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兴龙普明寺
七百年前的爱情故事在此流传
古色古香的牌坊上写明了桂林坊重建于1994年。在海南文史专家梁统兴编著的《琼史百问》一书中,记录了大兴龙普明寺的故址在今府城镇桂林坊。
在美舍河流域周边,散落着许多寺庙建筑。它们曾经或辉煌、或传奇,任意提起一个都有讲不完的皇家贵胄、高僧骚客的精彩故事。
如今,这些寺庙经过时光雕刻,连许多土生土长的老海口人都不知其踪,它们撇去人世繁华,就那样静静俯首于天地之间。
海南专家学者表示,曾在美舍河流域中游位置的大兴龙普明寺,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皇家佛寺、岭南最大的禅林。但如今不仅没了曾经的辉煌,甚至消失不见。后人无从挖掘念想,只能追忆大兴龙普明寺的传奇故事、辉煌过往。
结缘
元朝准皇帝流放琼州
老百姓很喜欢听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故事。在海口生活了50年的资深琼剧票友李伟宁告诉记者,由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实验琼剧团演出的《青梅与王子》是一部新创传奇爱情琼剧,再现了落难皇帝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与琼州民间女子的爱情故事,琼剧演员们真挚淳朴的表演让他热泪盈眶。
出于好奇,记者在网络上观看口碑极好的该剧。整剧共分为初遇、隐忍、投缘、婚变、醒悟和牵手六场,主要讲述了元代落难王子图帖睦尔与定安姑娘青梅可歌可泣的感人爱情故事,该剧因其艺术独特性和艺术性获得了南海文艺奖戏剧类二等奖。
“因为《青梅与王子》,很多市民朋友才了解图帖睦尔,从而了解在700年前,他在海南发生的传奇故事。” 李伟宁说。
然而,新编历史琼剧《青梅与王子》与大兴龙普明寺又有何关联呢?
除了明昌塔、天宁寺、文峰塔、大悲阁等闻名遐尔的寺庙外,很多人并不知道,海南历史上曾经也有过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型佛寺禅林,甚至位列华南之冠,就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皇家佛寺、曾是岭南最大的禅林——大兴龙普明寺。这是海南唯一一个由被流放到海南的皇帝亲手创建的寺院。
僻处南疆海隅、远离中原王朝的海南岛,为什么会有皇家禅林?这座寺庙因何而建?又因何而废?为何能绵延数百年的旺盛香火?
说起大兴龙普明寺的故事,必须要提到的人物是图帖睦尔。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唯一曾到过海南岛的大一统王朝皇帝只有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彼时他还只是一名亲王,是元武宗次子,大德八年(1304年)出生于漠北。
《元史》记载,元武宗去世后,其弟仁宗继位并传位己子英宗。为消除武宗苗裔对皇位的干扰,图帖睦尔之兄和世瓎(后为元明宗)在仁宗统治时期已被勒令出镇到远离大都的云南,中途起兵败逃西北阿尔泰山。
英宗继位后,“是时权奸贴木迭用事构谗,离间宗亲,近属无所容”。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5月,图帖睦尔遭人诬陷,英宗不辨清白即下诏“迁亲王图帖睦尔于海南”。
海南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梁统兴认为,按照元朝法律,流刑“则南之迁者之北,北之迁者之南”。图帖睦尔当时身在大都,因此被英宗流放到海南。由此,图帖睦尔与海南结缘,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曾经来过的皇帝。
感恩
平安度过艰难岁月
图帖睦尔刚到海南时,虽然是元武宗之子,但实际却是因遭猜忌而被贬谪的失败的皇位竞争者,身份十分敏感。因此他到了海南后,不得不稍避嫌疑,做出离群索居的样子。在选择宅邸时,图帖睦尔没有选在安置地琼州府城内,而是在城南选择了一处宅邸。
由于笃信佛教,在琼州路军民安抚司、元帅府等军政要员的资助下,图帖睦尔在自己的宅邸里建了一座小小的佛寺——观音阁,这里就成为图帖睦尔的“潜邸”。
可惜的是,关于这座观音阁的造型,查找到的史书或地方志上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但可以断定的是,因为是一座被贬皇室小府邸里的家庙,又僻处南荒,规模必定不大。重要的是,后来的普明寺就是在这座观音阁的基础上兴建而成。
在琼州,图帖睦尔还遇见了自己的梦中情人青梅,并将其纳入潜邸,诞生了一段至今流传的“皇子民女”的佳话。
入琼三年后,低调蛰伏的图帖睦尔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至治三年(1323年)8月,元英宗在“南坡之变”中被弑。镇守漠北的晋王也孙铁木儿登上皇位,改元“泰定”。为缓解因英宗被弑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泰定帝即位后便积极笼络人心,将英宗朝时期被流放的官员诸王召回,“二十四人还京师”。远在海南的图帖睦尔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于泰定元年(1324年)被重新召回到大都。
当年10月,图帖睦尔被封为怀王。后几经周折,图帖睦尔登基帝位。当了皇帝的图帖睦尔,也就是元文宗,开始效仿元朝诸帝,兴建佛寺。
提到元代海南兴建的寺庙,海口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蒙乐生表示,由于崇信佛教,自唐宋以来,元代海南佛寺数量持续增加。据统计,从数量上来看,元代新建寺庙17座,比宋代略有增加。据《琼台志》记载,这些寺庙和佛塔包括:大兴龙普明寺、天宁寺、寿佛堂、延寿堂、天明堂、普庵堂等。另据海师大文学院教授、海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李勃统计,元代海南寺庙共有30座。
图帖睦尔为何要修建普明寺?
除了图帖睦尔崇信佛教,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他是个念旧情的人,希望通过修建佛寺的方式感恩上天让自己平安度过流放岁月。他与青梅的故事就是一个例证,而另一个例证则是撒迪。
图帖睦尔出居海南时年仅17岁,未被正式封王,只是皇室一名普通成员,没有正式宗王那样的常侍官属。更何况他出居海南又属流放而非出镇,因此他身边的侍从不会太多。由于史料的匮乏,目前已知图帖睦尔出居海南时的侍从人员只有1人,名撒迪。
另外,记者从《元史·文宗本纪》中发现文字记载,天历元年(1328年)11月,图帖睦尔曾对中书省臣回忆说:“朕在琼州、建康时,撒迪皆从,备极艰苦,其赐盐引六万,俾规利以赡其家。”关于撒迪,元史并没有为他专门立传,但此人在文宗朝非常活跃,其事迹散见于《元史》各纪、传及表中。
此外,正德《琼台志》记载,撒迪在海南期间,曾在琼州路下属之琼山县县城东建有寿佛堂、延寿堂和弥陀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撒迪在泰定元年(1324年)正月随图帖睦尔被召回后,又在泰定二年以廉访佥宪的身份返回海南。
马坡村入口,绿油油的田地很是吸引人。
建庙
规模雅丽冠于岭海
谪居琼州三年间,虽海南岛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图帖睦尔并无任何的不适,故认为这是佛祖在保佑。为了怀念自己在观音阁度过的岁月,感谢上天的眷顾,图帖睦尔即位之后便下令扩建观音阁。他下旨改琼州路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军民安抚司,并于天历二年(1329年)九月“捐金鸠工,即琼阳之胜地,建释氏之精蓝,又答天地祖宗昭贶,以介福于太皇太后,又以保其人焉。”
图帖睦尔下令设立大兴龙普明营缮提点所(又称海南营缮提点所),并秩正四品,隶隆祥总管府,开始营建大兴龙普明寺。至顺元年(1330年)二月又将大兴龙普明提点所改为营缮都司。
梁统兴告诉记者,由于修建大兴龙普明寺的工程十分浩大,海南民众难以承受,官府的压迫征供引起了百姓的不满,乃至群起反抗。为了缓和矛盾,减轻海南民负,图帖睦尔特别诏令湖广行省臣玥璐不花督促海北海南宣慰司、乾宁军安抚司建造普明寺。至顺三年(1332年),又以闽海佥宪阿剌护世来长营缮事,任达鲁花赤。
大兴龙普明寺建成后,规模庞大。虽然没有在任何史料中找到其具体的占地面积,但正德《琼台志》有所记载,称建成后的大兴龙普明寺“规模雅丽,冠于岭海”。这足以说明,这座皇家寺庙的规模之大。
同时,朝廷当时还特命一代文豪、翰林学士虞集为此寺撰文。虞集不惜笔墨,写了洋洋洒洒近千言的纪文,名为《大兴龙普明寺记》。
元代海南佛教发展和兴盛,涌现了四位著名的僧人,其中一位法号月林,担任大兴龙普明寺的主持。月林是澄迈保义都人,从小就聪明而领悟力很强,入山苦行修习佛学经典后成为海南有名的高僧。图帖睦尔在被贬海南期间,就与他结交相识,并赐给他很多“金楮币(高保值、高价值纸币)”,但他从来没有用于私人,而是全部交给寺庙使用。50岁时月林涅槃,趺坐而化(佛教盘腿端坐时去世),被火化时形成了“五色舍利”。
大兴龙普明寺自建成后,从元朝到明朝,一直香火旺盛。到了清朝中期,依然大体保存完好。乾隆十一年(1746年),琼山县知县杨宗秉还曾倡捐募修。咸丰年间(1850—1861)被废弃,至今遗迹已荡然无存。
省委党校原哲学系副教授李烈山表示,因年代久远,这座寺院很可惜没有保留下来,世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很稀少,但其曾经是最大的禅林,香火鼎盛,门庭若市,这般的光景想想也是令人惊叹不已。
争议
遗址在哪
专家学者说法不一
海口市府城地区在历史上曾是我省佛教文化中心,有不少的佛教寺院,但现存寥寥无几,且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元代建于府城的“大兴龙普明寺”,规模庞大、雄伟壮丽,一度冠于岭海。大兴龙普明寺自建成后,历元明两朝,至清代前期仍大体保存完好,而今却荡然无存。
大兴龙普明寺现存的资料记载并不多,其具体位置更是难以确定,甚至许多老海口人都无从知晓。
在市博物馆查找的《海南,古今佛教寺塔碑像》一书中,讲述了图帖睦尔曾流放海南,并将曾居住过的观音阁改建为普明寺的过程,但普明寺的位置仅用“琼山府城镇南边”概括;再者,在海南文史专家梁统兴编著的《琼史百问》一书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图帖睦尔为何在海南创建普明寺的原因,并写大兴龙普明寺的故址在今府城镇桂林坊;第三,记者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时,发现多家媒体采用“近年来,经海南专家学者考证,大兴龙普明寺的旧址在府城镇东南,南渡江边的海航集团家属楼的地块上”;还有的则说是在南渡江边的马坡村里。另外,蒙乐生则表示或许在五公祠斜对面的汽车东站至省委党校的位置,甚至面积会更大,古时曾有“岭海之间蔚为奇观”的说法……
记者试着用眼睛和脚步去寻找大兴龙普明寺遗址,于是,按照专家学者的指点,在几番细心寻找后,顺着攀丹村经过滨江路,终于寻访到坐落于马坡街的马坡村。一走进村口,就被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吸引了,有种“闲云野鹤,世外桃源”之感。70余岁的村民陈阿婆热情地告诉记者,该村分为两个队,人口大约五六百人,村里现今有一座建了将近10年的公庙,每逢节庆之日都会邀请专业琼剧演员唱戏表演,增添喜庆氛围。“但从小到大,从未听过父母和长辈提过大兴龙普明寺。”她说。
顺着陈阿婆的提示,记者在村里走走逛逛。马坡村路面干净,空气舒畅。径直往前走,就会发现平房与大厦同在,但却不突兀。继续询问村里的老人,说是村里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大兴龙普明寺。或许,现今与世无争的马坡村,就是700年前的大兴龙普明寺吧,那么宽广,那么自由。
离开马坡村,按照地图上的指示,来回寻找,终于找到了与之相距将近4公里处的桂林坊。桂林坊坐落于博雅路附近的上丹幼儿园左侧的小巷中,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抬头望去,古色古香的“桂林坊”三字刻在水泥门牌坊上,上边还写明了“公元一九九四年重建”。走近桂林坊,一座绿瓦红墙的关帝庙很是吸引人,该庙管理者赵泽全说,桂林坊的关帝庙平常有很多信众会前来拜祭,香火不错。但提到大兴龙普明寺,作为老海口人的赵泽全也是不知其所以然,自打在桂林坊的关帝庙担任管理者这么多年来,至今从未听过大兴龙普明寺的故事,更惊讶于大兴龙普明寺的遗址或许就在桂林坊。
绕了桂林坊一圈,当中的规模不大,现今已成了停车场,数十辆汽车井然有序地停在当中,周边是居民建筑,丝毫察觉不到700年前宏伟的样子。然而,时过境迁那么多年,谁又能了解这些年桂林坊又曾发生了什么呢?
大兴龙普明寺,在近700年的历史中,曾经辉煌,如今谦卑而寂寞地留在了世人的记忆之中,它作为佛教在中国传播驿站的使命早已完成。寺也好,人也罢,不可能永远卓越,不可能永远辉煌,无论曾经的具体位置在哪,倘若能够完成应该承担的使命,不也就足够了吗?
相关链接
青梅与图帖睦尔的故事
相传图帖睦尔居府城潜邸时,曾巧遇元帅陈谦家侍女青梅。青梅世家定安,出身名门,父是京官,因遭奸臣谗害,家破人亡,沦落为奴。虽然青梅贱为侍婢,地位低微。但她能歌善舞,声色双绝,令图帖睦尔为之倾倒。尽管图帖睦尔倾慕,但岂料青梅并不因“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青梅看来,图帖睦尔贵为亲王,民女岂敢高攀。更何况你落难之时信誓旦旦,日后得意谁能保证一如既往……
由于政治上的失落和爱情上的挫折,图帖睦尔心灰意冷,万般无奈之中,他赋诗自嘲:
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银杏弄金桃。
溟南地辟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亦高。
记者 吴雨倩
(海口网3月25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龙华区新坡镇为贫困户免费拍摄全家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