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智力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屯昌县南吕镇闲六村7岁的陈积一家三口靠小陈积料理生活。
成美基金会的志愿者入户调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这些孩子,本该拥有父母的关爱,享受快乐无忧的年华,但因父母或离世、或失踪、或重度残疾、或服刑、或患严重疾病等原因而不得不独自面对艰辛的童年。
这些孩子被称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或困境家庭儿童,又称“事实孤儿”,他们因父母缺失引出的物质困顿、精神孤独、教育堪忧等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今年6—8月,海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女生曾江苑作为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数十名志愿者中的一员,走进乐东、临高、屯昌、琼中4个县33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中,面对面地核实孩子们的情况。她在微信工作群中,每次上传孩子们的信息时,都会点发一个“痛哭”的表情,“孩子的境遇不容乐观,每天都感觉很悲伤。”
走访结束,一个个疑问让曾江苑寻找着答案:为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没有特定的救助保障体系?究竟应该由谁来帮助这个缺乏关注、亟待救助的边缘群体?
现象
为吃上一顿饱饭焦虑的孩子
一份调查显示,乐东、临高、屯昌、琼中4县共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001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困难。而困境儿童家庭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低保、困难救助、亲戚朋友救济等。由于极度贫困,许多儿童的生活基本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9月11日中午,屯昌县南吕镇南吕居委会老市村,一间房顶已经开裂的瓦房内,67岁的林美桂愁眉不展。
在已见底的罐中摸索出一把米,升起炉子煮起粥。但她发现,存放猪油的盘子里再也刮不出一滴油来,怎么给孩子炒一盘菜成了大难题。
不一会儿,14岁的孙女李玉、11岁的孙子李龙第放学回家。孩子们饿了,祖孙3人一人一碗稀饭解决了这顿午餐。
在村干部王淑荣眼中,这是林美桂一家三口经常会面临的境遇。“奶奶无力承担两个孩子在学校的伙食费,孩子只能回家吃饭,而家中也是一贫如洗,有什么吃什么,没吃的了就要挨饿。”
李玉和李龙第姐弟俩对父亲都没什么印象,2005年父亲患肠癌去世时,他们一个4岁,一个1岁。林美桂说:“他们的妈妈改嫁后,也很少回来了。”
10年里,年迈的林美桂就成了两个孩子唯一的“监护人”,独自一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老少3人睡在一张床上,一家人的收入来源是每月数百元的低保金和一亩稻田的收成。“像今年,地里大旱没了收成,只能靠女儿接济了。”林美桂说。
南吕镇干部林强无奈地说:“林美桂祖孙3人的境况镇政府也了解,但镇里只有在开展特定的活动时,才能给他们一些慰问。”
在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成美基金会”)的调查中,我省乐东、临高、屯昌、琼中4县100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困难。“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有些家庭可以申请到低保金艰难度日,还有一些家庭连低保金都没有。”成美基金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助理梁媛说。
孩子们的父母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在了”,而监护人又丧失劳动力甚至重病缠身无力照顾孩子的状况更让人揪心。
76岁的符石銮阿婆现在最发愁的是:“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3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孙子能否活下去?”
符石銮家住屯昌县新兴镇大路坡村。去年11月,符石銮的儿子遭遇车祸身亡,儿媳因此回了娘家,不再回来。看到3个患病的孙子两个在读小学,一个在读初中,吃了一辈子苦不曾低头的符石銮经常在4平方米大小的屋内独自落泪。
“平时帮孩子们做做饭,洗洗衣,孩子们的洗漱也需要我帮忙,我老了,没力了。”时间久了,符石銮感觉自己的身体扛不住了,能花在照看孩子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新兴镇镇委委员李惠说,镇政府给符石銮的家庭办理了低保金,节假日会进行走访慰问,也准备为几个孩子进行残疾鉴定。“但即使这样,也很难保证孩子们的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屯昌县的调查数据显示,因父母一方死亡或一方长年外出务工、改嫁、身体状况较差等其他原因,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造成的困境儿童多达489名。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屯昌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对全省困境儿童进行帮扶的建议》(以下简称《帮扶建议》)指出,困境儿童家庭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低保、困难救助、亲戚朋友救济等,甚至有的家庭基本无收入来源,因病、丧失劳动力致贫情况尤为突出。由于极度贫困,导致许多儿童的生活基本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少数儿童生存条件受到威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