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里群英荟萃、少长咸集,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老艺术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文艺新秀,有些同志过去就很熟悉,有些是初次见面。见到大家很高兴。”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这段平实的开场白,拉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序幕。在这次与文艺界人士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的会议中,他言及对文艺工作者的期望,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强调“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从习近平的从政足迹可以发现,礼待文人贤士、亲近文艺工作者一以贯之,折射出他深厚的文化情结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高度重视,并将“文化自信”融入到治国理政的宏旨大业。
尊敬文人贤士——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大山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兄长。我多么想亲自去为他送行,再看他最后一眼哪!无奈远隔千里,不能前往,也只能托人代送花圈,以示沉痛悼念了。”
这段文字饱含深情的文字出自习近平撰写的《忆大山》一文,是为悼念河北正定已故作家贾大山而作。1982年,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结识了当时还在县文化馆工作但已是“文坛新星”的贾大山,并交为挚友。贾大山因病去世一年后,这篇发表在《当代人》杂志1998年第7期上的文章,为读者呈现了那段历久弥坚的动人情谊。
“我到正定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 习近平在文中回忆自己与贾大山初次见面,竟“像多年不见的朋友”,聊起文学艺术、戏曲电影、古今中外、社会人生,“无所不及、无话不谈”。离开正定后,习近平曾多次给贾大山写信、探望病重的他,并在得知他去世后以文章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
他与贾大山的结交不仅源于知人善用的品质,更发乎他与这位文人精神世界的惺惺相惜。同时,他也主动从和贾大山的交往中汲取改进工作的方法和能量,“我还更多地把他这里作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把他作为我行政与为人的参谋和榜样”。
“栋梁之材,要爱;基石之材,也要爱。”习近平尊重和爱惜人才的情怀,甚至体现在正定县一名普通青年身上。他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曾给县文化局长写信推荐一篇来自青年李拥军的习作。文化局长认为书记不会在意此事,随手把文章给了《正定文艺》编辑部。谁料几天后他收到李拥军本人的来信,称习书记给自己回信,并告知他将文章转给了文化局长。县委书记对一名想走文学之路的普通青年如此热心帮扶,让文化局长受到深深的震动。
习近平为何在年轻时代就那么重视文化工作者?这在《忆大山》一文中可见一斑。习近平赞赏贾大山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习近平曾用“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来阐述尊重人才的重要性。他关爱文人贤士的情怀,无论在基层还是中南海,无论在国内活动还是国外出访时,都直接地体现在对文艺工作者的尊重与礼遇上。
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现场,一个细节被媒体捕捉到。当文艺界代表们发言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准备发表讲话时,望了望90岁高龄的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并对大家说,今天出席座谈会的不少老艺术家年事已高,大家如果累了,就到休息室休息或者走动走动。这句话打动了现场的不少文艺工作者,令他们深感总书记的言行“从细微处体现了对大家的尊重与关爱”。
2014年3月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与99岁的旅法华人李治华亲切会面,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状况。这位老人历时27年翻译完成法文版《红楼梦》,是将这部中国不朽名作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交谈中,习近平盛赞他的执着精神和学术才华。习近平的“人情”常与爱才之心交织在一起,在他和文艺工作者的接触中投射成一个个温暖细节。
尊重文艺作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分享了他曾在德国讲过的自己读《浮士德》的故事。他在陕北农村插队时,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那个知青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
“我为什么要对外国人讲这些?”习近平坦言,因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表露自己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仅细数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发言时提到的文学作品和引用的名篇佳句就能发现,他熟悉中国文化,并广泛涉猎各国文艺作品。他青年时代在农村插队时,“揣书上山放羊”、在田间地头读新华字典等故事也广为流传。不难洞悉他之所以热衷于结交和亲近文艺工作者,与崇尚知识、热爱文艺的精神世界是分不开的。
2014年2月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曾表示:“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国家领导人,他对于展现自己的文化趣味十分坦率,他偏爱“文艺范儿”的表达风格鲜明,常以典雅蕴藉又高度概括的经典名句来传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引发公众对相关文艺作品的关注。
习近平对读书的重视在他的文字中有清晰的呈现。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他在《浙江日报》头版栏目“之江新语”中发表的不少短评,都曾阐述对于读书和文化的理解。在《多读书,修政德》一文中他谈到:“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在《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一文中,他提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和实践的表率,既要求知善读,又要贵耳重目。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热爱文艺,也十分善于从优秀文艺作品中汲取修身养性和治国理政的资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借用白居易的这两句诗表述文人的使命感。他认为优秀文艺作品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因此他寄望文艺工作者们,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尊崇传统文化 ——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表达了他个人的文化理想,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积极的能量。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与自豪感,从他在公开讲话和行文中频繁引述的中国古代典籍、诗词、俗语中就可以窥见。他从政以来,也身体力行地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1983年他在河北正定工作时,恰逢中央电视台筹划将名著《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并选择在正定搭建“荣国府”的临时外景拍摄基地,习近平通过多方协调努力,费尽心力将“荣国府”实景建成了永久建筑,为弘扬和传播《红楼梦》这部名著留下了可观可感的载体。
2014年“五四”青年节,他到北京大学考察,专程来到人文学苑与中国哲学学者汤一介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的编纂情况,并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还曾在到访北京师范大学时,明确反对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明确指出,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对于领导干部应如何学习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也有具体的阐述。他认为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倡导文化自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传统文化观不仅影响着习近平的话语和行事风格,也贯通在他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明确地传递出他对文化事业重要性的认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一论述使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习近平对于文化自信的丰富阐述和多次强调,折射出这四个字在他心中的重要分量。早在2012年11月15日,他履新总书记当天会见中外记者时就谈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三个“更”字,凸显出“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强调文化自信,对于纠正今天文艺界某些热衷“崇洋媚外”的论调和现象有着深远意义。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对文艺工作者们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他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如何实现文化自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也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他理解的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身为“资深文青”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的观点理念,内涵丰富多样,但都与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关切紧密相连、一脉相承。正如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关链接:
习近平会见南非总统祖马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