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钟一 时间:2011-11-16 11:31:17 星期三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宋耀如日后的连襟牛尚周、温秉忠分别为第一、二批赴美官派留学生。

  宋耀如一生中得到无数贵人的相助。他初到美国就认识了牛尚周、温秉忠等中国近代留学生,他们是他日后命运转机的重要人物。等到宋耀如1886年回到上海后,1887年由牛尚周做媒,婚配倪珪贞,而此前牛迎娶了倪蕴山的长女倪珪金,温秉忠后来也娶了倪蕴山的幼女倪秀贞,三人遂奇迹般地结为连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从海南出走的乡村少年的最为奇特的人生。

  牛尚周(1857或1861-1918),字文卿,江苏嘉定县人,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被容闳选中,官费赴美留学。回国后,任职上海江南造船厂,婚配倪蕴山长女倪珪金,并成为宋耀如的媒人。

  温秉忠(1858或1862-?),祖籍广东新宁县,在上海出生,清政府第二批官费留美幼童。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先后任镇江美国领事馆通译、两江总督署通译兼秘书、镇江及天津洋务局总办。1902年婚配倪蕴山幼女倪秀贞。1905年随宪政改革考察团赴欧美。后来曾三次率领教育考察团赴美,并有三批中国留学生随行,宋氏三姊妹中的宋庆龄、宋美龄即在其中。那是1907年夏天,宋庆龄和宋美龄随二度赴美考察教育的姨丈温秉忠赴美留学。1912年,温与宋耀如一起跟随孙中山筹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后被任命为外交部驻苏州办事处长、苏州海关监督,携家眷等居苏州。

  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1985年)中,曾这样评价他们结识的相互影响:“侨居波士顿的‘天朝人’为数很少,他们住在查尔斯河另一岸的坎布里奇。他们是中国的有钱人家送出国去接受西方教育的子弟。譬如温秉忠和牛尚周。温和牛都来自上海,学成后返回上海,娶了两姐妹,成了查理的联合保证人。他们取得了同样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在推动中国出版第一批西方教科书方面都起了作用。他们对中国现代史,对宋家王朝的兴起有过深刻的、不过是间接的影响。”

  宋耀如与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呢?

  1939年,美国作家科妮莉亚·斯宾塞著《三姐妹———中国宋氏家族的故事》(1945年书名改为《宋氏三姐妹》,被认为是对宋氏家族进行详细介绍的最早传记作品。但是,作者在书中已经申明:“本书不是历史传记,而是故事,基于事实和虚构情节和事件的故事。”的确,书中有很多虚构的故事,作者是希望人们不要将此当作历史研究的依据。

  这本书中写到宋耀如与留学生交往的故事,但不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牛尚周、温秉忠,而是姓李、姓何、姓王的几个留学生。作者在《三姐妹———中国宋氏家族故事》(1939年)中这样写到,在波士顿的中国留学生们常常在晚上到宋耀如舅舅的丝茶铺子里谈天说地,享用茶叶和瓜子。耀如对美国还所知甚少,对留学生们的话题也插不上话,他扮演的仅仅是倒茶小伙计的角色。作者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分别姓李、姓何、姓王的几个留学生谈论回国后进行变革救国的计划,有的说要推行义务教育,有的要投身医疗事业,还有的要进行社会实验创立示范村。而耀如旁听了几个月的结果,就是他萌生了要上学接受西方教育的强烈愿望。在一个夏天的晚上,他鼓起勇气向舅舅提出了这个要求,当然,舅舅果断拒绝了他,让他老老实实学习生意经。耀如最终在八月初决定逃走。

  这里说宋耀如最终在8月初决定逃走,作者说的是1880年的8月初,这与事实是大有出入的。

  宋与牛、温认识的故事,出现在埃米莉·哈恩的《宋氏家族》(1941年)之中。书中在写到宋耀如“过继”给Uncle之后,就这样写到他们的认识:“耀如在波士顿心脏的这所华人房子里过着华人式的生活,他在这里干了三年学徒。这时,他的一次结识竟改变了他的整个生涯。两个来自上海的男孩经常到店铺里和他们的同胞聊天,万秉纯、牛善周(音译──译注)这表兄俩作为中国教育代表团的成员被送往美国,

  这个有勇气的大胆行动是由耶鲁大学的广东毕业生容闳博士组织的。这个代表团只存在了10年,可是,当这两个男孩,即后来与耀如结婚的一个上海姑娘的两位表兄,首次踏进波士顿这家店铺时,便开始编排了另一种形式的命运。”文中的万秉纯、牛善周实即温秉忠、牛尚周,而文中的“两位表兄”应译为姐夫和妹夫。

  表面上看,埃米莉·哈恩为我们的叙述提供了便利;但是,只有深入进去,才知道它又给我们带来多少不便。因为她的多处失实记述,使我们得花费很多功夫,才能还原接近实际的事实真相。比如哈恩说,宋耀如干了三年学徒,这是因为她认为宋是1875年到波士顿的;实际上宋是1878年到来的,他在这里干了不到一年时间。

  《宋氏家族》(1941年)又接着写道:牛、温“这两个年轻的学生同在柜台后面这个沉思的小男孩攀谈起来。他们告诉他学校里的生活,以及每年夏天他们被送往夏令营所过的生活,可能他俩还添油加醋地吹了一气。他们经常来店铺,并且总是批评年轻的宋(Soon)──那些日子,他们就这样称他的名字———说他总是站在柜台后面,仅仅满足夜校的学习水平。在美国,一年级的教育水平十分容易达到(他们认为夜校只是一年级的水平)。耀如听着,不由得垂涎三尺,也想得到类似的机会。在他新朋友的怂恿下,他走到叔叔面前,要求允许他离开自己的工作,去正常上学。”

  这里,哈恩又说宋耀如在波士顿依靠他“叔叔”的时候就已经姓“宋(soon)”了,其实宋此时还没有姓“soon”,连“sun(沈)”也不是。

  宋耀如要求正常上学的结果是:“毫无用处,他叔叔及其在美的其他家族成员,对他这样一种稀奇古怪的志向自然毫不感到同情。耀如有他自己的前途,一个很有出息的前途;他将同其他宋家人干一样的事,象一只勤劳的蚂蚁一样工作,把它们的巢穴建筑得越来越高,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精明的商人,为他的家族增光,到头来也不过如此。”除非是中文翻译的不准确,否则这种夹叙夹议式的讲述,模棱两可,颠三倒四,尤其把不少溢美之词附加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农村小孩身上,可能想象远大于事实。

宋耀如的Uncle(舅舅)和宋耀如在讨论耀如的前途。

宋耀如的Uncle(舅舅)在他的“东方丝茶”店。  (插图选自美国作家科妮莉亚·斯宾塞著、1939年出版的《三姐妹———中国宋氏家族的故事》)

  我们知道,关于宋耀如的很多文学性的东西,来源于醒民等著《宋氏家族第一人》(1986年);而海外关于宋耀如的很多“史实”,则是来源自埃米莉·哈恩的《宋氏家族》(1941年)。比如说,罗比·尤恩森著《宋氏三姐妹》(1975年),很多内容就是“缩写”自哈恩的书。“天下文章一大抄”,看来洋人也不例外。

  罗比·尤恩森是这样写的:“宋耀如的舅父付路费给他去美国,显然是期望他的养子能唯命是从,安分守己。命里注定,前途已如此安排。他将长期辛勤工作,去学会进口和销售丝茶这项工于心计的业务。波士顿那间发霉臭的铺子,似乎是他毕生活动的天地。

  “宋耀如晓得舅父对自己的期望。然而他思绪纷纭,梦想着去探索茶店外的陌生世界。

  “一些中国学生──清政府派往美国的教育代表团的成员,满足了他这个愿望。他们向他讲述一些在学校和夏令营亲身经历的想必是有点添油加醋的惬意的故事。他们吹嘘自己的计划,说他们回国以后,要把中国从欧洲中世纪式的时代中拖出来。他们对着这个站在柜台后面秤着一包包茶叶、局促不安、一言不发的孩子出言不逊,讥嘲他这样活着毫无意义。

  “中国学生每次来访之后,宋耀如想寻求美国教育的决心也随之增强。他向舅父谈了这个想法。可是,这个因循守旧的人却干脆用‘不可能’来回答他。”“因此,在大约三年的学徒期满后,宋耀如干了一件在中国年轻人中间闻所未闻的事:他逃跑了。当时他还不到十四岁,据说是因为他那轻信不疑的舅父要派他到本地另一个中国人开的商店去办一件事。他就趁此机会头也不回地逃之夭夭了。”

  罗比·尤恩森所写宋耀如从海南直接去美国,以及“在大约三年的学徒期满后”云云,这些都是跟着《宋氏家族》(1941年)失实。

  相比之下,斯特林·西格雷夫写《宋家王朝》(1985年),虽然也参考埃米莉·哈恩的书,但他是认真核对原书内容的。像他在书中注释说:“在19世纪的美国,年轻富有的中国人的出现是个稀罕事,因此有许多记述。此处引用的是埃米莉·哈恩的《宋氏姐妹》”。又云:“哈恩在她的书中对宋耀如的两个小舅子做了详尽的记叙,但是与该记叙相反,事实是这两人并未就读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于1983年5月20日写的‘致作者信’中指出了这一点。”

  斯特林·西格雷夫介绍说:“温和牛当年是作为广东人容闳所组织的中国教育团的成员来到美国的。容闳是在美国大学毕业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他在耶鲁大学求学时,即已决定通过把中国有希望的青年送到西方中学和大学的办法,来为改革祖国作出贡献。一八七一年,清廷批准他的计划。来自上海的小青年温秉忠和牛尚周,就是属于首批派到美国的留学生。”

  他写道:“他们在一八七八至一八七九年冬季常来查理的铺子,边饮茶边争论怎样按西方模式改造中国。”然后,“他们同查理交上了朋友,劝他到学校去,学一门有意义的职业。最后,他们鼓励他去向他的‘伯伯’提出这个问题。那个讲求实惠的伯伯,听了查理说还有此步他后尘更好的生活的说法之后很不高兴。他打消查理的希望。因此查理便动脑筋逃跑。”

  宋耀如与牛、温相识的经过,海外出版物的记述已经很多,到了国内出版的很多文章书籍更是大量写及,我们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叙述,看看他们是如何不约而同地共同演绎宋耀如的一段海外经历的。

  于醒民等著《宋氏家族第一人》(1986年)中这样写道:“当他第一次向养父提出进大学念书的要求时,养父惊讶得张大了嘴,象审视陌生人一样盯着他看,半天才说出一句:‘小孩子,说胡话!’养父的态度,无疑给他当头浇了一瓢凉水。这使他意识到,要让养父送他进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聪明的孩子,从此就将燃烧着的希望埋在心底,不再向养父提起此事。”“两位中国留学生的来访,在阿虎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了第一层涟漪。来访者一个叫牛尚周,一个叫温秉忠,都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批官方留学生的成员。”1878年,“牛尚周与温秉忠才有机会再次来到波士顿。他俩在游览市容时,不时听到市民们在夸奖一位杰出的中国少年,说他就在本市唯一的一家中国丝茶号内服务。这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于是,他俩慕名来访。”“牛尚周讲上海方言,阿虎听不懂,但温秉忠的广东话,他听来倍感亲切。三人越谈越投机,不一会儿,便象阔别重逢的亲兄弟一样亲密无间了。”

  这些描写,成为后来一些“创作”的源头,一些“作家”在此基础上添油加醋地大写宋的这段经历。

  尚明轩等著《宋庆龄传》(1990年)中则写道:“在波士顿生活不到一年,宋嘉树由于受到美国民族精神中进取性和冒险性的熏陶,不再满足于堂舅安排的帮助丝茶店经销的命运,开始追求更远大的目标。”“刺激宋嘉树走上冒险之途的直接因素,既有探索丝茶店外陌生世界的好奇心,又有与美国对比之下对祖国贫穷落后命运的关切。海南岛家乡的悲惨生活与波士顿繁荣景象的强烈对比,在少年嘉树心上掀起难以平息的波澜。他渴望自己的祖国也象美国一样富强起来。”这里,作者把少年宋耀如的思想境界拔得很高。

  作者又写道:“当时侨居在波士顿的中国人很少,主要是一些被清政府派去留学的官宦人家的子弟,住在查尔斯河另一岸的坎布里奇。他们经常光顾丝茶店,在店中高谈阔论,更在嘉树心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些留学生中,温秉忠和牛尚周(后来成为宋嘉树妻子的两个姐夫)是作为广东人容闳所组织的中国教育团的成员来到美国的,是1871年来自上海的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他们与嘉树成为好朋友,劝他到学校去学一门有意义的学问,将来回国谋一个理想的职业。他们对宋嘉树的劝告,使他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转折。”“小嘉树终于下了决心,于是向已经成为他继父的堂舅提出在美国求学的要求。但是,这个已经被太平洋的风浪磨去了棱角的堂舅,没有理解搏动于嘉树胸中的那颗勃勃雄心。他的回答是:‘不可能。’他只要求嘉树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小商人,继承他的‘家业’。由于与堂舅没有商量余地,嘉树悄悄地逃跑了。”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所著《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1992年)中写道:“19世纪末期的波士顿和海南老家在文化、社会和心理上的距离那就更为遥远了。这位开铺子的养父想方设法要把这个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拴在铺子里。但这个年轻人已经见过世面,活泼好动,新环境的吸引力胜过了家庭关系的温暖和语言相通的便利。

  “虽然他的移民路线同绝大多数横渡太平洋以劳动谋生的华侨一样,但他很快碰到了另一股中国人出国的新潮流———清朝政府派遣一些书香人家的子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方法。有两个这样的年轻留学生经常到波士顿他养父开的铺子里来买东西,一个是牛尚周、另一个是温秉忠。他们是由容闳(1828-1912)推动的、在1871年首批抵美的留学生中的两个。容闳是孙中山的同乡,可能是第一个受到完整的外国教育的中国人(耶鲁大学、1854级)。

  “年轻的宋耀如同牛、温两人交谈后,一心想离开店铺去上学。他的养父不同意,他就偷偷溜进停泊在波士顿港口的缉私船‘艾伯特·加勒廷’号。”

  因为受牛尚周、温秉忠等留学生的“怂恿”刺激,宋耀如又开始“逃跑”,而且继续遇到贵人。但是,接下来他的贵人、“恩人”是琼斯船长,还是加布里埃尔森船长呢?

(编辑:陈思达)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