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盐场
这是一个三面环海的渔村小镇,从地图上看,这个渔镇的位置处于陆地突起入海的尖角之上,海角形如莺歌鸟尖尖的鸟嘴,故此得名莺歌海。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更是一个流淌着血与燃烧着火的名字。
这是一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土地。日照时间长,终年海风激荡,阳光充盈。堪称长夏无冬的日光之城。这里海水含盐量高,是仅次于死海和红海的世界最咸的海区之一,建有海南最大的海盐场。南北洋流溯急,出产北部湾渔场最美味的海产渔获。这里的莺歌海人,用血和汗写下了莺歌海精神。
得天独厚的产盐基地
莺歌海的色调,是悠远而低沉的,犹如它的街道边三两散布着的一座座老骑楼一样,历经岁月洗礼的黝黑色调,遮掩不住细节的华丽。隐忍而不张扬的风骨之中,隐藏着它悠远的革命历史和曾经的经济辉煌。莺歌海的色调,却也是耀目而华丽的。炫目的艳阳,高远的蓝天,黄色的金沙,以及雪山般堆积着的盐山,沿着宽远的海岸流淌了亿万年的大海,还有那些四季盛放的鲜花,组成了它华美闪耀的四季诗篇……莺歌海与盐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莺歌海的海边,南面有宽200米到500米的天然大沙堤,长十几公里,沙滩平缓绵延,沙质洁白松软,形成一道漂亮的沙坝,既可防汛,又可防浪。海南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带。这里可见一望无垠的银白色盐海,渠道纵横有序,盐田银光闪闪,景象十分美丽。来到莺歌海盐场,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银海。这里,渠道纵横整然有序,井井盐田银光闪闪,高压电线凌空飞架,水泵房池星罗棋布,制盐机械转动轰鸣,处处呈现一派生产繁忙的景象。
忙碌的盐场工人(资料图片)
莺歌海盐场建在海山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加之这里的海水含盐度高,这样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血与火的辉煌历史
莺歌海盐场建于1958年,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最高年产30万吨。但在莺歌海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转折性的重大事件。
翻开莺歌海盐场的场志,有两次盐场开发引人瞩目。日本侵略者占领海南时,也发现了莺歌海优良的制盐条件,曾梦想着建立“东亚第一大盐场”,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开发,但由于中国人民抗战力量的破坏和打击,日本人始终没有如愿以偿,只建起一个纳潮口,就匆匆撤出,被迫接受战败的事实。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想开发莺歌海,但据“大员”们考察后的报告中说,“此地尚在原始时代,为蛮荒之区,边疆开发,备极艰辛,且冒危险,治安动荡,无法开发”,于是,最终只是在三亚成立了筹备处,开发计划没有实施,更没有实现。
真正大规模的盐业开发,是解放后完成的。有趣的是,1955年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视察海南,决定建设盐场时,任命的筹备处处长何世庸,曾经在国民党的盐务局任职,1948年时就任国民党莺歌海盐场筹备专员,原来,何世庸是中共地下党员。
开发是异常艰难的,也是轰轰烈烈的,那是一个在红色年代里演绎、在艰难岁月里抒写的一段辉煌壮烈的开发历史。
《莺歌海场志》中说,1958年,有5600多军人转业而来,掀起了开发盐场的高潮,原计划用80台机械和2万人用3年时间建成,但实际建设过程中,机械不到一半,人员不到三分之一。为了支持盐场的建设,莺歌海人民慷慨的让出了大批陆上良田,作为盐场的建设用地。包括当地民工和部队转业退伍军人在内的上万劳动力日夜突击,从58年到61年间,完成数目惊人的1156万立方米土方工程量,让莺歌海盐场顺利的进入投产。鼎盛时期的莺歌海盐场,规模之盛大壮美,难于用言语形容比拟。只见碧空一晴如洗,艳阳火般高照,一格格晒盐池井井相连,雪山般的高大盐堆铺陈遍地延绵数里,让人叹为观止。
1962年2月,大诗人郭沫若访莺歌海时,为莺歌海数万亩盐田连绵铺陈,盐堆宛如银山遍布的壮美景观震撼,挥毫写下了豪情勃发却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名句:“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
骨子里的莺歌海人精神
莺歌海人,不光用汗水换来了白花花、亮晶晶的原盐,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莺歌海精神。而这些,是从建村一开始就奠定了的。
1733年,正值清雍正11年,海南岛连年受旱,民不聊生,琼山沿海渔民不甘坐毙,千里迢迢驾船远航,从琼逃荒来崖,远谋生计,意图寻觅新地、开疆拓土而居之。
1734年春,几批渔民从琼山县开渔舟沿海南航,在海洋中边捕鱼、边视察,在海雾迷濛之中,不畏风吹雨打坚持航行,后来在茫茫海面之中,忽见莺歌角轶似一条沙龙蜿蜒起伏在海峡之中。促舟登岸,驻扎当地几经观察之后,觉得此地正是理想中的新家园。遂于1736年丙辰,清朝乾隆登基之年,返回琼山老家,通知亲友整理行装,准备停当之后,各自携带家眷,分为水陆两途开程,踏上新的艰辛旅程。
莺歌海自清朝乾隆开元之年,由符姓先祖立地开村定居,至今有270余年,其间经历了三个朝代和一个抗日战争时期,除了朝出暮归,搏击大海,以生命为代价在巨浪万顷之中讨生谋存,莺歌海人还和海盗村匪、日本鬼子及国民党官僚周旋抗争,争取自己生存的平安和尊严。
渔业、油气等资源的聚宝盆
莺歌海靠海吃海,渔业产做,是村民们谋生的主业之一。莺歌海海埠中有一条横面线,海中浮游生物很丰富,海底蕴藏出产的鱼类海产很多,常见的品种有敏鱼、印鱼、昌鱼、红鱼、海蛇、龙虾、狗虾、角虾、血鱼、鳝鱼、鳗鱼、西刀鱼、水工鱼、青龟、鱿鱼等百余种。
这里的流水与其他渔土地区不同。因其居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又是一条伸出海峡的角上流,所以按照地势的区别,每天潮水,有流南流北之称。莺歌海流南水退,流北水涨。日与夜有两个流水交换,每个月也有两流水作业,每个流水时间十五天,个别月份有三个流水。洋流新流老伏交替,新流初至,出海张网捕鱼,流水伏尽,关网上岸休息。
在莺歌海看似宁静的大海的深处,还蕴藏着躁动不安的油气宝藏。多年之前,当地的渔民们在出海时就已经发现,妈祖庙附近的礁石正对出去的海域,有处总是沸腾不停冒着气泡的海水,不明就里的渔民以此为奇,把那里称为沸水石。直到1956年的某一个夜晚,当地驻军电影队为渔民放映苏联电影《海上巴库》,其中有个情节是巴库附近海面上嘟嘟冒出的气泡经过石油专家勘察后发现了宝贵的石油、天然气!这令莺歌海渔民们激动不已,莫非沸水石区域那里,也蕴藏着和巴库海域一样的宝贵油气?他们马上将这一情况逐级上报。当时的广东省政府和石油部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派来地质科学家进行勘察,果然在莺歌海区域内发现了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产业,就这样在南中国海的莺歌海盆地迈开了波澜壮阔的第一步。
生活之海 日落帝国
除了资源类,莺歌海的自然风光也独具味道。莺歌海的海滨,分为上寮下寮。在下寮的公下头和石尾外这两处地方的海边,退潮时可以看到延绵的海礁沿岸分布,石面上青色海苔及红棕海草遍布的美丽景观。海礁之间覆盖着海蛎紫白斑驳的外壳,自然形成的石窝遍蓄海水,清澈见底,可见其间生长的鹿角海花、太阳海葵和青色的石蟹及小虾小鱼,犹如一个袖珍的海底世界。据说原来在礁石上还有七个大型的天然酒杯窝,连环相排,蔚为奇观,村人称之为七仙女石,赞为神仙之地。可惜六十年代后期被取石建港的工人炸毁。最终建成的港口因为没有考虑到当地潮流导致流沙堆积的因素,最后也被废弃,如今空余海中的两段残堤,甚是令人惋惜。
礁石邻畔的岸边,有高耸入云的椰树数棵,风姿摇曳,树下有个规模不大大的天后圣母庙,供奉的神公却不少,有专司渔民平安的海上圣母妈祖,还有专门负责赶鱼虾入网保佑渔民收获的神诋海公海婆,另外就是关帝大神。也是当地一景。
上寮海滨则另有一番风光,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穿行,远离了村落,便可见高大的木麻黄防风林如同一道深碧色的屏障,把宽阔的沙滩隔成两边,林间枝影疏密交集,错落的阳光透过枝叶在树下的沙地上映刻下满地斑驳,洁白的沙岸穿过林木,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尽头。每当海风呼啸而过,这松林间便会应和着浪涛一般的声浪,那是海风拂动密密的松枝奏响的音乐,是她们相依百年的情诗。
举目远望,莺歌海的海岸线极为深长,连绵无边。广阔的海角,深远的视野,使得莺歌海成为一个观看日落的绝好之处。它拥有中国最美的落日景观。每当天气晴好,黄昏之时总是能见到漫天金红的晚霞,托着一轮圆满的金火之轮,从容不迫的沉入海之尽头的日暮之处。
这里是属于日落的帝国,但是更加蛰伏蕴蓄着旭日雄起的力量,只待晨昼来临,便会喷涌而发……
莺歌海的街,则有一种古朴的韵味。下寮的市仔街,是莺歌海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旧时莺歌海的市集中心点,街道边的小巷里散布着不少百余年历史的南洋式的骑楼群,其中以老吴家的方型骑楼最为庞大,犹如时光堡垒。楼墙上一道道黑白交错的风雨之痕,夹杂着从生的褐色青苔,犹如从岁月之手的缝隙里头流失出来的时光印记,让人充满对于莺歌海旧日时光的无限追溯和遐想。
相关链接:
海南莺歌海探明高温超压大气田 破解世界性难题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