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赵贝佳
近年来,无论是老城治理还是新城规划,留给“路边摊”“临时集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些流动摊点串起了大街小巷,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但与此同时,流动摊点也存在无序经营等问题,引发消费纠纷、影响市容市貌。
在“迎着需求走,做好供给侧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对流动摊点的治理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相关管理部门既要依法整治、根除顽疾,也要重视民意,保留合理必要的供应。
流动摊点该何去何从?请看记者的调查采访。
资料图
流动的摊点,移动的“便利店”
满足市民需求,提供就业机会
“来个煎饼,不要葱花不要辣。”每天清晨,在城市街边、地铁站出口,都有许多小白领围在热气腾腾的小推车食摊边,等待自己的早餐。
除了早餐的豆浆油条、宵夜的烤鱿鱼烤冷面,路边摊还会售卖水果、蔬菜和其他生活用品。家住北京西城区的陈薇经常光顾小区门口的流动摊位,“这多方便啊,回家路上就能把晚上和明天的菜都买了。要是撤了这地摊,还真是不方便。”
“下班晚了,就得找这些流动摊填饱肚子。”住在北京回龙观的黄晓萌表示,虽然很多便利店和饭店也营业到深夜,但其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是“人找店”,而流动摊贩则是“店找人”。“一次上班路上,我觉得鞋子磨脚疼,没走几步,就在路边摊上发现了鞋垫。这些摊位就像‘移动的便利店’,他们能揣摩透你的需求,带着‘供给’过来找你。”黄晓萌感慨地说。
如果没有了流动商贩,老百姓生活会受多大影响?陈薇觉得消费的便利性将大打折扣,“想吃水果,我就得绕远去菜市场,或者去超市。这样买到的东西会更贵,而且也没家门口卖的新鲜。”
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杨旎认为,流动摊贩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民的部分生活需求难以被有效满足,流动摊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需求空白,让市民消费更方便且成本低廉。
流动摊点不仅平衡了供需两端,还能勾起人们内心温暖的记忆。小摊暖黄的灯光,烤红薯的香味,小区里“磨剪子嘞抢菜刀”的叫卖,都能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温馨。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指出,流动摊点让大街小巷变得有活力、有魅力,而不是样板化的千城一面。“有小货摊的地方就有人群、有互动,会带来信息和资源的交流。路边摊让人觉得城市不只有钢筋水泥,还充满了人情味儿。”
人情味儿还体现在,流动摊贩多为就业困难的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有了摊位,就有了收入来源。北京金台西路地铁站口的早点摊主,是上个月刚从河南来北京的姐弟俩,对他们而言,早点摊就是养家糊口的“命根子”。芍药居地铁站口卖春饼的李大爷几年前和老伴儿从东北来北京,“两个儿子都在广州打工,挣得少,顾不上我们,俺俩的生活全靠这个饼摊了。”
“流动摊点有重要民生意义,解决了部分人群就业难的问题。”于海说。
资料图
摊位不大,问题不小
从“便民”到“利民”,流动摊点亟待规范化
市民对流动摊点的意见也不少。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路边摊虽然“便民”,但离“利民”还有一定差距。
不少市民对食品质量表示了担忧。黄晓萌说,路边摊确实方便,但却让人不放心。“我老怕他们用的油、面等食材质量不好。相比之下,固定摊位的食品质量更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