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施“河长制”等举措,佛山不少河涌水质已逐步好转。图为丰收涌。戴嘉信 摄
“我有空时,常要去丰收涌边上走一走,观察最新的水质情况。”夕阳西下,市民三三两两走在佛山市禅城区的丰收涌边,清澈的流水倒映着晚霞。2014年底,禅城区祖庙街道办主任李仕亨成为丰收涌的涌长,也成为治理这条河涌的第一责任人。如今,这条曾因黑臭让街坊们皱眉不已的河流,已成为佛山市中心城区一道宜人的风景线。
作为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区的城市,内河涌治理历来是佛山环保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从佛山市环保局获悉,佛山是全省最早探索“河长制”的城市,特别是近两年来,该市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坚决落实政策执行和监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长”、“涌长”的制度已在全市广泛实施。
在这一制度下,佛山的河涌整治压力由行业主管部门向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转变,整治模式由“九龙治水”向协同治水转变,同时也带动了河涌整治任务和监督模式的深刻变化,成为探索“河长制”的代表性城市。而这一切,都正在让佛山城乡生态、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居民对生活生态环境及环保部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背靠“汾江河经验”
面向227条河涌展开探索
在河网丰富、工业历史悠久的珠三角城市,内河涌治理是各地的共同命题,而佛山正是其中成功的先行者。
早在2003年,在佛山吹响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深入治理汾江河号角时,该市就不断夯实河涌污染整治的目标责任。在制度层面,2008年佛山成立了汾江河(佛山水道)综合整治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亲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担任执行总指挥。
为治理好汾江河,2009年,佛山正式在汾江河流域16条河流实施涌长责任制。经过艰苦整治,汾江河水质逐年变好,大部分指标达到四类水标准。今天的汾江河已逐步成为一条集“绿色之源、财富之河、文化之流、人居之汇”为一体的母亲河。
汾江河的治理经验,为佛山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实施“河长制”打下了基础。为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2013年,该市要求针对全市227条主干内河涌分批制定“一河一策”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佛山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为督促做好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佛山建立了“一河一策”重点河涌涌长责任制,并制定了《重点河涌涌长责任制实施细则》,将涌长责任实施情况纳入到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
2015年,在原涌长责任制基础上,佛山还把河涌整治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延伸到村居,由行政村负责人担任河涌分段的“段长”,层层落实河涌整治责任,实现河涌治理责任全覆盖。
“涌长”一词源于佛山很多河流都以“涌”命名,其含义与“河长”并无差别。具体来说,涌长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实施和推动河涌整治工程项目,确保工程按整治方案实施并按时完成,以及对所管辖河涌加强截污管网的维护、河涌保洁、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企业、畜禽养殖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管理,以及做好河涌两岸绿化环境的美化和维护工作等。涌长们解决水中问题的同时,更是破解了的岸上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过一年多整治,相关河涌水质明显改善。2016年9月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佛山第一批42条“一河一策”河涌已有30条河涌达到Ⅴ类水标准,主要污染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平均值同比分别降低20.1%、25.6%、39.14%和10.4%。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