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法媒称,每天阅读数不胜数的关于中国的文章,然后思考和分析,这些并不能让人们对这个大国的演变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法国《回声报》4月7日刊登文章称,评论人士和一些经济学家在毫无保留地称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著成就之后,如今陷入了对中国状态最为悲观的预期之中,甚至因此加剧了市场的动荡:中国“让人害怕”,“令人担忧”,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一落千丈,它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问题……人们已经晕头转向。这种反复无常、条理不清、目光短浅的研究方法,无法让大家了解一个将行动立足于长期战略的国家的现实情况。
文章称,2008年危机以来,建立在全面出口基础上的中国发展模式经历重大困难,尤其是竞争力下降的工业活动减少,地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信贷增加。更有甚者,对于上海股市不稳定的变化和人民币的演变,北京在货币贬值和以高额成本扶持之间、在建立严格和宽松的货币管制之间犹豫不决,这种犹豫会引发疑问。
但最关键的要素在于,这种模式在朝着由国内消费拉动增长的方向转变,并确定以向新兴国家出口为政策中心。如今中国国内消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70%。
文章称,中国政府所希望这种计划型转变需要时间,这也是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6.9%的原因,为法国企业在很多它们有传统优势的领域提供了新的投资和发展机遇。比如服务业和公共事业,中国服务业活动增速已经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所占经济份额也超过了工业;比如日常商品消费和销售;比如社会保障、保险产品和金融资产管理;比如医疗卫生;比如生态;比如旅游业、酒店和运输。最后是网络行业,中国现在计划面对美国行业巨头捍卫自己的“软实力”。
同时,由于人民币或将对美元走弱,外资在中国的收益率问题被更加尖锐地提了出来,在这一情况下,最近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同样为法国提供了不同的合作前景:中国入股法国企业,双方签署共同发展协议,这些协议面向中国市场以及得益于中国大规模援助项目的新兴国家,特别是在涉及印度洋周边地区的“一带一路”的框架下。
文章称,这就是法国不能屈服于悲观环境的影响并要从新的角度看待该国与中国关系的原因,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有利于法国企业的时刻。法国要强调其互补性,排斥一切出于恐惧而与这个不容回避的大国产生的冲突行为。(编译/赵可心)
天猫物流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网购商品(路透社)
中新社巴黎2月17日电(记者龙剑武)法国雇主协会(MEDEF)主席加塔兹(Gattaz)日前在巴黎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健康,法国企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市场仍有巨大商机。该会正在制定未来10年法中企业界合作规划,继续搭建两国经贸桥梁。
记者17日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新闻处获悉,法国雇主协会15日举办企业家午餐会,邀请中国驻法大使翟隽发表主旨讲话。该会主席加塔兹,阿塞洛-米塔尔集团董事会主席达尔马扬,道达尔、空客、法孚、巴黎银行等大型企业高管,部分中小企业代表,以及法国银行、公共工程、高科技、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协会负责人共50余人出席。
翟隽在讲话中从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支持未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动能到底是什么、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于法国意味着哪些新机遇3个问题出发,全面阐述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中法合作前景。他还从扩大内需、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等4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中国经济增长未来着力点,鼓励法国企业家抓住机遇、积极进取,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从同中国的合作中受益。
加塔兹表示,在法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中,中国始终是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是可资信赖的合作伙伴。近年来,法中两国企业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现在又在积极探讨如何联合开拓第三方市场。中国股市、汇市近期虽有波动,但经济基本面依然健康。法国企业家普遍认为未来中国市场仍有巨大商机。关键是如何尽快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挖掘哪些新的合作增长点。该会正在制定未来10年法中企业界合作规划,通过此次交流受到很大启发,将继续发挥好两国经贸桥梁的积极作用。
席间,翟隽还同法国企业家进行互动,就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人民币汇率等热点话题回答了企业家们的提问。
据介绍,法国雇主协会在法国工商企业界拥有重要影响力,下辖85个专业协会和600个行业分会,会员包括近100万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涵盖工业、贸易和服务等行业领域。其主要任务是促进法国企业提高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能力。 (完)
【延伸阅读】法报:法企看准老龄化商机 抢滩中国养老市场
2014年5月8日,老人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健身房内熟悉使用健身器材。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参考消息网5月28日报道法报称,很难想象中国政府会转向法国企业,让其参与旨在完成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的行动。十二五规划很有雄心,预计会将中国目前的300万张养老院床位提高两倍,至900万张。
法国《回声报》5月26日报道称,然而情况确实如此,法国在养老领域的经验在中国很知名。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企业青松老年看护服务公司创办人王燕妮,在接受本报专访中就提到了法国的这一优势。
实际上,至少三家法国养老院产业集团酝酿在中国开展项目,包括欧洲行业第二大企业Orpea、法国行业第三大企业DomusVi以及高利泽集团。不过,三者中最小的高利泽反而是第一家将视野投向中国市场的公司。2008年,这家企业就成立了北京分公司,配有一个研究当地市场的小型团队。
这三家法国企业领导人作出的分析是一致的。他们首先认为法国养老市场已出现停滞。同时,到2020年,中国将有2.45亿年龄超过60岁的居民。由于中国城市化加速以及两代独生子女的出现,即使子孙努力尽孝,家庭养老也将迅速变得难以为继。
高利泽集团和中方的合资企业将在今年夏天最终敲定。届时,预计配有220个医疗床位的初步项目将落户广东,另外三个项目将落户深圳、成都和昆明。DomusVi公司和中国汉富投资在3月底已宣布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规划在5年内经营100家养老院和20个居家养老帮助机构。
而Orpea可能会成为在中国拥有第一家实际运转机构的企业。该集团打算在外商独资企业框架下于2015年上半年在全新的南京市鼓楼医院开张180个床位。另外两个项目将落户上海和北京。Orpea已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相关协议。
【延伸阅读】法媒称中国经济正向消费转型:专家们太悲观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法媒称,每天阅读数不胜数的关于中国的文章,然后思考和分析,这些并不能让人们对这个大国的演变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法国《回声报》4月7日刊登文章称,评论人士和一些经济学家在毫无保留地称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著成就之后,如今陷入了对中国状态最为悲观的预期之中,甚至因此加剧了市场的动荡:中国“让人害怕”,“令人担忧”,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一落千丈,它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问题……人们已经晕头转向。这种反复无常、条理不清、目光短浅的研究方法,无法让大家了解一个将行动立足于长期战略的国家的现实情况。
文章称,2008年危机以来,建立在全面出口基础上的中国发展模式经历重大困难,尤其是竞争力下降的工业活动减少,地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信贷增加。更有甚者,对于上海股市不稳定的变化和人民币的演变,北京在货币贬值和以高额成本扶持之间、在建立严格和宽松的货币管制之间犹豫不决,这种犹豫会引发疑问。
但最关键的要素在于,这种模式在朝着由国内消费拉动增长的方向转变,并确定以向新兴国家出口为政策中心。如今中国国内消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70%。
文章称,中国政府所希望这种计划型转变需要时间,这也是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6.9%的原因,为法国企业在很多它们有传统优势的领域提供了新的投资和发展机遇。比如服务业和公共事业,中国服务业活动增速已经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所占经济份额也超过了工业;比如日常商品消费和销售;比如社会保障、保险产品和金融资产管理;比如医疗卫生;比如生态;比如旅游业、酒店和运输。最后是网络行业,中国现在计划面对美国行业巨头捍卫自己的“软实力”。
同时,由于人民币或将对美元走弱,外资在中国的收益率问题被更加尖锐地提了出来,在这一情况下,最近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同样为法国提供了不同的合作前景:中国入股法国企业,双方签署共同发展协议,这些协议面向中国市场以及得益于中国大规模援助项目的新兴国家,特别是在涉及印度洋周边地区的“一带一路”的框架下。
文章称,这就是法国不能屈服于悲观环境的影响并要从新的角度看待该国与中国关系的原因,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有利于法国企业的时刻。法国要强调其互补性,排斥一切出于恐惧而与这个不容回避的大国产生的冲突行为。(编译/赵可心)
天猫物流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网购商品(路透社)
【延伸阅读】外媒:创新助推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技术可与美较量
《参考消息》4月8日报道 境外媒体近期持续关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外媒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以“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将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引领消费新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外媒报道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可在技术上与美国较量
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互联网企业扩张势头强劲。法国《费加罗报》文章称,处于25年来经济增长最低水平的中国现在盯住了高新科技,“互联网+”成为实现经济升级、转向服务驱动战略的先锋,“中国正成为唯一有能力在技术上挑战美国的重要力量”。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正将触角伸向零售、金融和制造等行业。这些公司工作环境充满活力、发展迅速,而且薪酬待遇优厚,有助于吸引最聪明、最有抱负的人才。报道指出,科技公司在中国百强品牌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市值占比从两年前的16%上升到去年的27%,许多公司的海外业务也越做越大。长期以来,中国龙头企业名单的大部分位置被国有公司占据,但创新能力助推市场化公司走得更远。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称,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助力下,中国的移动购物产业已领先美国。德国《经济周刊》网站报道认为,微信如今能做的已远不只是给朋友发信息,还能网上冲浪、购物、玩游戏等,它代表着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而且是第一个从中国开始占领西方市场的应用程序。
一些外媒注意到科技产业引领下中国消费市场的新现象。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网站说,中国消费者正以闪电般的速度适应电子化世界。10年前,中国网民数量还不到1亿人,但到去年6月已达到6.67亿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去年网络零售额达到近3.88万亿元人民币。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指出,中国正在出现一批“全渠道消费者”。他们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并将驱动今后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数字平台是中国消费者了解各大品牌以及购物体验的重要途径,而“全渠道消费者”正通过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网站及其他应用软件和媒介渠道来购物。
部分外媒聚焦中国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升级。法国《回声报》题为《当中国成为数字大国》的文章说,中国正在数字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并全力推行经济的数字化,由“互联网+”支持的中国“工业4.0”已经走在路上。文章说,中国在领导全球经济数字化方面拥有与美国一较高低的重要王牌,并已进入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所在的工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俱乐部。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全球正要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的门槛,中国为此投身于技术革新,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词,将工业的数字化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科技产业改变中国经济面貌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在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网站撰文说,网上购物正改变中国经济面貌并改变了整个供应链,特别是将定价权放在广大消费者手中。微信、淘宝等平台为供应商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他们可以在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上直接面对买家。中国决策者正通过“互联网+”政策引领经济改革,培育消费拉动的经济。
文章说,对互联网的高度接受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更多市场力量、透明度和竞争因素,从而确保质量、价格、效率和服务等比以往得到更好的回报。如果这些市场力量在中国经济的各领域生根发芽,尤其是在庞大的国有部门生根,其实际影响将会显现。
文章还说,“互联网+”相关政策的实施将在未来数年为中国经济提供动能。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性质,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将为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创造新市场,并为具备电子和高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电子经济还有助于中国实现其国际雄心,技术企业可利用在国内市场的经验,将其在技术上的成功向世界其他地区推广。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文章认为,互联网、智能设备和社交媒体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这为创新者和企业家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延伸阅读】南洋商报:以惯性的西方心 难把准中国经济脉搏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中新网4月8日电马来西亚《南洋商报》8日刊文称,穆迪、标普接连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负面,然而,他们建构的评价体系是以美欧市场经济为基准模式的,用一颗惯性的西方心、用一整套西方式的评价体系,很难客观把准中国经济的脉搏,也无法做出中允预判。
文章摘编如下:
继穆迪3月2日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战网调整至负面之后,3月最后一天,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宣布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
作为全球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也好、标普也罢,他们建构的评价体系是以美欧市场经济为基准模式,而且每个评价指标都设定了相应的经济常数。偏离这些标准和常数,评价结果自然是“不正面”的。西方构建了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成功的,但并不是封闭的。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除了拿来西方市场经济的模板,也融进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内涵。譬如政府动员力、号召力和执行力的高效引导,政策对市场的强力纠偏等等。所以,用一颗惯性的西方心、用一整套西方式的评价体系,很难客观把准中国经济的脉搏,也无法做出中允预判。
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
再以货币政策论,美国以QE(量化宽松)的政策治理金融危机很有效。日本和欧洲和美国同属于发达市场,法治和规则内涵较高,因而也一直通过QE的方式救经济,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实行负利率)。但是中国新常态的货币政策则采取的是多种政策工具的使用。
评价中国市场和经济,要看懂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若将新常态理解为中国经济不行了,将会漠视中国政策面结构性改革的努力。
去年以来,一直到今年“两会”,从中国财长、人行行长到国务院总理和国家主席,一再向全球释放中国稳定市场的决心和信息。国际机构固然可以自己的专业立场,独立对中国市场和经济做出评价,但是也要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否则,固执和武断的评价,不仅有损自己的国际信用,也容易造成和中国的误解。
在全球市场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负面评级,也会导致全球市场的动荡。
恶意评估会付出代价
受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影响,美联储4月份的加息预期已经降低。
标普对华主权信用评价调整为负面,也会波及到美国和全球市场。在全球经济亟需信心之时,标普更像是市场添乱者。
如果这些机构存在恶意也会付出代价。美国证监会就因为华尔街金融危机处罚过标普、穆迪等机构,被舆论视为美国政府的“秋后算账”。
标普降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当天,香港证券期货事务宣布对穆迪处以1100万港元的罚金,原因是该机构在2011年的一份报告违反了香港证券期货条例。(张敬伟)
中新社杭州4月5日电 (柴燕菲 秦辰种卿)“不是拖累,而是带动!”面对国外所谓的中国经济拖累论,中国多名著名企业家对中新社记者如此表态。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国际上出现了“中国经济拖累论”。
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速的正常下滑不等于中国对于世界经济贡献的下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还是发挥着正向积极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此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
稳健的中国经济始终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源。中国企业家在海外的发展就是一个缩影,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当地就业。中国新兴企业的代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招收了100-200名本土员工,销售团队全是美国人。
中国企业还活跃在欧洲。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对中新社记者说:“我们在德国收购了一家即将破产的知名光伏厂法兰克福奥德组件厂,目前已是德国东部最大的太阳能工厂。我们在海外有几个工厂,都比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就业、带来了绿色GDP和高端技术,带动了当地国家经济发展。”
法兰克福奥德组件厂所在地的勃兰登堡州州长曾说,正泰为该厂的平稳发展和当地民众的就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表示感谢,勃兰登堡州将正泰附近的火车站更名为正泰火车站,将附近的马路更名为正泰大道。“中国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在市场化浪潮中成长壮大起来了,我们为全世界经济做贡献,不是拖累。”南存辉说。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作为前任中国首富、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与南存辉有着相同的看法。6年前,这家中国民营企业开拓了进出口业务,将带着神秘东方色彩的茶饮料摆到了国外的货架上,又将国人喜爱的奶粉等洋货带回本土。
与案例同样具有说服力的是一组数据。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27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进口额仍高达1.68万亿美元。更宏观的数据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这是在10万亿美元高基数之上的增长,也是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增长。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从汽缸头摩托车配件起家,发展之路正代表了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谋变。现在,他们生产的摩托车搭载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内置摩托车故障诊断系统、ABS系统、无线语言视频传输等等应用,升级为智能摩托车,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企业亦谋求多元化的转型,以培育出经济新动能。创办于1986年的传化集团最早从事化工,却始终在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中耕耘不息,目前已是横跨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等五大板块的多元化现代产业集团。“中国是13亿人口大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的话,折射出中国在新常态下的主动有为,这恰是中国给世界吃的一颗“定心丸”。
刘世锦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供给侧改革已经开始,现在中国已能看到经济转型成功的希望,没有道理看空中国。”(完)
中新网4月1日电近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发布的报告中,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据国家财政部官方网站今日消息,对此,3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就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穆迪、标普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我国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
以下是全文:
3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就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3月31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1个月内,已有两家国际评级公司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一直在稳步上升,标普从“BBB”提高到“AA-”,穆迪从“Baa1”提高到“Aa3”,目前均为其评级体系的第四高等级。即使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历最困难的时期,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也在上升,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巨大的潜力和韧性。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和稳定力量。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主动承担国际社会责任、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一份力量的切实举措。即使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疲弱乏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依然实现了较高的增速。2015年,我国GDP增速为6.9%,据有关数据显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韧性很强、回旋余地非常广阔。“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举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中国经济随着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将为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实的保证。
此次穆迪、标普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我国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评级公司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债务、国有企业改革、金融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结构性改革取得的进展,评级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估。
记者问:评级公司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市场信心和预期对现代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主权信用评级是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因素之一,但是,一国的经济基本面才是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走势的根本因素。评级公司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只是对一些风险表示关注和提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三期叠加”关键时期,外部和内部的供给和需求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我国有必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从增长动力看,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产业,消费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也不断优化。从增长质量看,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单位GDP能耗逐步下降,并将通过促进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以及增加研发投入等,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增长环境看,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总体可控,为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比如,地方政府和实体经济企业债务仍处于合理水平,人民币汇率也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记者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请问财政部门在稳增长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将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
答: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需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既能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又能在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和动力方面实现定向发力,进行“滴灌”调控,加强预调微调。
稳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当扩大赤字、清费立税、优化结构、提高绩效,在供给端改善供给结构,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转换,在需求端提振有效需求,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从而积极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要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实行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实施营改增,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坚决遏制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第二,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2016年全国财政赤字安排2.18万亿元,赤字率为3%,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第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创新财政支出方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就业、脱贫、生态等重点支出,同时减少不必要或低效的支出。第四,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继续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PPP立法,加强规范引导,培育市场发展;同时,继续督促地方政府按照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制度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记者问:刚才您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要减税降费,请您谈谈财政部在减税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今年2月底,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召开并发布联合公报,明确将尽可能采取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所谓增长友好型税收,就是如何能让税制更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形成合理的企业税负,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近年来,财政部门着力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积极推进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各项税制改革。同时,为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整合完善产业优惠政策体系,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完善了支持民生和创新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
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前期试点已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的交通运输业、电信业、邮政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此外,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继续配合做好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等立法工作。
记者问:金融领域一直受到国际评级公司高度关注,请您谈谈财政部门在金融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是,金融领域的风险也会对经济产生明显的负外部性,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及面广,隐蔽性、脆弱性、传染性强,具有准公共性的特征。对于如何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各国财政部门始终保持高度重视。
近年来,财政部主动采取或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多项措施,共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方面,不断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金融机构在境内外发行上市,增强自身实力,健全风险管控等各项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机构活力和竞争力。在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方面,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贴息等措施,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优势,撬动金融资源重点“支农、支小、扶弱”,促进解决“三农”、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建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方面,支持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支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打造了一张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护网,为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营造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金融环境,财政部门将继续支持金融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同时,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关注和防范金融信贷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俄媒:“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俄媒称,自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速开始放缓,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幅从过去的8%-10%,滑落至2015年的6.9%。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内因,中国GDP的绝对值已相当可观,在基数庞大的情况下,实现更高速的增长殊为不易;二是外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大幅回落。
据俄罗斯《独立报》3月30日刊登的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中国经济是否面临“硬着陆”?》的文章,文章作者——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经济转入增长指标相对较低的区间运行,这在中国被称为“新常态”,这表明自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曲线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文章称,正如中国官方所说,现在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因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已无法再像改革开放早期及中期那般高歌猛进,这意味着GDP的增速也不再会突破7%。
2015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8%。众所周知,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普通投资的增长规模决定着中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仍处于全球前三强之列。但若是换算成人民币,你会发现它占中国经济所获投资的比例极小,仅相当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4%。而中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则高达1180亿美元。如此一来,有关部分外资因投资环境恶化而撤出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看法缺乏依据。总体来说,投资领域的现状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构成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也意识到,过去的经济刺激手段,如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庞大的出口、大量雇用非熟练工人等,如今已不再有效,理当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5年中国出台了新的刺激手段,如通过提升居民购买力扩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清洁无污染工业等。与此同时,北京也承认,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指标,如煤价、用电量、货运量等,它们的增长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因而正在逐步失去其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对中国股市的重要性渲染过度。去年以来,沪深两大股市行情的确出现了大幅振荡。很多专家据此得出结论,即中国股市的忽冷忽热正是经济现状的缩影,加上地方政府的债务,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很快便会迎来“硬着陆”。但他们忘记了,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只相当于GDP的50%多一点,显著低于美日等国的水平,因此,它与国家真实的经济状况,跟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城镇化率、贷款利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关联并不太密切。至于债务,通常会由中央财政向地方拨款,来实施个别项目、填补预算赤字,何况中央还给出了置换3.2万亿元地方政府到期存量债务的额度,极大减轻了偿债压力。
总体来说,可以得出结论,在可预见的将来,至少是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不会遭遇经济危机。当前的经济风险没有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毕竟中国的GDP增幅较之他国仍是一枝独秀、金融体系稳定、国家债务水平适中、大多数企业和居民都在银行拥有可以充当“安全气囊”的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的确偏高,可能令中国经济面临一定风险,但中国政府及央行长期以来一直借助金融及货币手段,来刺激对经济的投资。这不只确保了GDP、对外贸易和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也在长时期内将通货膨胀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事实上,对于中国经济乃至整个国家发展而言,以下三大全球性问题才是真正的、不可小觑的长期性风险:人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相关链接:
权威专家谈中国信用评级:不要错估中国经济韧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