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氏祖祠于2011年成为海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核心提示
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卷,分隔出两个不同的空间。一个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一个颓废破旧,朝不保夕。
180余年前,位于美舍河流域旁海口尚书直街内的邢氏祖祠,是无数考生的教育殿堂。在那里,人们摩肩接踵来来往往,那些川流不息的繁华时光,堪比曾经的天宁寺。
喧嚣落幕,辉煌已逝。然而,那座承载了海南传统宗族文化意义的祖祠,它的动人往事和美丽传说,还在继续被世人知晓并传颂。
邢氏祖祠 纪念始祖邢梦璜
斑驳的红瓦片,泛黄的旧窗棂,锈蚀的铜扶手,吱呀作响的房门,如今的邢氏祖祠早已不见当年风光。
记者来到邢氏祖祠门前,几位外地游客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聊天说话。当听说这是海口市“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时,几位游客赶紧起身,直呼不敢相信。“没想到这竟然是一处文物。”山东游客谢成山望着如今破败的邢氏祖祠直呼“可惜了”。
的确,度过流金岁月的邢氏祖祠如今似乎成了一个容颜逝去的美人。虽经过数次修缮,但这栋超过180年的老宅还是扛不住岁月的侵蚀,大部分墙皮已经脱落,露出砖红。然而,院内情况也同样糟糕。疯长的野草和小树木霸占了庭院,屋顶的瓦砾在慢慢滑落,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开了天窗”。
前些日子的降雨又让窗户更显潮湿,青苔已悄然爬满两侧。凑近窗户,可闻到房中发出的浓重霉味。在附近租房的陈平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这是多好的大宅子,现在就这么废了。”老人还记得以前里面热闹的场景,“曾经有政府机关在这办公,也曾被当成学校使用,这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邢氏祖祠,其前后3进,占地882平方米,东西宽21米,南北深42米。如此规模,百年前堪称豪宅,由此可想见当年繁华。翻阅历史资料,不难找到邢氏祖祠的介绍。邢氏祖祠内分“武经祠”和“知军书舍”,前者纪念大陆渡海先祖,后者纪念以诗文闻名于世的五世祖万安知军邢梦璜。两祠相连,既独立,又互为一体。
“武经祠”和“邢知军书舍”,是哪个先建成呢?据《邢氏家谱》收录的《五世知军祖琼台祠堂记》,并参见邢梦璜墓碑所载文字推断,祖祠建造年代是在道光七年,也就是1827年。距今188年。
邢氏祖祠中的知军书舍,纪念对海南文化教育有极大贡献的邢梦璜。
邢梦璜,何许人也?翻阅《邢氏家谱》后知晓,邢梦璜,又名邢禄,迁始祖邢肇周的五世孙,也是邢氏的迁琼始祖,他是邢氏海南繁衍800余年历史中的第一个以文章传世者,也是一个以文章载于史册的海南古代著名文化人。
邢梦璜的生卒年,因战火而失记无考。他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之间,是迄今700年前的历史人物。据载,1265年,南宋度宗咸淳一年,邢梦璜经省试举文学,任崖州佥判。后任昌化知军,又任元代万安知军。这便是“邢知军书舍”的来历。
在宋元明清四朝中,邢氏先人因有“得钱只欲买书读,不置田庐遗子孙”的崇儒传统,故历代文人荟萃,名人辈出。迁琼二始祖、明清二进士九举人等,至于其他小有功名者,更是不计其数
邢梦璜60岁时迁居崖州黄流。在黄流生活长达26年。举人出身的邢梦璜,学养深厚,贤良恭谨,声望甚隆,在黄流传播了儒学,开启了黄流文化教育的新篇章。自邢梦璜到黄流,黄流历代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举人和贡生将近60人。
邢氏祖祠院内的古水井。
邢氏族谱 记载家族老故事
关于邢梦璜,关于邢氏祖祠,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几番寻找,记者终于见到了邢越,一个对邢氏族谱研究了十余年的邢氏第26代后人。
或许是与生俱来对邢氏家族史怀有莫大的兴趣,从2002年至今,邢越利用业余时间,依据地方志和其他文献的记载,走访和查考了与邢氏历史有关的古村庄、古名人墓地、历史遗址等,接触了许多分散在各地的邢氏后人,收集了一些民间存留的历史资料,还在荒草堆中拍录并整理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古代碑铭史料等。邢越透露,近期将出版他自己编著的《海南邢氏,历代宗谱碑铭文辑》,给大家讲讲过去发生的故事。
记者着急而兴奋地想知道邢越这十余年如何收集资料,更想知晓曾经作为海南古代望族的邢氏祖祠,在这风雨飘摇的过往发生了什么。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海南邢氏修谱的时间较早,属于海南修缮最早的几个姓氏之一,甚至比琼州府最早传世的《正德琼台志》的修编时间还早上几十年。然而,在1948年国内局势紧张的环境下,邢氏先人仍能集全族之力,纂修了差不多囊括全族各支系的51本家谱。“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就在谱书付梓之际,恰逢时局不稳、物价飞涨,谱书的发行便无疾而终。新中国成立后,又因土地革命运动、‘破四旧’、‘文革’等原因,古家谱存有者寥寥无几。”邢越说,不幸中的大幸是在改革开放后,族人陆续修缮了断层的族谱,所以现在要寻找完整的族谱不至于无迹可寻了。
十余年间,邢越收集到的家谱既有改革开放后的家谱,也有新中国成立前的旧家谱;既有印刷品,也有手抄本。可谓版本多样,内容丰富。只是新家谱错漏较多,旧家谱又有破损或虫蛀。因此,即便是同一文章,也需要多版本相互核对。其中,《邢氏家族卷首》为邢氏家谱中辑录文章较多的一本。“该书是邢家媳妇陈秀云从旧书摊上购得的孤本古书,书本虽然破烂不堪,但是在晦涩难懂和模糊难辨的字里行间中,处处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邢氏历史故事。”邢越说。
邢越还讲述了邢氏祖祠里发生的故事。他说,邢知军书舍原本为五世知军邢梦璜公祠堂,为邢梦璜文、崖四支后裔娟子所建,迄今已历190年风雨。其功能除了春秋二季的祠堂祭祀之外,也兼作邢氏学子在郡府府城住宿和学习的一个场所,同时也是全岛邢氏学子赴内地会考时的一个交通驿站。祠堂内因收藏了大量图书,故后人以“知军书舍”称之。
关于祠堂内藏有大量图书的故事,也有相对准确的历史考究。民国时期,曾担任崖州教育局长职务的邢谷玺的第二个儿子,在其80余岁的晚年间,与邢氏后人聊起家族往事时曾表示“少年时与父亲来到邢氏祖祠,看见堆满祠堂的图书,四书五经比比皆是,完全是一座图书馆。”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光绪年间印制的100本《崖州志》后因战乱等原因丢失,但1952年在邢谷玺的家中发现了一本保存完好的《崖州志》,后被三亚档案室作为重要文物收藏,书上还有其印章。
此外,关于族谱中提到邢氏祖祠当时是“全岛邢氏学子赴内地会考时的一个交通驿站”的说法,邢越告诉记者,去年在举行邢氏宗亲大会时,有位邢氏后人提及往事,说其父亲本是其他市县的考生,在路经邢氏祖祠时,遇见不计其数的考生,还有外姓考生,但都同样被好生招待,若有考生高中,则会敲锣打鼓欢迎。
难能可贵的是,邢氏的族群聚居地主要在文昌全境和乐东黄流一带,府城其实非常少,但却在府城建祠堂,最先的建造驱动力是为了子孙后代的教育。
在广州豪贤路建造邢氏书舍(邢氏祠堂)也是同样的道理。广州邢氏居住的人更少,在广州这个省考之地设立书舍,方便子孙住宿考试,可见邢氏先人的用心良苦。在海南各姓族中鲜见如此举动,也显示了邢氏的与众不同。
如今斑驳的墙体与曾经繁华的邢氏祖祠形成鲜明对比。
几番易主 期盼“修旧如旧”
如今,邢氏祖祠门口的台阶上,布满了厚厚的灰尘,门框已经褪去颜色,玻璃上也落满尘埃。透过玻璃,根本看不清里面的布局。从大门的门缝中,窥探到屋内,墙皮脱落,满地狼藉,褪去了绚烂的色彩。
新中国成立初期,邢氏祖祠收归公有,先后被琼山政府作为招待所、党校、公安局使用。1984年,又由琼山妇女联合会接管,作为琼山第二机关幼儿园使用。2003年,琼山并入海口后,邢氏祖居的产权划归到海口市妇女联合会管理。最后,又移交给了街道办事处。
“几十年来多次易主,整个祖祠毁坏惨重。”邢越说:“特别是在文革、破四旧期间,祖祠内原有的牌匾、字画等文物无一幸免。”如今,我们依然能从邢氏祖祠内找到“革命委员会好”、“兴无灭资、推陈出新”的标语。这便是当时留下的印记。
整个祠堂直到2000年,依然有人居住,房间依旧留着当年学生们的奖状。2000年之后,房屋变成危房,被迫停止使用。此后十余年间,一直疏于管理,逐渐“荒废”。记者走入屋内,看见一口祖祠古水井,探头往里看,仍旧有泉水在内。居住在附近的阿婆说,早几年前,还会有人喝井水。现今人们只是偶尔打水洗手,但不再饮用了。
邢氏祠堂虽然落寞了,但可喜的是邢氏后人依旧十分关注祖祠的修缮进程,并主动保护传承。自去年5月以来,邢越等数十位邢氏后人在府城邢知军书舍举办“海南邢氏文化讲坛”,每月一次,至今已经举办8次,线上线下人数达到数千人。文化论坛内容包括“海南邢氏历史繁衍进程”、“邢宥仕宦生涯略考”、“邢氏家谱释疑”等精心考证后的史实。
“邢氏祖祠的修缮已经列上日程,今年将着手修缮。可以说,修旧如旧比重建一模一样的更困难,也更费工夫。”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表示。“祠堂算是传统宗族文化中最重要的承载体之一。而修缮邢氏祖祠,则是我们后代人透过现实感受海南深厚宗族文化传统的窗口,这扇窗口不仅需要重新敞开,更要擦亮。”他说。
邢氏第26代后人邢越细细讲解收集到的族谱内容。
记者手记
寻找遗失的家族往事
吴雨倩
188年,近乎两个世纪的跨越,在一片现代化的建筑群里,邢氏祖祠静静地伫立在其中,散发出浓郁的历史韵味,虽然破旧,颓废,依旧别样。游人从门前经过,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清末年代。
一个关于老祠堂的故事,终究会让太多人感兴趣,猜测其中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记者在采访和查阅邢氏族谱时,惊叹于族谱中记载翔实的家族来源、迁徙、生息、繁衍、婚姻、墓葬、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族谱和国志、方志一起,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宝库。其珍贵的人文资料,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起先,着笔写邢氏祖祠,对于挖掘其中老故事、传说并未有太多信心。毕竟邢氏祖祠已经荒废多年,无人管理,且还未重新修缮。然而,可喜的是还有很多一直在保护和传承邢氏祖祠的后人,不畏艰难,几乎走遍海南的每个角落,寻找遗失的家族往事,重新拼接出完整的历史回忆,这份执着和信念,一定会让邢氏祖祠再绽光芒。
附:邢梦璜诗三首
《疏影横斜水清浅》
浮沉清浅自交加,
枝向南横又北斜。
老态枕流还漱石,
孤情欹岸更笼沙。
小溪月引参差路,
曲涧波摇冷淡花。
疏影含香低拂水,
梦魂应不远山家。
《暗香浮动月黄昏》
月上初更色未沉,
香非百和见冰心。
交情淡处何妨冷,
臭味亲时渐觉深。
气溢淸芬如可挹,
魂飞白夜总难寻。
暗投自有相知意,
独坐黄昏细细吟。
《雪满山中高士卧》
花隐空山弄粉条,
袁安高卧拟清标。
阳春寡和情孤洁,
明月无绿梦寂廖。
冰欲洗心兼絮冷,
玉方镂树耐风飘。
人间共羡香名重,
谷口寻来雪未消。
相关链接:
探访百年老宅——邢氏祖祠 轻嗅历史韵味追忆繁华过往
展现汉人迁琼历程百年风雨邢氏祖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