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墓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摄
海口网01月14日消息 苟太夫人墓是海南云氏家族祖墓之一,海南唯一规格最高、最具蒙古墓葬特色、保存最完整的元朝正一品夫人墓。在700多年的岁月里,经历四季流转,朝代更迭。今天的苟太夫人墓是云氏家族后人按原貌重新修建而成。
历史斑驳脱落,在岁月的长河里漂浮流淌。
2012年3月,位于海口西秀镇丰盈村的苟太夫人墓园被划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段尘封的历史由此再度浮于世人面前。这座深深掩映于坡林之中的家族墓茔,纪念着一位尊贵的女子,从1288年修建墓茔至今,700多年的沧桑岁月里,集合蒙汉二元文化的稀有墓茔“欲言又止”,究竟隐含着什么秘密?
初见苟太夫人墓茔
苟太夫人墓茔坐落在台地之上,面朝北方,静静远眺琼州海峡。山坡上密密实实的小叶桉,将墓园深深掩藏。下粤海大道要步行一段石路后转弯,墓园才可豁然呈现。
清幽的苟太夫人墓园被参差的古木环绕,墓园正北面便见一座大型水池,洒落一些伶仃的绿叶,清凉中带着几许淡淡的感伤。墓园分四阶,拾级而上,便可见石质矫形墓茔的造型,古朴典雅,圣洁庄严。
据丰盈村村民说,每年清明,海内外的云氏后裔都会不远万里前来祭祀先祖,规模浩荡。
墓冢位于墓地中轴线末端,前有墓碑、祭台。苟太夫人墓茔底座为元代早期的八角墓形制,从底部到上部刻有三层莲花纹饰,将墓茔八面腰饰的易经卦象和桃、松、竹、兰、菊等八种图案间隔开来,墓顶为莲花状,顶尖为一圆球。
在墓园行走,空气中弥漫着山水清凉,仿佛置身佛境。
墓园经历2次重修,云氏会馆干事云天明先生对此记忆深刻。“文革”时期,苟太夫人墓遭严重破坏,云氏族人这期间也不敢去祭扫,当时墓碑被打断了拿去填路,守墓人陈子贤老先生悄悄记下墓碑安放的地址,深夜无人时挖出来背回墓地找地方藏好。云天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管会馆工作,也与族人一起开始着手苟太夫人墓园的重建。
那时墓园周边已有很多砖厂取土制砖,重建遭遇困难重重,后由政府出面才得以完成。2000年,根据族中长者多次的建议和提供的情况,云氏家族决定对墓园进行再重修。为恢复墓园的历史原貌,云天明说,他们请专家考察,四处寻访知情的族老、村民,在墓园周边挖得原残破的墓石,还用塑料泡沫做模型,一点一点的复完绘图,耗时2年,墓园才最终得以复原。而散落墓茔四周的珍贵古旧构件,则搬回云氏会馆加以珍藏。
云氏祖婆苟太夫人是海南云氏家族——世祖云海的原配夫人,是海南历史上著名的云从龙大将军的母亲。
云从龙为元朝初年派驻海南的军政最高长官,在海南任职10年,云从龙治下,战争创伤得到平复。邢梦璜在《磨崖碑记》中对当
时“崖风以和,崖人以歌”情景有详细记载。
云从龙在元朝为官16年,不仅百姓拥戴,也屡受朝廷嘉奖擢升,推恩父母子孙。为官期间,除为父母各守孝3年总计6年之外,剩余10年升职8次,6次被授予“大将军”之职。过世后御葬广州白云山,家中11人获皇帝封赐,其中5名男性后代封官进爵。苟太夫人生前身后的殊荣,也是因为有一个出将入相、忠孝两全的云从龙。
云从龙是独子,从小到大,无论从西到东直至天涯,他与父母很少分离。
在云从龙一路向南直至海南之时,苟太夫人与丈夫一起,一路自陇西向东南迁徙,最终落籍海南,于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终世文昌。
但,在文昌过世的苟太夫人,为何墓茔却建在海口?
云从龙对父母亲一生挚爱,据云氏族谱记载,苟太夫人墓地选址源于云从龙的有鹧鸪祥兆的梦境。
但对云氏祖墓颇有研究的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海燕认为,云从龙将母亲的墓地选择在古时通潮湾海边是另有深意的,只是云从龙不愿张扬,假以梦境托辞。
在元代,台风无法预报,猛烈的风浪是琼岛过海的大患。据云氏族谱抄录澄迈县志称,“苟太夫人,自陕随任终于头苑,葬于澄迈海边,显灵救患不减天妃(即妈祖),乡人称半天婆婆云。”云天明先生说,20多年前就遇到当地百姓说墓冢灵验,以“半仙娘娘”祭祀云氏祖婆。另据史料记载,云从龙侧室吴氏、郑氏也因从广东到海南遭遇大风而沉没于大海,云从龙将关切琼岛渔民百姓出海的安全和切身之痛化作期望,祈祷母亲化身“司风女神”,护佑一方百姓平安,或许是苟太夫人墓地选址靠近琼州海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为母亲选定的风水宝地,也是彼时舟船靠岸后距海边最近处的一方高地,云从龙期望,在日后广东道履职回乡,靠岸后的第一眼就能望见母亲,并能在第一时间跪在母亲坟前上香拜祭。
稀有的蒙汉二元文化墓
据王海燕副教授考证,苟太夫人墓形制既有元朝初年古墓葬特征,又大量融合了汉族文化元素,极富个性。元朝“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色体现在苟太夫人墓的形制与装饰之中。
苟太夫人墓总体呈蒙古包形状,以蒙古式八角形状为基础,但舍弃了富有蒙古族特征的穹庐顶,顶部所装饰的莲花莲叶图案更多地传递出了一份禅意。但苟太夫人墓还有一处具有典型蒙古族特色的隐晦设计,就是在墓茔底部雕绘了具有蒙古特色的“蒙古云纹”(也称“牛鼻子纹”“哈木尔纹”),并对其巧妙地加以修饰掩藏。这种对蒙古贵族身份的欲言又止,也与元朝官方的秘而不宣、云氏家族数百年守口如瓶相呼应,都是以内敛隐晦的方式表达民族情感,留下民族记忆。
墓园绿茵浓郁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摄
追溯海南云氏家族,重重谜团有待开解。
对于云氏家族的身份,有截然相反的不同认知。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苟太夫人的丈夫云海,与元代皇室有着密切的关联,是皇家后裔,云氏家族遂为蒙古族后裔。王海燕副教授认为,尚不能排除云海有可能是托雷之子(也就是忽必烈的亲兄弟),但是云海“因为上一代皇权之争而隐姓寄养汉地”之说亦属牵强。云氏祖居之地陇西,在云海生活的时期先属金国,后为大蒙古国所灭。大蒙古国在灭金过程中从最初的战争手段为主到大量派人潜入金国、招降纳叛为主,经历了21年之久。当时的陇西乃文化繁盛之地,期间大蒙古国派子弟前往陇西“留学”、学习汉文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苟太夫人在过世6年后,忽必烈孙子成宗又追赠云海原配苟太夫人为正一品夫人,而云从龙一生显贵的政治地位,与其扑朔迷离的身份之间有何关联,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王海燕认为云从龙将自己的经历、地位及精神世界赋予到母亲的墓茔建筑之中。苟太夫人墓茔部分承袭了司马迁墓茔的基本形制,而司马迁墓茔是经过忽必烈改修过的。墓茔将浓厚的家国观念贯穿始终,这正是出自集蒙汉二元文化为一身的元代朝廷命官的精心设置。也只有汉文化造诣深厚的云从龙,才能为自己深爱的母亲造出这样一座别具慧心的墓地;也只有亲身经历金国、南宋到大元剧烈朝代更替又身居高位的云从龙,才会将精心浓缩的理家治国智慧铭刻于母亲墓茔,以泽子孙。
对苟太夫人的猜想
那么苟太夫人究竟是怎样的人,有这样一个优秀儿子的母亲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遗憾的是,从云氏族谱的记载来看,几乎没有对世祖云海与苟太夫人的生活描述,人们也很难从历史的文字中读到有关苟太夫人的人生画面。但王海燕认为,从云从龙对母亲墓茔赋予的深刻内涵中,仍可看到苟太夫人是一位不凡之人。
苟太夫人墓茔集中体现了云从龙对母亲风华的赞美。王海燕认为,如墓茔上蟠桃的雕绘,就十分具有深意。
据推论,蟠桃图是一幅“藏诗图”,所藏之诗正是很多人颇为熟悉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母亲初嫁云家“灼灼其华”,初为人母“有蕡其实”,再到子孙满堂的“其叶蓁蓁”,儿子心中的母亲是至善至美的。青春年少的光艳照人,相夫教子的仁德柔顺,带给家庭的欢乐祥和、兴旺发达,云从龙对母亲的礼赞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苟太夫人墓为研究云氏家族史和岭南地区迁徙史都带来了宝贵的财富。苟太夫人墓园得以呈现今日的园貌,是遍布海内外云氏后裔几十年来奔走呼吁和努力的结果。墓园过去因缺乏保护而面临损毁,甚至多年前还有人想以3万多元一亩的价钱,买断墓园开制砖厂。消息传到泰国,泰国云氏大宗祠理事会紧急向海南省、海口市两级政府发出强烈呼吁,此事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令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挖土破坏墓地。此后,泰国云氏大宗祠理事会发出“重修一世祖婆苟氏太夫人坟墓”的倡议,海内外族人一致响应,捐款投劳,修复墓茔。
相关链接:
明代夫妇合葬古墓出土 青砖瓦块现奇特“文字”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