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40年后,小岗村将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后,开始大规模流转,目前,流转土地面积已占可耕地面积的60%以上,以集约型现代农业的形式经营,实现了土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当年大包干,是为了吃饱肚子;现在流转土地,是为了致富。”现年75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分与合只是形式的不同,其内在追求一脉相承。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再次走进小岗村,探究小岗村土地的分合之变,感受小岗人的致富探索。
1月15日下午,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坐在当年按红手印的小屋里,回忆起当年场景。
小岗之问:种田富不起来,出路在哪?
小岗村有个名为“当年农家”院落,这里是再现“大包干”情景的重要地点。1月15日下午,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坐在当年按红手印的小屋里,回忆起当年场景。
“迟出工,早下工,到了队里磨洋工,反正记的一样工。”40年前,小岗村处在吃大锅饭的时期,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金昌说,由于大家出工不出力,粮食产量低下,平时喝一顿面汤、过年吃一顿饺子,都成了小岗人的奢望。
1978年,凤阳遭受特大旱灾,饥饿的阴影笼罩在小岗人头上。严金昌等18户村民决定分田单干,收成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公共提留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即“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严金昌一家分得近40亩地,没有人再偷懒,一家老小没日没夜地在田地里干活。秋收后,严金昌喜获丰收。因为饿怕了,舍不得卖,稻谷、花生、红薯堆得家里到处都是。
包产到户后,严金昌家的日子改变很快。1982年,他买了一辆小四轮和一台收割机,很快,严金昌就搬出了茅草房,住进了砖瓦结构的新平房。和严金昌一样,多数小岗人在这几年完成了住房的升级换代。
包产到户数年后,小岗人遭遇了新问题。严金昌说,因为粮食产量的大范围提高,卖粮越来越难,粮食价格降低,换不成“现钱”。
“大伙儿辛勤劳动了几十年,也没能富起来。”严金昌感到遗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20多年,小岗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但是光靠种地只能解决了温饱,富不起来。”
“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直到2003年,小岗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存款为零。小岗村的出路到底在哪?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