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琼崖无限事 都聚一祠中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李幸璜 周泉根 时间:2012-04-27 09:13:01 星期五

 


五公祠胡铨雕像


海口五公祠内浮粟泉

    贬官文化:海南历史文化的关键要素

    流贬乃是中国古代法治和吏治的重要惩罚手段。据《尚书·尧典》载,帝尧就曾“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作为一种手段,“流”与“贬”有区别,兹不计较。但“流”最初的立法精神是“放”,以前只是替代性的执行手段,直到西周流放才成为一种独立的刑法。自西周以后,流贬的故事便不绝于史,且流贬之地也随中原政权的统治圈的扩大而与朝递远。王权之鞭长所及便是流人贬官之足迹所届。屈原放逐,不韦迁蜀;屈贾谊于长沙,窜杨纶与天涯,皆童蒙习闻。而今天史籍所见,贬谪海南的第一人乃是隋宗室滕穆王杨纶。随后李唐代隋,李孝恭、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年)率军南下。次年,冼夫人之孙冯盎接受招抚,岭南遂归于一统。海南大规模流贬的历史也自此掀开,万里投荒、凄风苦雨,一直到明中才渐渐结束。

    珠崖山水入图画,几度谪人学士家。两伏波开琼后,冼夫人再抚而定之,中原文化随之北风南渐。但这期间海南蛮荒无文,仅见“朱庐执刲”四字还只是印章,且到隋代才有第一个名姓俱全的岛籍人物王万全见诸史册。可以这么说,唐以前中原礼乐文化对海南影响非常小。《太平广记》载:“自广南祭海十数州,多不立文宣王庙。有刺史不知礼,将释奠,即署一胥吏为文宣王亚圣,鞠躬候于门外。或进止不如仪,即判云:‘文宣、亚圣决若干下’。”(《太平广记》卷261《南海祭文宣王》)另据明代海南历史名人钟芳记载:“自唐以前学校之政未立,造士之方多阙。”(明·钟芳《琼州府学科目题名记》,《钟筠溪集·记》)可见,当时岛上没有学校,岛民也不知孔孟为何许人也。

    但到了明清,却文化灿烂,仅有明一代,举人595人,进士62人,几乎可与一些中原江南望郡相埒。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中间主要隔着唐宋,而唐宋正是大量贬官谪琼的历史。据笔者检索各类正史、方志、笔记、典志、家谱、碑铭等史料,发现仅唐朝流贬海南的官吏就有近七十个,且多数为高官宗室,宰相则不下十五人。综合五代宋元,明文史载的贬官不下一百三十个,且不少是道德典范、文章巨擘。我们可以说,唐宋是海南文化由蛮荒到焕然的过渡阶段,而唐宋贬官是海南文化关键播种者和主要的培育人。海南本土诗文始见于篇籍要到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才出现,而这篇文献也正是贬谪儋州吉安县(今昌江县)县丞王义方的祷海之词。他也是史料可查考的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教育者。据载,王义方安全抵达昌江后,目睹田野荒芜、道路梗塞,人民梗悍不驯,无礼法秩序。以传播儒学为己任的他,上任后便召集地方首领共商文教事宜,说服各黎峒首领,举可造之才入学,教化荒俗。(《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三《王义方传》)可以这么说,贬官文化是海南历史文化的关键要素。而“五公祠”则是贬官文化的集中展览馆。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