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林道修(右)主演的现代琼剧《芦荡人生》。
一九六四年,苏庆雄、红梅夫妇主演的现代琼剧《南海长城》。
海南琼剧界最近比较热闹。在9月19日至29日“首届海南省艺术节”上,不但有《奏考回琼》《钟崖州》和《金不换》等多部原创和新编的琼剧参与角逐“首届海南省文华奖”,在“首届海南省群星奖”的角逐舞台上,也能看到琼剧的身影。当然,这些剧目的动人情节和精彩演出,也着实让椰城的戏迷过足了戏瘾。
有着大约300年历史的琼剧,一直是海南岛民众情有独钟的文艺产品,已经渗入到海南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满足着他们的审美需求。而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和观众品味的变化,琼剧从内容到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
与其他地方戏一样,清代琼剧俗称“土戏”,民国年间人称“海南戏”,国外琼侨称之为“琼音”或“琼州戏”,随意性强,很不规范。大多数的地方剧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有自己的名称。
不过,琼剧得名较早,根据目前所能查找到的史料,“琼剧”二字最早见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海南岛旅行记》中的一章——《琼剧之一瞥》。该书作者田曙岚为湖南籍中学地理教员,从1932年12月1日开始用了半年时间,行程3000余里,考察海南岛。因此,“琼剧”之称,至少也有80年了。
琼剧具体形成于哪一年,谁也说不清楚。正如琼剧历史和理论专家周庆辉所说,不像一个孩子十月怀胎之后便呱呱落地那般有定时,一个剧种的诞生需要一个漫长的、逐渐演变的历史过程,加上史料的匮乏,琼剧形成的年代就更难考证了。即使如此,依据海南方志中“康乾年间,土戏极盛”的只言片语,专家们还是可以推断出琼剧形成的时间当在明末清初,距今约300年前,而康熙、乾隆年间则已走向成熟,出现“极盛”的局面。
那么,琼剧成形、成熟之后,又经历了那些变革与改良呢?周庆辉告诉记者:“有据可查、大张旗鼓的琼剧改良运动,先后有三次:一是清末粤剧艺人入琼授艺,二是民国五四运动之后的急剧变革,三是海南解放后的戏曲改革。”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