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海南档案揭秘:张云逸亲笔信见证浓浓家乡情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2-14 12:21:37 星期二

 

     海南省档案馆藏张云逸1961年写给文昌县领导的信。 

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 摄 

  海南档案揭秘

  共和国开国大将张云逸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头苑镇造福乡上僚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革命生涯中,张云逸参加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参加了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中,张云逸参与组建和领导新四军,参加了解放战争。他戎马一生,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全过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海南人民的儿子,张云逸时刻关注和系念海南的革命斗争、发展建设,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1937年,张云逸曾经为琼崖特委接上党组织关系,从而使琼崖革命得到了党中央的领导和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此外,在张家捐赠给海南省档案馆的张云逸生前物品中,有数件是和文昌家乡有关系的。其中包括张云逸于1961年10月曾写给文昌县郭书记、杨县长一封亲笔信。信中将军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洋溢在字里行间。

 

 

相关链接:

琼台书院
[古迹史话] 琼台书院——书屋飘香三百年
悠悠千载 琼台福地
实拍:琼台胜境五公祠——还是那么美![图]
千载悠悠犹如昨日 钟灵毓秀琼台福地

 

张云逸大将1961年写给文昌县领导的信。

  张云逸亲笔信

  见证浓浓家乡情

  为琼崖特委接上组织关系

  在张云逸从事革命斗争的历程中,一段“与琼崖党组织建立联系”的往事,鲜为人知。据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解,1937年5月,张云逸受党中央派遣,到香港开展华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当年的5月至12月,他一直奔波在港、桂、粤、闽等地。在此期间,他恢复了同琼崖特委党组织的联系。

  据张云逸在1937年12月24日向党中央做的《华南工作报告》中说,他找到了琼崖特委的组织关系。该处的组织自大革命失败后,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还继续保持到现在,有特委的组织,共有党员二百余人,并保存有武装百余支,这是值得表扬的。

  自从张云逸为琼崖特委接上组织关系以后,琼崖党组织和党中央建立了联系,得到了党中央的领导和中央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这是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有力保证。

  建议“发展种植椰子和油棕植物”

  1961年,张云逸回到家乡海南。这是他解放后仅有的一次返乡之旅。张云逸在文昌会见了县、乡、公社的各级干部,详细询问家乡的生产情况和乡亲们的生活情况,以及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并亲切地接待了远亲近邻,还到田边地头和农场、学校参观访问。

  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南省档案馆查阅了张云逸回到北京之后写给文昌县郭书记、杨县长的一封亲笔信。张云逸在信中写道,文昌地处热带,又临南海,除大力争取粮食快些过关外,还必须注意有计划地发展热带作物和向海上取利,这是贯彻执行党的多种经营方针,也是实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因“这次回乡沿途看到县中荒地荒坡不少,土地潜力还大”,张云逸提出了三条参考意见:

  一是,注意发展种植椰子和油棕作物(当然其它收效好的热带作物也要发展),并订好全县人民公社各生产队的种植计划(三年或五年的计划)。在沿海及村庄周围附近的地区种植椰子生产较快,应先发展,再逐渐扩大达到所有适宜种植椰子的地区。

1957年,热爱琼剧的张云逸与红梅夫妇在北京留影。

  “做好集体个人种植计划”两不误

  张云逸信中的第二条参考意见是:人民公社各生产队,不仅作好发展生产队的集体所有的种植椰子、油棕计划,还要主动帮助社员个人作好计划,在村庄前后、左右种植椰子、油棕、荔枝、龙眼等作物(这些作物具有投资少、获利大、收益久、长大后也易管理的特点),这既能增加社员收入,又能绿化美化村庄的环境。但必须进行先集体后个人的教育。如每人有三五棵椰子,对食油和烧柴都解决了。

  海南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看到此部分内容时,都连连感慨:张云逸将军长期在海南之外的地方从事革命工作,但是对家乡的发展还是非常牵挂,并且提笔写出来的建议“很有针对性”。

  众所周知,1961年,当时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就在这封信中,张云逸向家乡文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善人民生活的参考意见,还特别提及“要利用农闲时间动员种植,以免同粮食作物争人力”。

  提出种植“必须确定所有权”

  信中的第三条参考意见是:必须确定所有权。凡生产队种的全为生产队集体所有,社员个人种的,也全为社员个人所有,长期(至少三十年)不变动。对于产权问题,张云逸在信中写道,这不是保护私有思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过渡的长时期里,利用它来积极发展和扩大生产,他认为是不会错的。

  在“三年困难时期”,张云逸发自内心地对人民群众疾苦的关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

  在信的结尾部分,张云逸写下了“县委诸同志均此致候。你们的同志张云逸上”。

  张云逸的家属把张云逸最珍贵的遗物,无私地捐赠给了海南省档案馆,想借此告诉子孙后代,你们是海南人,要热爱自己的家乡,海南是永远的家。

1961年,张云逸(左)在海口公园留影。

   将军永远的家乡情

  张云逸不仅仅给家乡“父母官”写信,还曾写信给家乡上僚村长发小学的校长,对学校教学提了将教学与生产密切结合的意见;同时还提出在村小学增加初中班,方便贫困学生上学。他曾多次给学校寄书,都是有关教学、农业生产方面的实用书籍,每次都寄出60多册,并随信嘱咐,“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只能采取合我们用的部分,不合的经验则不要。”

  1960年代,在获知母校长发小学教学经费有困难的时候,张云逸写信提出将他1919年用2500元在文昌县购买的一处房产变卖,资助学校办教育。

  在查询张云逸家属捐赠给海南省档案馆的这批张云逸遗物时,记者还注意到目录中有一条是“琼剧唱片”。珍藏着这些琼剧唱片,表明了将军对乡音的深厚感情。

 

相关链接:

琼台书院
[古迹史话] 琼台书院——书屋飘香三百年
悠悠千载 琼台福地
实拍:琼台胜境五公祠——还是那么美![图]
千载悠悠犹如昨日 钟灵毓秀琼台福地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