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苏公祠:“此地能开眼界”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胡续发 时间:2012-05-22 09:37:04 星期二
    苏轼在人生的两个重要节点,表露了对海南的无比眷念和热爱之情。在离开海南前,他作诗一首《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在临终前,他的最后一句诗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公祠大门前的思贤牌匾
五公祠内苏公祠是琼人为纪念苏轼而建。

  苏轼在人生的两个重要节点,表露了对海南的无比眷念和热爱之情。在离开海南前,他作诗一首《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在临终前,他的最后一句诗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堂堂一代文豪,以海南为故土,视海南为一生功业高峰所在地,谆谆之情跃于纸上。而其在海南讲学明道广播文明之种,为海南开化开发作出了杰出贡献。所有这一切都让琼州百姓感佩不已,于是乎,苏东坡尚在海南岛时,热情的琼州黎民就有心建亭立碑,永久纪念其伟大功绩。

 

相关链接

海口五公祠诸亭:忆古观景  海南特色烹饪——煠
海口五公祠诸亭: 忆古观景好去处
海口计划提升改造五公祠 投1.5亿元打造5A景区[图]
琼崖无限事 都聚一祠中 五公祠日均游客超1100人
海口五公祠景点游客激增 日均接团队游客1100人次
海南将打造黎峒文化园 文化景观:五公祠谋改装换面

 
 
苏公祠内苏公像

  苏公祠的由来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被贬海南岛,路过今美舍河边,发现此处有泉水,便指凿双泉,分别起名洗心、浮粟。五公祠内最早用来纪念苏东坡的遗迹,便是这两处泉井,只是后来洗心泉湮没,只剩下浮粟泉。三年后,苏东坡遇赦北归重经此地,受请为浮粟泉旁的一亭命名“泂酌亭”。

  浮粟泉、泂酌亭的开凿、建起,使得琼州百姓纪念宋代文学巨匠苏东坡有迹可循,有处可去,但是还没有像庙宇、祠堂那样的真正意义上具有祭祀性质的建筑。

  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纪念苏东坡的祠堂建筑,是南宋时期的东坡祠。梁统兴《琼台胜迹记》中记载,琼人建祠纪念苏轼由来已久,宋时已在东坡读书处建东坡书院,院中设有东坡祠,祠中有东坡石像。至元代,东坡祠已成为名闻海内的旅游胜地,当时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题的“东坡书院”匾额,至今犹存。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琼州府认为,将东坡书院设在东坡祠内不便学子读书,于是将东坡书院迁往府城西门外街,腾出的地方用于建设东坡祠的附属建筑。如此,东坡祠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琼州知府蒋琪主持对东坡祠维修,并改称“二苏祠”,以祭祀苏轼及其幼子苏过。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4年),琼州知府谢继科又将东坡书院迁回这里,并改名为“粟泉书院”,使祠堂与书院有了合二为一的功能。3年后,有一位叫载熺的广东学使在粟泉书院的原址上建祠,祠内主祭苏轼,苏轼牌位左侧是他的季子苏过,右侧是他的学生姜唐佐。从这时起,祭祀苏公的祠堂,接受奉祀的才为这3人,直到今天。

  清初顺治年间,琼州府同知马光对二苏祠也进行过大修。据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阎根齐介绍,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雷琼道台程莹将二苏祠改称为“苏公祠”,从此,苏公祠的叫法延续至今。

  乾隆十七年(1752年),一场无情的台风将苏公祠夷为平地。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兵备道朱采始建海南第一楼时,对苏公祠进行了重建。

  我们现在看到的苏公祠,基本上是1889年重建后的面貌。

  高大庄严苏公祠

  苏公祠修得高大庄严。参观苏公祠,游人往往会油然生出肃穆之感。

  苏公祠的大门前,树立着一座石碑坊,建于1936年。额坊上朝东南方向的石匾上书“思贤”二字。这个“贤”字,并不是

  古书上的繁体字,繁体字的“贤”上部左边是“臣”字,右边是“又”字。“思贤”牌坊的“贤”字上边左为“臣”字,右为“忠”字,意为忠臣贤人。

  苏轼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多朝,始终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却屡受排挤,多灾多难。但他对朝廷仍忠心耿耿,赤心不改,封建士大夫的忠君思想十分明显。

  进入苏公祠前,有一座高高的大门。门前,摆放着一对抱鼓石和两对貔貅石刻。苏公祠大门两边的山墙呈“八”字形,门外南北两侧是高大厚重的墙壁,墙上涂着朱红漆。一对大木门已移至六檐栿下,其祭祀规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五公祠史话

  该山门始建于朱采时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祠堂规格高设计讲究

  苏公祠堂是祭祀苏东坡的核心建筑,古代祭祀苏公的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踏进苏公祠,一尊苏东坡塑像最是吸引眼球。而抬起头来,祠堂中央的脊檩上有一行漂亮的大字:旨·大清光绪十五年季冬月谷旦钦命雷琼道嘉兴朱采督建”。100多年过去了,大字仍格外醒目,墨迹没有褪色,字字清晰依旧。其中的“旨·大清光绪”和“钦命”几个字还用朱红漆着重书写,表明了该祠堂所祭之人身份的尊贵和规格之高,“朱采”用的也是红字,表明建造者是何人。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给苏东坡这样的著名历史人物盖公共祠堂奉祀纪念,地方官员必须逐级上报,最后由皇帝亲自批准。祠堂盖多高、盖多少间,用多少梁架,甚至用什么瓦顶等等都有严格的界定,不可僭越规矩,也不能降低规格。

  苏公祠堂坐西北朝东南,依河坡走向而建,建筑面积158.7平方米。大门和正堂都建在高台之上,从大门到正堂,前低后高,逐级递增。而祠堂的正堂,单檐歇山墙,前面无墙空敞,整个祠堂宽敞明亮。祠堂的屋顶上用灰布筒板瓦顶,滚龙琉璃瓦扣脊,龙首鸱吻,这也是祠堂规格较高的标志。

  据阎根齐介绍,堂内的木构架采用七架抬梁式,仍然遵循了朝廷规定的规格。椽屋分心用四柱,乳状蜀柱,方板圆檩。堂内除四根金柱外,每边还各有四根圆木立柱,整个建筑共用16根圆木立柱,将屋顶高高撑起。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的木构建筑,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手法。它将承重中的梁架、蜀柱、椽檩等接触部位,全都用榫卯扣合,可使整个建筑屋顶不用一钉一绳,就使各个结合部位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具有坚固、抗震的性能。

  此地能开眼界 何人可配眉山

  “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苏公祠堂内,这对天下名联,对仗工整,意蕴丰富,书写俊秀。该联最初由琼崖道尹朱为潮在民国四年(1915年)重修苏公祠时题写的,1980年,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麦华三重书。该联用四川峨眉山暗指苏轼,一语双关,反问:谁人才学、贡献能和苏轼比肩?

  苏公祠堂明间正中,是苏轼的塑像。塑像面朝东方,站在椭圆形的踏座之上,头戴斗笠,手持经卷,身着长袍,足踏木履。消瘦的脸庞透露出他那历经磨难仍坚毅不屈的品格,紧缩的眉宇间刻画着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要尽忠报国。

  苏轼牌位右侧,陪祭着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进士、苏轼的学生姜唐佐,左侧陪祭的是陪伴苏轼来海南的小儿子苏过。

  祠堂内的南、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彩色壁画,色彩鲜艳强烈,生动勾画了苏轼被贬海南之后的主要事迹:在南墙上从东向西经过了“宦海春梦”、“问津载酒堂”、“指凿浮粟泉”几件大事,到西壁的“酿酒制墨”、“教耕促农”、“启文明”、“传薪毓秀”、“和黎汉”、“苏文如海”,北壁从东至西“蒙关怀”、“受资助”、“讲学明道”、“访春梦婆”、“题泂酌亭”、“惜别海南”等。

  整个壁画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令人回味无穷。每一幅画,都铭记苏公对海南的历史性贡献,饱含了琼州人民对他的深深敬意。

  文/海南日报记者 胡续发 图/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900多年前,一代文豪苏轼被贬海南,他没有消沉,没有颓废,而是将自己视为海南人,与岛民打成一片。他讲学明道,教化日兴,为海南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琼州人文之盛,实自苏轼起。后人引以为傲,积极建祠立碑,纪念他的伟大功绩。苏公祠,便是海南历朝历代先辈崇祀苏轼的祠堂。“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苏公祠内这副天下名联,意蕴丰富,道出了琼州人民对苏公的景仰之情。

  五公祠内的苏公祠大门口石雕。

 

相关链接

海口五公祠诸亭:忆古观景 海南特色烹饪——煠
海口五公祠诸亭: 忆古观景好去处
海口计划提升改造五公祠 投1.5亿元打造5A景区[图]
琼崖无限事 都聚一祠中五公祠日均游客超1100人
海口五公祠景点游客激增 日均接团队游客1100人次
海南将打造黎峒文化园文化景观:五公祠谋改装换面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