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昌旺溪湿地保护区内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与水菜花。写璜 摄
C | 加快湿地资源利用和立法工作
对湿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湿地可持续保护的途径。多位专家也建议,应加强创新、拓展湿地农业和湿地旅游的发展模式。
“海口社区居民与湿地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以稻米、水生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的湿地农业得以推广,湿地农业收入持续增加。湿地旅游也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亚太事务高级顾问饭塚玲子对现阶段海口湿地资源利用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
袁继明建议,对湿地公园内或周边的农田或水域,要组织、引导当地农民改变传统的耕种和渔业生产方式,开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同时,应结合环境教育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围绕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当地的民俗习惯、某一特定历史事件等,深度开发既有知识性、又带体验过程的旅游产品。除了卖风景、卖产品,还要卖学习知识、重温历史的经历、卖体验自然和传统生产的过程,卖体验收获的有机农产品。
在今天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主要面临农业、牧业和渔业等人类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活动,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的威胁。
“要对违法侵占、破坏湿地的行为进行查处。查处需要有立法依据,海口目前已通过《海口市湿地保护若干规定》《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湿地进行保护,这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袁继明提到,目前国家层面对于湿地的立法是缺失的,这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今年工作的重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也表示,要加快制定湿地保护法,并将湿地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推进湿地一级地类落地定界,摸清资源底数。继续完善湿地标准规范体系,为湿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