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加班拍档、创业伴侣、春运神器,曾几何时,方便面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朋友”,然而这种景象却在近5年出现了戏剧性地逆转。
据统计显示,2011年之前,方便面销量在中国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3年的年销量更是创下462亿包的辉煌战绩;但2013年以来,方便面销量却连续3年下跌,只剩380亿包。
难道昔日的“明星产品”已经遭遇市场饱和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认同。实际上,中国的方便面人均消费量远达不到韩日等国水平,甚至不到韩国人均消费量一半。那么,方便面销量遭遇滑铁卢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中国的消费业态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大量数据的梳理,试图寻找其中的答案。
夜幕降临,烧一壶开水,就着升腾的热气和香味吃下一碗方便面,这曾经是加班的你、偷懒的你亦或赶火车的你经常遇到的场景。
根据世界方便面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以前的中国,这种场景平均每年约发生400亿次,国人吃掉的方便面相当于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生活渐渐淡出了你的视野。人们手边的方便面被各种外卖所代替,曾经的战绩辉煌不再。“是谁导演这场戏?”且让记者为你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