庆东并未点名,但网友很快发现,照片上的小男孩是莫言。一时间,关于莫言的作品、人品,甚至那段历史,都成为了网友口水战的内容。

  孔庆东发声:贴图加转发表达意图

  莫言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唯一一张儿时旧照,竟会被人翻出来说事儿。翻照片的人,还是“大嘴”孔庆东。

  照片上的莫言,尽管看起来只有七八岁,但脸型和现在基本一样是方脸。引起争议的,正是这张方脸,以及身上穿着的棉袄。

  孔庆东在微博中还说,“某作家常写自己小时候饥寒交迫,这是他1962年春天的照片。”12分钟之后,孔庆东又转发了网友@秦师名粤的评论,借此将自己贴图的意图表达得更为清楚。

  @秦师名粤评论说:“莫言得诺奖后信口雌黄,说自己小时候穷得光着身子到处跑,像小狗一样把任何能吃的东西塞进嘴里,十岁前不知道啥是照相。结果网友扒出其八岁和表姐的合影,白白胖胖衣服合体!”

  一位网友还在评论中问道:“为什么宁愿改变记忆也要虚构呢?”对此,孔庆东回答说,这不能怪作家,如果不造谣不污蔑,不但不能获奖,连发表出版都困难。“你见过这三十年出版的赞美前三十年的小说吗?”

  曾经盛赞:莫言是“最有良心作家”

  有意思的是,在用莫言的儿时旧照批评莫言“迷失真我”之前,孔庆东也曾盛赞过莫言是一位“最有良心的作家”。

  《现代语文》2006年第10期中旬刊,曾发表一篇访谈文章《中国谁更靠近诺贝尔文学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访了包括孔庆东、莫言、叶兆言等在内的专家学者。

  在回答文章题目所提出的问题时,孔庆东说,“最有实力的我推崇这么几位:余华、莫言、刘震云。他们的创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中国人当下的生存状态结合得最紧密,当下中国人灵魂的状态,他们把握得最准确,他们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过来的。上世纪80年代好多作家写着写着就落伍了,而他们是一直随着民族走过来的,始终关心着中国市场化过程中人们灵魂上的痛苦。我认为这是最有良心的作家了,最关心人民疾苦的,所以我比较看重他们。他们比高行健更有条件获得诺贝尔奖,这几个作家是真正的写出人民痛苦的。”

  网友反驳:照片能看出人家饿不饿?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在多个场合讲述过自己儿时的艰辛,说自己小时间记忆最深的是孤独和饥饿。莫言自己的文章里,也曾反复地提到“饥饿”这个词。

  “那时候,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孩子,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基本上都是赤身裸体的,只是到了严寒的冬季,才胡乱地穿上一件衣服。”

  “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每天一睁眼睛想到的,就是怎么样搞点吃的东西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用这张照片对比莫言的艰辛童年,令一部分习惯于“有图为证”的愤怒网友开始怀疑莫言对童年经历描述的真假。“是莫言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差错,还是故意展现家丑以博取西方的眼球?”

  但同样有不少理性的声音存在,认为一张黑白照片并不能代表什么。有网友认为,一张黑白照片上的8岁孩子,怎么着也有婴儿肥的样子,吃糠和野菜糊糊,只要胃口好也能脸显胖,只不过那是虚胖,水肿胖也行。“本人80后农村孩子,小时都有吃不饱的时候,何况我的父辈爷爷辈呢?”

  另一种观点也颇有代表性,“孔庆东关于莫言照片的评论言过其实,一张照片根本不能说明那时莫言条件好,衣服好,莫言只是说那时候缺衣少穿和饥饿,况且他本人有关于照片的详细记录,我本人和莫言素不相识,也比他小很多(1969年),我读书时也是每天都饿,但我人长得白白胖胖,你看照片能看出人家饿不饿?”

  被孔庆东贴出来说事儿的这张照片,并非莫言私藏。恰相反,莫言在其散文《从照相说起》中,详细描述过这张照片的拍摄经过,照片也在散文集中公开出版过。

  照相的事,尽管过去了将近四十年,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那时我正读小学二年级,课间休息时,就听到有同学喊叫:照相的来了!大家就一窝蜂地窜出教室,看到教室的山墙上挂着一块绘着风景的布,布前支起了一架照相机,机器上蒙着一块红表黑里的布。那个从县里下来的照相师傅,穿着一身蓝衣裳,下巴青白,眼睛乌黑,面孔严肃,抽着烟卷,站在机器旁,冷漠地等待着。

  先是那个教我们唱歌的年轻女老师手里攥着一卷白纸照了一张,然后是校长的老婆与校长的女儿合照了一张。照相时,师傅将脑袋钻到布罩里,从里边发出许多瓮声瓮气的神秘指令,然后他就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橡胶球儿,高呼一声:往这里看,别眨眼,笑一笑!好!橡胶球儿咕唧一声,照相完毕。真是神奇极了,真是好看极了!

  我们围绕着照相师傅,都看迷了。在无人照相的空间,与我们同样围着看热闹的老师们,相互撺掇着,张老师让李老师照,李老师让王老师照,都想照,看样子也是怕花钱。

  这时我堂姐走到照相师傅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三角钱,说:我要照相。围观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惊讶。照相师傅问:“小同学,你家大人知道吗?堂姐说:俺婶婶(她称呼我的母亲为“娘”,称呼自己的母亲却叫“婶婶”)让我来照的。马上有人在旁边说:她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每月一次发工资呢!于是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

  那天我堂姐穿得很板整,读者朋友可以从照片上看出来。别忘了那是1961年,绝大多数农村孩子都穿不上一件囫囵衣裳,能穿得像我堂姐那样的很少。我堂姐是个非常干净整洁的女孩,同样的新衣裳,我穿上两天就没了模样,但她穿一个月也不脏。

  我堂姐昂着神气的小头,端端正正地站在照相机前,等待着照相师傅发号施令。这时,好像是有人从后边推了一把似的,我一个箭步窜到照相机前,与堂姐站在一起。照相师傅的头从黑红布里钻出来,说:怎么了?怎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呆呆地看着我,没人说话。我骄傲地对照相师傅说:我们是一家的!照相师傅大概不相信这样一个小怪物跟这样一个小姑娘会是一家的,就转回头去看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说:没错,他们是一家的。我堂姐也没提出反对,这件事至今让我感动。照相师傅的头在黑红布里说:往前看,笑一笑,好!他的手捏了一下橡胶球儿,说:好了!

  过了好久,我把照相的事忘得干干净净时,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围着一张桌子,稀溜稀溜地喝着菜汤,就听到大门外边有人在喊叫我的大号:管谟业!管谟业!家里人都看着我,他们听到有人喊我的大号,肯定都觉得怪怪的。我扔下饭碗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她将一个白纸包递给我,说:你们的照片出来了。我拿着照片跑回家,竟然忘了请老师到家里坐坐,也忘记了说声谢谢。就在饭桌上把纸包剥开,显出了三张照片和一张底版。照片在众人的手里传递着。

  母亲叹息一声,说:看你这副邋遢样子,照的什么相?把你姐姐都带赖丑了。 (作者:莫言)

  【延伸阅读】莫言接受德媒专访:我是作家不是演员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德媒称,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一个争议人物。在他的小说《蛙》的德文版出版前,莫言在北京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的专访。这是他获奖后首次接受德国媒体采访。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28日报道,小说《蛙》的内容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农村造成的悲剧,莫言在书中写下了自己在家乡高密的一些亲身经历。被问到他个人对这一政策的看法时,莫言说:“作为父亲,我觉得每个人愿意生几个孩子就生几个,但作为军官我必须遵守一胎原则。要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很难的。”

  小说主人公——一位妇科医生——的原型是莫言的一个姑妈,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莫言劝告自己姑妈不要读这本书:“我对她说如果你看了,会生我的气的。”

  莫言认为《蛙》是一部“自我批评”的作品。而超越个人悲剧的对历史的反省意识是中国人所缺乏的:“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动荡和巨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但很少有人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也曾作过恶、伤害过他人。文革时我加入了红卫兵,参加过对自己老师的批斗。我嫉妒其他人的好成绩,嫉妒他们的天赋和运气。我还为了自己的前途让妻子流产,我是有罪责的。”

  至于为什么一直躲避媒体,不愿面对记者,莫言说这是因为自己“不善于对政治发表观点”。

  《明镜》记者指出,莫言的作品中对政府官员有尖锐的批评,不乏打破禁忌之处,但在公开场合发言或接受采访时的表述又往往很谨慎温和。对此,莫言说:“我是作家,不是演员。我在写某些内容的时候,从不去想这是不是打破禁忌。”

  【延伸阅读】外媒评莫言:“中国卡夫卡”描绘神奇农村

  参考消息网10月13日报道多产且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作家莫言11日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外媒称,莫言最近一次访问西班牙时,他的标签是中国的“新卡夫卡”。

  据西班牙《消息报》报道,拥有西班牙文版莫言作品全球发行权的西班牙凯拉斯出版社创始人安赫尔·费尔南德斯说:“莫言的文学作品令我们想起两位熟悉的作家,我们仿佛是在同时阅读卡夫卡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报道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这位新任诺贝尔奖得主的许多小说都流露出东方化的魔幻现实主义味道。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西方评论家对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大加赞赏。汉学家史景迁2008年在《纽约时报》上写道,这部作品“几乎涵盖了这个国家的整个革命时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教授贺麦晓说,莫言属于文化大革命后开始用新的眼光关注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一代作家。贺麦晓表示,莫言的作品没有描写社会主义超级英雄,而是充满了具有真正弱点的真实人物,与此同时他把中国农村描写成一个“发生奇妙事情的神奇的地方”。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弗吉尼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查尔斯·劳克林的话说,莫言的小说有一种粗鄙的、乡村式的语言,与农村背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他还采用了先锋派的想象,使大部分小说有一种神话般荒诞的特质,反映出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对他的影响。

  此外,俄罗斯外国文学图书馆馆长叶卡捷琳娜·格尼耶娃11日也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会对莫言的评价相当客观,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民间传统相结合,这绝非易事。因此,我们祝福他,并希望俄罗斯读者能尽快读到他的作品……”

  中新网4月9日电美国《侨报》8日刊文指出,清明假期,游客挖莫言旧居墙皮实际上是某些人的迷信行为,不仅对莫言旧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也反映了中国一些人做事都“只剩下一个空名和假样,就为了不认真的缘故。”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大陆清明三天假期,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沾“文气”的,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这墙角的砖头被人挖走了,墙皮被抠掉一块,他们说是带回去,把土撒到家里沾沾‘文气’。”莫言二嫂葛金芳说。从去年的“拔萝卜”到现在的“抠墙皮、挖砖块”,持续的人流对莫言旧居也造成了一定程度损害。

  说起中国房子上值钱的物件,历来不过秦砖、汉瓦。但今年,这一说法怕是要变了,因为又加了“莫言墙皮”!这“莫言墙皮”,显然要比秦砖、汉瓦的文化气质高些,除了有“文气”,毕竟还沾了“洋钱气”,堪称被洋先贤诺贝尔老先生“开过光”。所以呢,这沾了“洋钱气”的砖头,在今天就显得弥足珍贵了。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趁着莫言老家还未成为文物保护区,赶紧过来“揩点油”——错了,应该是“揩点泥”。

  只是,这秦砖、汉瓦、“莫言墙皮”真的能成为千古美谈吗?依笔者看够呛,因为这“莫言墙皮”实在是太易碎了。泥墙也好,石墙也罢,易碎的原因并非因为墙皮的材质,而在于是否做事认真,虔诚且敬畏。

  表面上看,人们抠墙皮、挖砖头是为了“沾文气”。可如今“一般的文章养不活人”的道理谁都清楚,谁愿意沾“穷酸书生气”?于是,抠墙皮本来的目的不言而喻,是想靠捷径升官、发财——“莫言一个码字的都可以得外国巨额奖金,那我们为何不可呢?”归根到底,像以前的秀才一样,借拜孔圣人之名求皇帝垂青开恩。“莫言墙皮”,就神化为各地都有的状元桥之类的物件。说白了,就是戴着文化面具的封建迷信而已。

  不过,迷信也有说道。鲁迅在《<如此广州>读后感》里提到“迷信”时说:“其实,中国人谁没有迷信,只是那迷信迷得没出息了,所以别人倒不注意。”这抠人家墙皮、挖人家墙砖的行径和迷信,倒是真像那“迷信得没出息”的。古时书生拜完孔夫子,还晓得回去继续寒窗苦读,没见人家把孔夫子的家庙给拆了。所以,这“莫言墙皮”迷信也不见得多虔诚,虔诚的迷信多少还有些敬畏心。也难怪鲁迅会说,“中国有许多事情都只剩下一个空名和假样,就为了不认真的缘故。”

  不认真的迷信,能有什么结果?古人拜孔子、喝状元红、吃“过桥米线”,好歹每年还有中壮元的,也有不少获得了殿试资格。所以,那种迷信许久不曾废掉。而今天呢,抠块“莫言墙皮”,无论如何也是中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升官发财也是白日做梦、难上青天。时间久了,人们该埋怨这莫言了:“你家的‘莫言墙皮’也不灵验啊!”慢慢的,口水一多,这原本神圣的“莫言墙皮”自然就会碎掉。(姜伯静)

  【延伸阅读】莫言谈旧居成圣地:倒想被拆 当地政府要保留

  资料图:莫言。冀浩凡 摄

  中新社广州8月19日电 (程景伟)中国著名作家莫言19日在广州南方国际文学周上作《喧嚣与真实》演讲,受到数千名观众热捧,这位“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光环绕身的作家称,因为本身个性问题,在内心深处,还是喜欢相对安宁的生活。

  虽然渴望过着宁静的生活,但莫言也坦言,生活在喧嚣里也是自愿的。他说,喜欢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在说话讲故事时也在反省自我;况且,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人应该学会习惯喧嚣,从喧嚣中寻找正能量,在喧嚣中对邪恶保持头脑清醒。

  “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真实”。他认为,对于一个中国作家,面对当今既喧嚣又真实、万象风云的社会,应该冷静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描写,给读者呈现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其山东高密老家变得格外热闹,他的旧居更一度成为各地文学爱好者和游客竞相探访的“文化圣地”。莫言当天对此回应称,当时传说有人把他老家房子的砖都挖了回去,这完全是夸张的说法,实际没人那么做,“我自己倒希望他们把房子拆了,但当地政府希望能够保留。”

  莫言还透露了其当时在领诺奖演讲中深情回忆母亲背后的真实想法。他说,对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一个作家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童年记忆,基于这两个原因,他就讲了跟母亲有关的故事。

  莫言当天屡屡与观众对话互动,其幽默的语言表达常引来热烈掌声。他诙谐地说,最近十几年来,他一直为头发疏松烦恼,这次来广州却发现,好多男人剃了光头依然很美,回去后他也要考虑剃个光头。(完)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编辑:覃业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