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防艾“女神” 张华英:面对“针头”威胁不退缩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05-09 11:04

  张华英

  两颊消瘦,细眉毛,短刘海,从外貌上看,她不过是一位平凡女子。然而,翻开她人生的折页,便会震惊于她的强大。防艾路上,她面对过威胁,经历过恐惧,感受过无助。但坚守的12年间,她拧亮心灯,照亮一双又一双黯淡的眼睛;她以双肩为桨,为当地艾滋病患者的命运之舟引航!

  她叫张华英,今年48岁,是陵水黎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科科长,艾滋病患者心中的“女神”。

  南国都市报记者杨金运 石祖波 /文陈卫东/图

  耐心

  消除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每每电话响起,便往往是一段苦涩的“求助”。其实,接到电话的张华英还真希望自己是“女神”,但她知道,她不是。她时常感到无助,她知道自己只能竭尽全力去做。

  患者阿玉时常给张华英打电话诉说自己遭到的歧视。有一次,他来电说,想给母亲做饭,母亲却拒绝了,原因是担心他把病传给家人。为此,张华英专门去做了家访,坐在他的母亲的对面,把一些防艾知识告诉她。那之后,阿玉便有了给家人做饭的机会。

  还有一次,阿玉去吃早餐,遭遇早餐店老板的“拒绝”,郁闷之下,给张华英打电话倾诉。张华英得知,专门去了早餐店一趟,跟老板解释防艾知识。

  倾诉和求助者不止阿玉。“消除歧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张华英心里明白。

  2010年的一个晚上,已经11点多了,张华英的手机铃声响起。“张科长,我很难过。”电话里,传来患者小雨的声音。小雨倾诉说,他的亲姐姐带小孩回娘家看望外公外婆,他看到小孩,觉得很可爱,想摸一下小孩,却被姐姐斥责,不让他摸。

  暗夜里,张华英倾听着,眼睛湿润了。

  来电话的,还有无助的母亲。2014年6月,王女士打通了张华英的电话:“我儿子吸毒跟我要钱,我没钱,他就说要划破他的手把艾滋病传染给我。他就只听你的,你帮帮我。”张华英曾经给王女士的儿子付过打车费,还给他办了低保。他信任张华英。

  张华英说,听到这样求助的时候,她常想要是自己是观音菩萨多好,宝瓶里的水一挥,就能帮人。然而,她究竟不是神。她马上和单位申请了车,没顾及可能存在的危险,便搭上求助的王女士,一同前往下乡找王女士的儿子。

  果然,王女士的儿子信任张华英。那天,张华英和他聊了很久。他点了头,答应戒毒。

  承担

  男同事都不愿意那就我来吧

  5月6日上午,张华英的手机响了几次,都是患者打来的。

  患者卢女士打来了电话:“我上个月的低保还没发下来。”卢女士的低保是张华英帮她申请的。几年前,张华英专门到艾滋病患者的家里进行走访调查,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家庭贫困,生活艰难,便给相关部门去函,希望对这些特殊病人进行帮扶。

  光坡镇的女患者阿河来电话,问:“吃药后觉得不舒服,可不可以先不吃药?”

  “药要继续吃,不能停。”张华英耐心地解释,很多患者吃抗病毒药有不良反应,但不能因此停药,如果出现呕吐,可以先尝试打点滴止吐、补充能量。

  身边有人建议过张华英:不要把电话给他们。但张华英却没有理会。她目前服务的50多位艾滋病患者,手机里大多存有她的号码。不但是患者,患者家属也存着她的号码。

  张华英的选择,时常让人难以理解。

  陵水疾控中心从2004年开始做艾滋病防治工作,2010年成立专门的艾防科。中心副主任符明雄记得,由于这项工作特殊,当时首先考虑的是男性,但叫了几个人,都不愿意做,其中一个人一开始答应了,但一个星期后又反悔了,说“这个工作我承受不了”。没想到,张华英居然把这个重担承担了下来。

  张华英并没有想太多,她心里回荡着的只是几个字:他们需要我们。回到家,张华英的选择便遭遇了同在医疗系统工作的丈夫陈维泽的不解:“这么难,这么危险的工作,为什么不让男同事去做?”

  张华英给丈夫在海口的朋友打电话,让他帮忙一起做工作,才说服了丈夫。

  勇敢

  面对威胁不退缩最终化敌为友

  丈夫和亲友担心的事很快便发生了。

  2010年4月,县疾控中心分两组对艾滋病患者做抽血检查,张华英带队到戒毒所,另一个组在疾控中心的咨询室做。张华英提前做完,回到疾控中心,却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气氛。另一组成员见她回来,说了一句“领导来了”,便迅速撤出了咨询室。

  张华英正感到奇怪,便看到了咨询室里的5个年轻人。

  其中一名年轻人说:“没事,刚刚吓一下你的同事,说要拿针头扎他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面对着他们的张华英心弦绷紧。但张华英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吗?”她没有批评这些年轻人,而是坐了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

  交流之中,局面渐渐平息下来,一名年轻人道出内心的想法:“如果有人歧视我们,我就拿针筒去扎人。”张华英心弦又紧绷了一下,但她的脸上仍是笑,她给他们讲自己的故事,她说喜欢和他们交朋友。

  血顺利抽了。几名年轻人喜欢上了张华英,临别,还用手机和张华英拍了一张合照。

  但是,张华英心里的那块石头,却没有放下,“要消除这群年轻人内心对社会的不满,不要让他们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几天后,张英华便发出了邀请:她要请这些年轻人吃早餐。

  人多了不好聊,每次,她请两三个人,和他们约在路边的大排档吃早餐,前前后后,吃了七八次。几次之后,张华英就成为了不歧视他们的姐姐,成为了他们心里的“女神”。有几个年轻人在无助的时候,还跟张华英借过钱。

  有时,张华英在街上偶遇他们。一句“张姐”或“张科长”,张华英清楚地从他们的问候声中听到了温暖的感觉,听到了真挚的情感。

  危险“炸弹”,就这样无声无息被张华英拆解了。

  愿望

  “防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华英知道自己来时的路和要走的路。

  1992年大学毕业后,张华英便来到了陵水疾控中心。起初,她做计划免疫,背着一箱子的糖丸,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有时候,张华英一走便是几天,走到两脚酸痛。但每次,她都要亲眼看着孩子把糖丸吞下,才放心离开到下一家去。

  在一个叫什巴村的村子,见到一名家长担心糖丸有副作用,张华英拿出一颗糖丸,仰头便吞了下去。对方看着张华英,放了心,让孩子吃糖丸。

  2000年,陵水成功把小儿麻痹症消除。“虽然我们预防的效果不像医生治病那样一下子可以见效,但慢慢显现出来,你还是能感受到它的深远意义。”张华英说,她的愿望,便是像消灭小儿麻痹症一样,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在张华英和她的同事的努力下,陵水2010年和2011年在海南省艾滋病防治综合考核中获得全省第三名和第二名,2014年和2015年则连续获得第一名。与此同时,张华英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尽管获得了这些成绩。但张华英仍没有因此而得意。“看到很多病人离世了,但又看到有新的病人出现,感觉要走的路还很遥远。”张华英说,每每想到,她便觉得肩上任务沉重。为此,她四处宣传,到学校讲课,到娱乐场所“扫盲”……

  把张华英当“女神”和榜样的,还有张华英的儿子陈孝孟。2013年,陈孝孟填报志愿的时候,报了疾病预防方面的专业。陈孝孟希望像母亲一样,为这项事业而奋斗。(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避孕套新用途:美国城市展出羞羞礼服呼吁大家注意"安全"防艾滋
“行动起来,向‘零’迈进”海口大力普及宣传防艾知识
海口防艾志愿者两年坚持义务帮助艾滋感染者 服务零距离
海南大学6名学生以身示范防艾 与艾滋家庭同吃住

 

相关链接:
海口防艾志愿者两年坚持义务帮助艾滋感染者 服务零距离
“行动起来,向‘零’迈进”海口大力普及宣传防艾知识
中小学课堂“防艾”何以遇尴尬
海南大学6名学生以身示范防艾 与艾滋家庭同吃住
[来源:南国都市报] [作者:]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