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人头攒动。 记者 石中华 摄
保护湿地 城市增值
“目前,海口已入围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遴选认证名单,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在施工建设,响水河、三江红树林、潭丰洋、三十六曲溪、铁炉溪等5个省级湿地公园正在落实规划设计。”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随着《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和《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年)》逐步实施,2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45个湿地保护小区以及羊山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海口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的建设,以及加强我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等,至2020年,全市湿地面积不低于43.6万亩,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到2025年,海口市湿地面积将增加4.24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以上。
东寨港和羊山湿地是海口最大的两块湿地,它们是城市的“肾”和“肺”。为保护好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资源,海口市切断了外界对保护区资源的干扰与破坏,并大力开展红树林采种育苗工作。
“海口市湿地面积43.6万亩,湿地率为12.7%。近几年,东寨港保护区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黑脸琵鹭重隔7年后又回到东寨港。这是我市湿地保护工作取得进展的一大体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当前海口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理念,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湿地资源不仅得到保护,而且面积逐渐扩大、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一批湿地公园、保护小区正在兴起,推动海口不断增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