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扶老人上公交。记者黄一冰 摄
志愿者是海口“双创”的重要力量之一,志愿者让海口的“双创”氛围更加浓厚,让海口更加充满温情和暖意。大文豪雨果曾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在大爱充盈的椰城中,志愿服务随处可见。志愿者用真诚给他人带来帮助和温暖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着正能量,为大美海口做出贡献,也为这座博爱之城增添一抹温情的色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双创”以来,我市开展多项工作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出台一系列地方法规,志愿服务制度化逐步完善,市民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不断提升,更多市民自愿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互帮互助氛围。如今,我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6万人,各类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超过3203个,服务总时长超过713万小时,志愿者年平均服务时长超过25小时。
▲志愿者给环卫工人送上热姜茶。记者孙衍玲 摄
建立“七有”志愿服务站
“您平时有吃降压药吗?”“血压稍微有点高,平时注意饮食清淡,有时间就过来量下血压。”……2017年11月4日,在龙华区义龙东社区志愿服务站,医务志愿者正在为市民免费测量血压,了解市民身体基本情况,叮嘱市民注意身体。
“早上没事都会先到这里量下血压,有困难也可以找志愿者帮忙,我对这个站点可熟悉了。”73岁的吴奶奶家在义龙东路,平时早上儿孙都出门了,吴奶奶就到志愿服务站量血压,或体验志愿服务。吴奶奶说:“志愿者都很热情,我们老人路过都会招呼我们进去坐坐,有时候还有做艾灸、肩颈按摩之类的志愿服务。”
驻站志愿者赵丽坚表示,志愿服务站除了日常的志愿服务外,每周四定期开展义剪服务,每周六开展义诊服务,都是专业的团队过来服务,特别受居民欢迎。“平时来参与活动的都是中老年人居多,义诊、义剪很受老人欢迎,有一些居民经常过来,跟志愿者都很熟。”赵丽坚说,看到居民对志愿服务站的认可,心里特别高兴,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海口在所有旅游景区、街道社区、交通枢纽及公共文化场所,共计建立近210个有固定场所设备、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稳定志愿者队伍、有常态化服务活动、有规范管理制度、有必要经费保障、有活动服务记录的“七有”志愿服务示范站点,以点带面扩大志愿服务影响。
水务集团志愿者在美舍河湿地公园开展“共护绿水青山”活动。记者羊位高 摄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
2017年7月24日,《海口市星级志愿者评定与激励回馈暂行办法》实施,对志愿者嘉许激励、星级评定、适当回馈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鼓励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性组织对本单位的志愿服务组织及个人定期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表现纳入学分评定和“美德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相关荣誉的评定标准体系;鼓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保险企业、爱心人士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基本保险;鼓励爱心企业向星级志愿者赠阅报纸、赠送公交优惠卡、体育场馆优惠使用卡、城市旅游年票、享受免费体检等。
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海口先后出台《海口市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日的决定》《海口市志愿服务培训规划(2017—2020)》《海口市志愿者星级评定与激励回馈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法规。
我市以创新“五个一”工作机制为抓手,创造性地提出并全面实施了志愿服务的“五个一”模式:即成立一个工作机构,在海南省率先成立市级全民公益办公室;出台一部重要法规,《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决定》,将每年3月第一个星期日为“海口市全民公益日”;组织一个社团,在海南省率先组建市级志愿服务联合会,其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打造“公益海口”网络服务平台,在海南省率先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实施“文明生态”“公益假期”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青年志愿者义务种树绿化。记者 黄一冰 摄
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
“电动车请靠里边走,注意安全。”“停车时请不要轧到斑马线。”……下午5点半,在南沙路与海德路十字路口,文明引导交通志愿者李妹正挥舞着旗帜,提醒行人文明通行。绿灯一亮起来,立马挥动着手中的小旗,引导行人沿斑马线有序过街;红灯时遇到要闯红灯的行人,则吹动小哨子,及时提醒和制止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马路和越线行为……如今,行走在我市主要交通路口,每逢车流、人流高峰时段,随处可见身穿志愿者衣服、挥舞旗帜的志愿者。他们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不管日晒雨淋,坚持向行人宣传交通文明知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人表示,文明引导交通志愿服务是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在全市建成区的89个主要交通路口,以“交警+志愿者”的模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引导交通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此外,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团市委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充满椰城。“海口是一座因爱而温暖、因奉献而美丽的城市。”市民张女士的女儿去年高考,在陪考的几天里,看到忙碌的志愿者们一幕幕令人感动和温暖的场景,她觉得,海口在一点点地变化,变得更温暖。
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一张手写的祝福卡片、一件亲手做的小礼物都会拉近志愿者与残障人士心与心的距离。
海口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青春助残·与爱同行”残疾人志愿服务项目,一直用行动温暖和关爱着残疾人,为他们打开世界的另一扇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志愿者的真情,信任志愿者。”负责人欧阳资说。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都会经过专业培训,有心理学专家、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等专业人士对志愿者进行指导,提高志愿者的技能,教志愿者怎样与残障群体交流、沟通,怎样真正走进他们心里。
欧阳资说,在志愿服务这条道路上,发生过无数让人感动的事情,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脑瘫孩子的妈妈眼眸含泪一直向志愿者道谢,因为家里穷,孩子出门也不方便,家里从未带孩子出门游玩,那一次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带孩子去游玩,她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激动和兴奋,心里特别感动。
如今,我市的志愿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失独老人,温暖前行”关爱项目、“青春守护,润物无声”项目、“田螺计划”项目……一批专业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时刻在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让市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关爱。
记者 孙衍玲
(海口网1月16日讯)
记者手记
志愿服务满椰城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明,不是看这个城市的热闹繁华,而是看这座城市有多少志愿者,有多少温暖的故事在上演。
近年来,海口多方位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法规,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组织,打造一批专业化服务项目,建立一批志愿服务站点,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和谐氛围。
2016年8月,海口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成立,充分发挥海口市全民公益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积极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努力打造“志愿之城”。“七有”志愿服务站从无到有,扩大志愿服务阵地;“公益海口”的上线,让志愿者在网上有了“家”;“志愿者之家”的建成,成为志愿服务的信息枢纽站、项目孵化器……
如今,在海口的各大交通路口,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都能看到志愿者在引导市民文明通行;在社区、景区、车站等公共场合,总能看到志愿者在为市民游客提供帮助;在广场、在公园、在居委会大院,经常有志愿服务组织为居民带来精彩的表演,以及多样的志愿服务……志愿者无时不用行动谱写一篇篇和谐温暖的华章。
相关链接:
海口永兴镇举办2018首场志愿集市活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