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题:二维码“西游记”——海丝路上的货币传奇
新华社记者张伟
宋代,海上贸易空前繁荣,中国铜钱大量外流。其中的一枚,如今“落户”文莱的央行展厅,上有“宋元通宝”4个字,表明它为北宋开国钱币,而文莱人给它的标注是“文莱人曾经使用的中国货币”,显示了当时中国货币在海上贸易中的“硬通货”地位。
今天,在印度德里的街头巷尾,二维码随处可见,手机扫码支付已是常见动作。这种从中国借鉴的技术正推动着印度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高速发展,“印度版支付宝”Paytm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特别是,当印度政府去年出台“废钞令”之后,二维码支付技术更是在印度广为普及。
眼下,印度街头随处可见这幕熟悉的场景:收银柜台前,人们越来越多掏出手机,而不是钱包。(采访对象供图)
由古及今,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货币之路。从古代老铜钱到现代二维码,货币作为财富和价值的载体,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时空,折射出的是国与国之间、商人与商人之间、乃至于每一个互动个体之间的信用和信任,这份互信演绎出海丝路上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一枚漂洋过海的铜钱
宋代历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货币现象:朝廷大量铸钱,每年铸钱量数倍乃至数十倍于汉唐,但市面上却不断发生“钱荒”。最严重时,“台城(今浙江台州)一日之间,忽觉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
造成“钱荒”的一大原因在于,铜钱外流严重。彼时,宋钱铸造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经由海上贸易等渠道流入周边国家后,便成为当地流通货币。出现在文莱货币展上的那枚“宋元通宝”铜钱,便是当年这段历史的见证。
《四库全书》收录的《禁铜钱申省状》记载宋朝“钱荒”情况。
货币,从来就不只是交易通货,也承载着技术与文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特有的铸币技术和货币文化向外辐射。为此,货币史学家彭信威曾把中国古代货币文化比作“一种发光体”,“它的光芒照耀了周围的世界”。
在泰国,至今货币单位还是“铢”,这源自中国汉朝以来的五铢钱。在越南,自10世纪铸造的“太平兴宝”到20世纪的铸钱“保大通宝”,都使用中国汉字。
如果说铜钱的影响还主要限于东南亚地区,那么,古代中国在纸币发明和使用上的探索更具有世界意义。
宋元通宝。(网络图片)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欧洲货币经济最发达的威尼斯来到元大都,见到了“大汗的纸币”,大为惊叹。一张张本身不具有太大价值的桑皮纸不仅在全国通行,还用于同庞大的外国商队交易。
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把纸币这一概念带给欧洲。又过了三个多世纪,欧洲最早的纸币在瑞典发行。上世纪20年代,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市中心一个小花园内,种下一小片桑树林,向数百年前的中国纸币先驱者致敬。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