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锅里的山兰饭。 陈耿 摄
海口网01月07日消息 人们都知道黎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却很少知晓“山兰节”,这个只属于东方市江边乡那文、白查、田头、干沟、俄查、国界和南龙等7个黎族村落的节日,据传已有千年的历史,是当地黎族百姓杀猪宰牛,畅饮庆贺山兰丰收的佳节,相当于他们的“年”。
时至今日,节照过,酒照喝,只是山兰节已然没有昔日的民俗味道,未免叫人扼腕叹息。
一道道翠绿的山脉绵延着,望不到尽头,远处只能看见大山的轮廓,犹如画家笔下的写意,素静雅致。山脚下的黎族小村落,在大山的怀抱中,显得那样静谧柔美。
入住东方市江边乡政府旁边的小旅馆,夜晚的山区有些凉,夹杂着青草之味和淡淡花香的空气甚是怡人,时不时传来的狗叫声,衬托出黎族村寨恬静如熟睡的婴儿。
清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叫醒新的一天,大山深处的传统节日———“山兰节”,由此揭开序幕。
山兰节的由来
山兰节是东方市江边乡黎族村落庆祝山兰稻丰收的节日,有着千年的历史,在江边乡共有7个黎村同时过节:那文村、白查村、田头村、干沟村、俄查村、国界村和南龙村,其中白查村颇具黎族特色的船型屋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地黎族同胞心目中,山兰节相当于他们的“春节”,具体日子由长辈推算,一般在新历的12月中旬。每年这个节日,在外打工的村民或在外上学的孩子,都会尽量回家,与亲朋好友团聚。
2012年江边的山兰节从12月16号开始,持续3天。
山兰,又称“山栏”。史料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
种山兰,是过去黎族同胞一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一年一造,不用耕作翻土,就在砍山后放火烧过的土地上播种、管理、收获。
关于山兰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古时候一个老人有8个儿子,每年开春季节,儿子们都要上山烧荒种山兰。到秋天收获时,小儿子的山兰收获总是最多。
哥哥们来向弟弟取经,弟弟传授经验:“要想山兰稻长得好,山兰园的树木须皆烧成灰,根茎无遗,地下尺余亦熟透。要做到这点,贵在早砍、晒干、烧尽。”哥哥们听了之后照办,果然在第二年获得了大丰收,于是兄弟们宰牛杀猪,畅饮庆祝,在以后收获山兰的日子一直延续,便是今天的山兰节。
为了体验黎族同胞这一小范围的节庆,海南日报记者提前一天来到江边,一睹村民如何准备“过年”。
(编辑:王艺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