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过去。那张泛了黄的玉兰号轮船票,一直锁存着闯海人的梦。 1988年,伴随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10万人才涌过琼州海峡,演绎了一次人才迁移史上罕见的壮举。这是闯海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也是闯海人永远受益的精神财富。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之际,海南周刊推出“1988·闯海记忆”系列专题报道,纪念那段充满梦想与激情的闯海岁月。
闯海人心中都有“玉兰号”
1988年航行在琼州海峡上的轮渡,载着许多闯海人来到海南。黄一鸣摄
1980年代行驶在海口至广州之间的山茶号。冯椿摄
马康年珍藏的1988年玉兰号船票。
马康年珍藏的1988年玉兰号船票。
“谁不爱自己的家?谁愿意浪迹天涯?只因为走自己的路,只因为种子要发芽……”25年后的今天,音乐人李德成为纪念当年的闯海生涯创作的《海南梦》,依然深深地激荡着闯海人的心。
1988年,伴随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10万人才涌过琼州海峡,演绎了一次世界人才迁移史上罕见的壮举。这是“闯海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也是“闯海人”永远受益的精神财富。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之际,海南周刊今起陆续推出“1988·闯海记忆”系列专题报道,以记者走访亲历者的方式,讲述闯海故事,以纪念这段充满梦想与激情的闯海岁月,重温海南梦。
玉兰号、人才楼、横渡琼州海峡……这些打上了闯海记忆深深烙印的名词,唤起多少人几多深情的回忆。
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在30年的时光里,玉兰号一直作为广州至海口运送旅客的主要客轮,往返琼州海峡两岸,它见证了1988年前后各方人才下海南的历史壮景,载满一批又一批闯海人来海南寻梦;也曾无数次驶离秀英港码头,载上那些挥手的人们,看他们含泪微笑地与海南别离。
对于闯海人来讲,几乎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玉兰号,不管那艘承载自己的船叫什么名字,对海南最初的梦都寄存在了那里。
25年过去了。那张泛了黄的玉兰号轮船票,一直锁存着闯海人的梦。
珠江碧水悠悠,玉兰号曾从这里出发,穿越琼州海峡,一路丈量高远的云天。
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在30年的时光里,玉兰号一直作为广州至海口运送旅客的主要客轮,往返琼州海峡两岸,它见证了1988年前后各方人才下海南的历史壮景,载满一批又一批闯海人来海南寻梦;也曾无数次驶离秀英港码头,载上那些挥手的人们,看他们含泪微笑地与海南别离。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之际,记者寻找数位乘坐玉兰号轮的闯海人,听他们讲讲玉兰号和曾经发生的闯海故事。
玉兰号承载寻梦的年轻人
印着黄色花纹的玉兰号轮5等舱船票,是长居上海、年近60岁的马康年先生25年来的宝贵珍藏。这是1988年2月24日,马康年提前到广州洲头咀客运站,排长队才买到的船票。“海南正值建省前的两个月,已有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到广州,等待坐船去海南,玉兰号船票一票难求。”
玉兰号轮当年隶属于广州海运局,即现在的广州海运集团。1980年代,广州海运局是国家交通部直属的海上运输企业,据海运集团有关工作人员回忆,当时海运局拥有客、货、油轮130多艘,190万载货吨位,8000多载客位,年货运量已有2400多万吨,客运量为100万人次,经营的航线有200条,除广州、海口之间的航线外,还经营着至上海、香港、澳门等航线,承担着部分远洋、近洋和中国沿海客货运输。在客运上,当时有洲头咀、大沙头、西提、黄埔、华达船舶服务公司5个客运站点开放出售船票。
1988年乘玉兰号上岛工作的海南省知名摄影家武进群回忆,玉兰号轮主体甲板以上有3层,一、二层为1至3等舱的客房,第三层便是顶层甲板;而船体主甲板以下还有两层,分布着4、5等舱的客房。4等舱是有小窗的,到5等舱便看不到外边了。尽管已经“服役”了多年,但武进群的印象中,玉兰号船体保养得很好,“感觉并不很旧。”
当年,武进群带着妻儿从吉林经北京一路南下,在广州购买了玉兰号2等舱船票,过海来到了海南。玉兰号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是他颇感意外地发现,和自己一样乘玉兰号来海南的,不仅有全国各地带着创业热忱的年轻中国人,还有不少外国人,在船上,他就用相机记录下了自己的孩子跟一位外国友人的合影;而印象最深之二,便是出珠江口之后,船在大风浪中摇摆得厉害,“晕船的人太多了”。可惜的是,当年玉兰号上的合影在数次搬家后不知所踪。
一场难忘的船上晚会
马康年对当年乘船的感受与武进群几乎相同。
1988年2月,当教师的马康年大年初三便离开了冰天雪地的南昌,来到气温10度左右的广州。从广州乘海轮要去海南岛的人实在太多了,好不容易拿到的16块2毛钱一张的船票,让马康年夫妻俩惊喜不已。大年初八的清晨,两人在洲头咀码头登上了玉兰号客轮。
上午9点,玉兰号在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中出发了。“海轮出珠江,绕深圳,远眺香港,迎着南海的波浪向海南岛前进。轮船上的200多旅客,几乎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赶海者’,彼此仿佛早已认识,都相互议论着同一个话题:海南要建省,而且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甚至会像香港一样的建立自由贸易区。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没到过海南、更没有去过香港,但人人都向往着、期待着能到特区去建功立业。”如今已近花甲的马康年回忆起那时,又闪烁出当年玉兰号上年轻人兴奋的眼神,激动地说,能在南国天地里自由翱翔,能在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岛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几乎是当时每一个玉兰号上的“赶海者”的共同意愿。
马康年回忆,那天晚上,玉兰号上举行了一场旅客联欢晚会。各舱旅客都蜂拥到了大餐厅,本来晕船的妻子也在众人的感染下参加了。“晚会刚一开头,人们纷纷走到餐厅的中间,有的大声地朗诵着抒情诗,有的唱起了充满激情的俄罗斯歌曲,还有的畅谈对大特区未来的设想。参加晚会的人有1950年代留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有刚毕业没几年怀才不遇的研究生大学生,很多人流露出对原来工作生活环境的抱怨,都希望能有机会在海南一切重新开始。”
闯海人心中都有“玉兰号”
从与这些陌生人的交谈中,马康年发现了“赶海者”中的一个奇怪现象。“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东北、西北、西南等边陲地区以及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等省,鲜有江浙、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也许有人会以为这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才’流向海南是嫌弃贫穷向往富裕,那就误解了他们。”
马康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起当年海南的落后状况:虽然有原始自然的美丽,但经济真的落后,全岛最大最好的城市海口没有红绿灯、没有出租车、没有程控电话、仍是半天便可以走完一遍的边陲小城。
每天只有几个小时发电,晚上九点以后到处都有商店用小柴油机发电的情景,大同路、解放路、龙华路上听到的都是“突、突、突”的发电声。“当时即便条件那样艰苦,很多斩断退路上岛求职的人才们,在等待建省后会有更多就职机会时,为生存宁愿舍弃一切自尊和虚荣,在街头巷尾卖报、摆摊卖水饺和大饼,”马康年说,“我想那时,能够留下来坚守海南的信念,就是他们对海南未来发展的全部追求。”
1980年代一直长居广州的知名词作家苏圻雄对玉兰号海轮也有深刻感情。因为战友多在海南,十几年的时间里,每次来琼,苏圻雄几乎坐的都是玉兰号。他说,“对于闯海人来讲,几乎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玉兰号’,不管那艘承载自己的船叫什么名字,对海南最初的梦都寄存在了那里。”
1988年2月25日(农历初九)11点钟,经历了26个小时的颠簸旅程,马康年乘坐的“玉兰号”准备在海口秀英港靠岸了,站在甲板上,前方海天交接间一条细长绿色的线出现在眼前,那便是海南岛,迎面吹过来的是和煦而温暖的南国海风,马康年内心不自禁地发出了一番感叹,不到一星期,仿佛经历了一年四季,南昌的严冬,广州的春秋和海南的初夏,在那一刻,他的心情也从寒冷压抑沉闷中解脱,逐步温暖起来。
在海南的10年,马康年目睹了许多人艰难的“赶海路”,自嘲自己当时还没有到破釜沉舟的勇气,还是一次次地往返大陆和海岛,努力按传统人事调动方式寻找适合自己和家人的社会位置,而每次往返间,玉兰号似乎成了自己为生活和事业奔波不停的见证。马康年在上岛10年后离开海南回上海创业,但当年玉兰号的经历,成为他一生难以抹去的深刻记忆。
在海南建省办特区前后,除了玉兰号,还有琼州一号、椰岛一号、芍药号等,同样记录着闯海者的动人故事。当海峡往事被再度提起,流年日深的火热场景却已随岁月飘零。旧人已杳,许多年后,会有更年轻的闯海人带着梦想来到海南,或许幸运地,他们还能看到,曾经的赶海者,行走在绵延的海岸边,一路拣拾沉落的光阴。
人才楼:镌刻几多闯海梦
海口大同一横路3号3幢,原名人才楼。见习记者武威摄
1988年,海口东湖人才墙。黄一鸣摄
1988年的海口简易的人才交流中心。黄一鸣摄
人才楼、人才中心……这些名字对于闯海人来说并不陌生,都成为海南建省办特区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历史见证,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追忆闯海人的激情岁月。
海口大同一横路3号3幢,一栋由4个单元6层楼组成的板式宿舍楼,沉寂在喧嚷的街道。
这栋不起眼的楼原名叫人才楼,始建于1985年,对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街区来说,过于老旧了,但它记录的历史不寻常,已成为一座闯海符号,是海南建省办特区十万人才过海南的又一有力见证。4月14日,记者走近这幢老房子,感受着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与故事。
令人羡慕的人才居所
1988年前后,全国各地的人才潮水般拥至海南,海口大街小巷的人流中,夹杂着许多戴着眼镜,背着旅行袋,手上捏一张海南地图,气质与本岛人迥异的青年男女们。大同路当时正是海口市委市政府集中办公地,又与传统商业街区解放路仅一路之隔,找地方落脚的、寻找工作的、投亲靠友的,人流涌动,热气腾腾,大同路周边的一些招待所、旅店也早已人满为患。
与出租房屋、负责那些只身前来海南创业的人暂住的招待所不同,大同一横路上这座新落成的人才楼是专门分配给“人才”住的,这不免总引发着过路人的阵阵议论,人才楼字样的牌子挂在最显著的位置,“能住在这样的楼里那得是什么样的干部和人才?”
当年47岁的王凤朝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从陕西宝鸡千里迢迢渡海来琼,寻到楼门前时,算松下了一口气,“以后这里就是家了。”
王凤朝的大儿子王浩当时21岁,回忆那时人才楼的情景历历在目,“这座楼是周围这一片最新最好的,3单元还设了一个招待所,楼北边是一块空地,东边紧挨着是公安局宿舍,西边则是水沟,长满了齐膝的野草。”
据海口市就业局的退休老同志回忆,海口在人才引进工作上是先于建省启动的。人才楼始建于1985年,1986年竣工后就相继有各地的人才前来入住,房子设计了两种户型,三房两厅和二房二厅,三房的100平方米,两房的也有80平方米,按照当时的标准是要有海口市招干指标的高级技术人才方能入住。
王凤朝是电光源技术方面的高级工程师,据王浩回忆,那时海口对人才可谓求贤若渴,像父亲这样外地来海口的,市里分配了一套三房两厅居住,安顿好之后便直接进入海口市灯泡电器厂上班了,母亲和自己的工作也有了着落。老机场路(现蓝天路)当时很火爆的国营“南天大酒店”便是王浩在海口的第一份工作,是政府安排的“正式工”,住了新房,孩子也进了这样好的国营单位,让不少家乡人羡慕不已。
海口橡胶厂、无线电厂、南宝电视机厂、纺织印染厂、海德涤纶丝厂、椰岛公司……一批批有“指标”的从五湖四海赶来海南的人才,被安排进了风光的国营企业,王浩回忆,母亲当年在一家叫海山纺织厂的企业,还经常听邻居们夸说,“呦!您那是国营的哦,可比我们这集体制的要好呢!”
记录了几多人才楼变迁
与王家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20多年来一直住在人才楼2单元5楼的粘孝信,他1986年从云南西双版纳来,是海口当年第一批人才引进名单之列的。妻子阿惠不同意,没跟粘孝信一起南下,说“从重庆来西双版纳二十几年在这里,又要‘挪窝’,去海南啥子根基都没得。”
粘孝信坚持要来,西双版纳普文糖厂不想老粘走,不放他的档案,可老粘没犹豫,为着那份理想和憧憬,“档案不要了也要来这里。”妻子拗不过他,一年后也跟来了。粘孝信是搞食品饮料工艺的高工,在椰岛公司,一干又是十几年。
1990年代,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陷入低谷,现实生活与理想的冲突逐渐凸显,人才成长所需的大环境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更大的改善。老粘有同感,“一些年轻的工程师选择调头离去。楼上的两家邻居,还有隔壁的那一家,没几年便打包行李离开了。说是回大陆,没好细问。”76岁的老粘说起这事时有些落寞。
在老粘的家里,对比着老照片,二房二厅的布局跟当年1986年住进来时没有任何改变,门窗有些旧,地上也有些反潮,需要经常擦,老粘和老伴没有舍得花钱去买公司后建的集资房,“这里虽然简陋,但存着过去的梦,舍不得离开了。”
王光新住进人才楼时是1991的事了。
海南建省办特区震醒了很多人改变生活追逐理想之梦,“当时电视里边大张旗鼓地宣传着经济特区,我也被这种激情的力量鼓舞着。”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作教授的王光新,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自我推荐信,寄到了海口市人才中心。没多久,指标下来了,他跟同样优秀的妻子有了具有双指标调入海口的身份,从西安到海南,3天3夜的路程让他记忆深刻,随后他便跨进了海口某大学的校园,妻子也正式调入了工业局,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王光新一家在人才楼居住了6年。他记得有一次,小女儿在家里拉小提琴,琴音越窗而出,吸引了街上的两个年轻女孩,她们也是闯海人,一番寻找才找到王光新的家,夸奖了小女儿一番,感叹着海南要是再多一些文化气息该有多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时仍亲切而单纯,有多少闯海人,就有多少不同的闯海梦。”
如今的人才楼沉静、安宁,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伫立于街区的一角,偶有几许春光拂掠,似在追忆闯海人的那段激情岁月。
林志向忆当年“人才热”:
求职信
潮水般涌来
1987年8月,海南行政区人才中心成立。从当年8月至年底,人才中心的来函高达5万多件,接待来人来访多达1.2万人次。而原先中心的六、七名工作人员显然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工作。海南建省筹备组主要负责人紧急召集行政区组织部和人事局的负责人决定,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和人事局人才中心的17名工作人员合署办公,并以海南人才中心的名称对外。
“1987年下半年,虽说还只是开展建省筹备工作,但海南在全国却迅速掀起了‘三大热潮’:考察热、投资热、人才热。最热的,莫过于‘人才热’。”现任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就业局局长的林志向,讲述当年海南人才中心的壮观景象,仍难抑激动。那一年,30岁的出头林志向担任海南人才中心主任。
一开始,人才中心每天只收到二三百封信函,接待二三十人来访。到了9月,情形突变。不到一个月内,发展到每天收到千余封信函,接待来访上百人。
9月中旬,人才中心搬迁到后来的省委对面的行政区组织部招待所二楼办公,那是座五层的小灰楼。“这里邻近军区二所、农垦三所,便于接待和解决来访人员的住宿问题。”林志向说,当时只有两间办公室,后来求职人员太多,又增设了两间办公室和一间会议室。林志向说,“当时上岛求职的人,第一站就是奔向人才中心的会议室,这里可以说是海南人才市场的雏形。”林志向说。
海南人才中心的17名工作人员编成了三个组,分别负责求职人才的接待咨询、信函处理、分类登记造册等工作。
这时,一个关键性人物对海南人才中心的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许士杰。
林志向回忆,许士杰相当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他要求人才中心对于来函要做到“每信必答,每函必复”。可是,堆得如小山一般高的信件,仅靠这17名工作人员手工操作,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回复完成的。
有人出了个主意,下班后把信函带回家拆看、回复。于是,林志向和同事每天都抱一大摞信件回家。“明明是超负荷工作,却没有一个人抱怨。”林志向说。
一次,一位身穿着浅灰色夹克的中年人走进人才交流中心,他没有惊动大家,翻看了人才档案库上的“人才登记表”,又看了一些来信来函,并和身旁几位求职的青年人亲切交谈。当他发现成千上万的信件从接收、复函,发商调函,建立人才档案库,全靠人才中心的十几个同志手写时,他吃惊不已,赶紧把人才中心主任林志向找来了解情况———这人就是许士杰。
没过几天,许士杰让财政部门划拨了10万元办公经费给人才中心,并提出了要引入计算机管理人才信息的问题。
“我记得到1990年,库存的人才档案有18万份左右,外界称‘十万人才下海南’估计缘此而来。”林志向说。
林志向回忆,建省前后在海南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脚的,不过几千人而已,与亲身来海南求职和来信来函求职的数字差距甚远。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海南“房地产热”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分流了不少求职者。这时,海南人才中心的压力才稍有缓解。
横渡,横渡,游向海峡那处
1988年横渡琼州海峡的导航船。
1988年温州横渡勇士横渡前途经桂林时合影。
1988年横渡琼州海峡成功后张健(右)、队友与导航员陈和平(中)合影。本版供图:陈和平
横渡勇士张健。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十万人才下海南,海南岛一时间成为国内外瞩目的梦想岛。当时,国内年轻人纷纷南下“闯海”,海南成为闯海人实现个人理想的地方。其时,一批批国内游泳爱好者也来海南挑战极限,实现人生梦想。一时间横渡琼州海峡的活动在1988年频频举行,昭示着个人挑战自我的勇敢精神。
在琼州海峡横渡史上,1988无疑是最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从3月到9月,至少有5批游泳健儿先后挑战横渡海峡。
张健:横渡改变命运
1988年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经历,改变了当时一个23岁大学毕业生的命运。这个人就是张健。最终,他经过9小时12分52秒64横渡了29.5公里的琼州海峡。
1988年3月21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北京市蜂王浆厂赞助的北京市蜂王浆队一行5名队员横渡琼州海峡。张健现为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北京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秘书长。当年,张健大学刚毕业,他在大学里学的的竞技游泳,从来还没有在大海中游过泳,当团市委工作人员问他想不想去海南横渡琼州海峡时,他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他回忆说:“1988年时,自己听说几名国外渡海爱好者要来中国横渡琼州海峡,当时渡海活动在我国还从未开展过,为了中国的海峡能首先由中国人完成横渡,我和几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决心试一把。再说当时我了解到琼州海峡最窄处不过20公里,大学4年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在泳池中游十几公里。当时对于横渡琼州海峡我很有信心。”他回忆说。
对于1988年3月的那次海南经历,张健至今记忆犹新。3月14日离横渡还有一周的时间,张健和他的4位队友们坐飞机抵达海口。第一次坐飞机的他还清晰地记得,从北京飞到海口机票只有200多元。张健说:“飞抵琼州海峡上空时我赶忙伸脖子往下看,在太阳的反射下,湛蓝的水面泛着粼光。飞机用不到一分钟时间飞越了琼州海峡。一出飞机舱门,穿着皮大衣的我险些被热浪掀翻。”
张健他们提前一周到海口,主要是为了适应在海水中游泳的感觉。他说:“和在泳池中游泳不太一样,赛前一天下海训练时我们碰到了近5米高的浪,让我们对琼州海峡有了新的认识。”不过,21日正式横渡那天老天爷很给面子。“在10个小时的横渡过程中,天气特别好,没有大浪、狂风和暴雨的骚扰。”他说。
回忆起第一次横渡,张健在电话里直呼没经验。他透露,当时横渡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不到位,他仅穿了一条游泳短裤,戴了一个游泳镜,下水前随便在身上涂抹了几下凡士林。他开玩笑说:“我当时横渡的装备就好比穿上短衣短裤攀登珠穆拉玛峰,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下水游了一段距离后,张健暗自叫苦。“我的游泳镜脱落了,此后只能睁着眼睛在海水中游,每在海中睁一次眼,咸涩的海水都把眼睛刺得生疼。后来我索性闭上眼睛游,一度全靠导航船上的人指挥,听到他们喊向左游,我就向左奋力划行。”快到海口时,一艘长近100米的货轮挡在他们前方。他说:“在游泳池里100米不到一分钟就能游完,由于回流较大,我们用了近半个小时才游完这100米。”
最终,张健经过9小时12分52秒的拼搏后,成功横渡了29.5公里的琼州海峡。张健总结横渡成功有3大因素,首先是老天爷给力,在他们横渡过程中“没有变过翻脸”。其次是导航和护航工作到位。海军出动了6艘舰艇、两条渔船和一艘导航船,这8艘船将5名横渡勇士成菱形包裹。最后是身体素质和技术过硬。
由于海水的腐蚀,被灼伤的皮肤到半年后才痊愈。横渡琼州海峡不光给张健带来了身体上的记忆,更改变了他的思维。张健说:“横渡琼州海峡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正是从那次横渡琼州海峡后,我开始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横渡。今天我对于渡海运动的理解绝不是当年那种近乎冒险的行为,而是要从海洋科学、流体力学以及营养学各方面都要做十分细心和科学的准备。这些对于以后在我国开展渡海运动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游渡大赛横生变故
搜狐体育的专栏作家杨杰见证了1988年5月那次横渡大赛,当时大学还没毕业的他被招募进组委会秘书处工作。杨杰说,这场比赛名为“中国首届国际游渡琼州海峡大奖赛”,是历史上首次竞技意义上的横渡琼州海峡活动,吸引了国内外3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赛。举办比赛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庆祝海南建省,二是纪念解放军渡海作战38周年。比赛的组织工作不但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鼓励和关怀,广州军区所属的当地驻军更是鼎力支持。
遗憾的是,这次声势浩大的游渡竞赛,在距离原定的4月20日开赛日期仅有十几天时,由于组委会主管财务的人突然裹挟了巨额赛事经费潜逃,整个活动阵脚大乱,几乎夭折。杨杰回忆,当时一大半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扼腕而散,他是少数几个留守到游渡活动“圆满”结束的工作人员之一。1988年5月,有关善后机构顶着很大的压力,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举办了两次小规模的游渡。
据资料记载,当时共39人参加了比赛,其中33人经游渡总指挥和总裁判认定为游完全程或基本游完全程。北京金融学院女体育教师王洋以7小时13分15秒最先游到终点。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全国老年体协副主席、66岁的王炎林,在水中游了13个小时,最后一个上岸。一位名叫李青山的参赛者,在距离陆地一千多米的时候,永远留在了大海中。
温州勇士虽败犹荣
1988年4月21日,来自浙江温州的横渡勇士经过7个小时的搏浪后,无奈因体力不支、天气恶劣而遗憾地放弃了横渡。“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但他们都是好样的,他们展示了我们温州人勇敢不服输的精神。”陈和平说。
温州人陈和平全程负责那次横渡的导航和护卫,他当时是海军某部驻海口独立船中队教导员。今年,他才从琼州海峡运输管理办公室的岗位上退休。陈和平说,1988年4月中旬,被称为体育史上壮举的首届国际游渡琼州海峡大奖赛因故取消。已经抵达游渡活动下水地广东省徐闻县的温州游泳健儿,一时手足无措。温州勇士离开温州前市领导专程到火车站送行敲锣打鼓,他们觉得就此罢休,回去后难见“江东父老”。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自己组织游渡。陈和平说:“巧的是,我和另外两位在海南服役的温州籍军官在海口秀英港和温州勇士相遇。”一个月之前,北京体育学院女生李文华在陈和平的导航和护卫下,成功横渡了琼州海峡。经过陈和平他们的努力,部队首长决定派艇为温州健儿横渡海峡导航、护卫。
陈和平说,4月21日上午8点20分,在海安排尾角海军的一艘舰艇上举行了庄严的下水仪式,军容整齐的水兵和精神抖擞的队员分列甲板。“那天的天公不作美,队员下海后不久海上便起了大雾,什么都看不见。护卫船和导航船只能启动通信联络。”陈和平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半个小时后大雾散去,但勇士们又遇上海水流速加快。“我收到报告说水温只有19℃,流速较急,横渡困难。”陈和平说。这时队员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开,雇来的4条渔船紧紧地跟着运动员。大约在早上11点半左右,3名队员实在受不了冰凉的海水,迫不得已上了船。
陈和平回忆,这次横渡差一点出了大事故。他说,温州一名叫吕华国的队员游了一大半的时候,由于体力透支得厉害,救生船上的一名队友汪洪浩给他找补给,另一名队员张幼节陪游。没想到等汪洪浩拿着吃的后却找不到吕国华了,原来由于海平面视觉关系,汪洪浩看不见大海里跟风浪搏斗的吕华国。有好几次,他俩已经看见汪洪浩的救生船了,但一则体力透支,二则喊叫声被海浪淹没了。后来张幼节灵机一动,不断地用嘴吹出尖利的口哨声,这口哨声穿透风浪,终于被汪洪浩听见,救生船迅速靠近两人身边终于脱险。
当天下午3点多,海浪越来越大,选手们一直在顶流前进,但因体能消耗过大,最终都遗憾地上船。“他们实际游程大约有18里。”陈和平说。
“归海人”的海南梦
1988年后,五湖四海的闯海人在海南寻找自己的思想。黄一鸣摄
林克昌曾见证了海南建省挂牌的时刻。黄一鸣摄
郭绍明在老省委大院。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几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每个时期,都有诸多怀揣梦想的人在远赴这个南国宝岛。尤其是25年前“大特区”号角的召唤,让全国十万人才奔涌南下,开始他们的“拓土之旅”。
在这些被称作“闯海人”的群体中,有一群更为特殊的人群:“归海人”。
这是一份寻根的梦,虽然横跨海峡,不远万里,依然魂牵梦绕。
从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几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每个时期,都有诸多怀揣梦想的人在远赴这个南国宝岛。尤其是25年前“大特区”号角的召唤,让全国十万人才奔涌南下,开始他们的“拓土之旅”。
在这些被称作“闯海人”的群体中,有一群更为特殊的人群:“归海人”。
他们曾经离开过海南,那是为了求学、为了理想;后来他们都回来了,那是为了回家、为了梦想。那些混沌的梦想,曾经五彩斑斓;而他们汇聚成的力量,早已融入海南特区建设主力大军的一分子。
林克昌:建省前回来报效桑梓
1980年代,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依然背负着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代大学生很多人都会羡慕那时毕业包分配的好处,但却很少体会到其中的苦涩。
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少海南莘莘学子,怀揣梦想,负笈北渡,到内地高校求学。4年后,大学梦结束,他们却身不由己,能否回到海南,只能靠碰运气。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运气不佳”。海南省建设厅原巡视员林克昌就是其中一员。
1968年大学毕业后,林克昌被分配到河南信阳工作,虽然已在外成家立业,还是河南省委政研室的处长,但他的故乡情结还是挥之不去。
“没办法,就是想家。”他说,按捺不住对家乡的思念、抑制不了建设贫穷落后家乡的梦想,终于在1985年初举家迁回了海南岛。
一到海南,他就用1个月的时间对海南解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写出一篇《改革与开放是海南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的文章,反映了他对海南发展的深入思考和迫切心情。
1988年4月13日,他亲眼见证了“四块牌子”的转换:行政区党委、政府的牌子换成了海南省党委、政府的牌子。
“这种经历是我人生的享受。”他说,作为“归海人”,十分庆幸自己比后来的“归海人”“闯海人”多了这段亲历海南省诞生的宝贵经历。
一建省就被任命为厅级干部的林克昌,回想起当年“归海”的选择依然不悔,“我回归海南、报效故里的夙愿实现了。无怨无悔,心安理得。”
郭绍明:建省回乡效力
“我是海南人,也是货真价实的‘闯海人’。”原省旅游局巡视员郭绍明说。1964年考入大学的他,由于遭逢文革,直到1970年才被分配到广西柳州市工作。这段分配的经历,能说明他的家乡情结。
“我很想回家,哪怕是离家乡近一点也好。”他说,当时一共有两次分配机会。第一次他原本可以分配到广州,却把宝贵的机会让给了一位已经成家立业、更需要回家的同学。第二次,他依然放弃了去北方多地的机会,选择了到离家乡近、却还不太发达的柳州。对此,他甘之如饴。
“柳州和广州,离海口距离都差不多,像个等边三角形,回家都很方便。”他说。由于在柳州表现出色,到建省时他已经是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我在那里成了家,最好的青春年华已经融入了柳州的山山水水,对柳州的一切我都感到亲切。”他说。
1987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创办比经济特区还特的海南经济特区的消息传来,让他陷入了矛盾:“回海南参加特区建设,还是继续留在柳州?”
和林克昌一样,深重的家乡情结,让他最终放弃了原本在他乡良好的发展前景。已过不惑之年,重新创业确实不易。但他想,创业有艰辛,也有无穷乐趣;报效家乡有困难,但更能实现梦想。
1988年8月,他到省政府办公厅报到,成了名副其实的闯海人。
没有职务,他不求名分。没有房子,伯父腾出一个房间给他,与母亲和两个女儿挤在一起。妻子没有工作,“等我在海南干一段时间再说”,直到一年后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25年过去了,现在回顾这段经历,颇有感慨。”他认为,闯海要有很强的为改革开放试验献身的精神,要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我毕竟是海南人,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在内心深处充满了爱,这给了我克服种种困难的力量!”
郭绍明的想法,代表了当时所有“归海人”的心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力量,他们才能在回到家乡后,为海南的建设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归海”20多年,郭绍明先后在省政府、省旅游局等单位供职。他说,回乡20多年,亲身参加了海南的改革开放,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前进与发展,见证了这一段颇有价值的历史,“我觉得很有意义,一点儿也不后悔当初闯海的选择。”
新一代海南学子选做“归海人”
由于岁月悠久,如今也许无法统计当初有多少像林克昌、郭绍明一样的“归海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群体为数不少。
他们恋家,有着深深的海南情结,不想离开家乡。即使由于各种原因不得已暂时告别故土,故乡也是他们心头挥不去的眷恋。宝岛海南,就有这样的魔力,能让在这里住过生活过的人魂牵梦萦。
“我的大学同学、中学同学中,像我一样最初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工作的,大多数都像我一样,最后都回到了海南。”林克昌说。
1988年5月期的《南风窗》就载文称,“今年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多数海南人都表示:要回去干一番事业。”建省前数月,广州某工程承包公司去清华土木系要毕业生,广东籍的就只有一个海南人。这位同学几经考虑,还是决定回海南。小伙子说:“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生中没碰过困难。”
时至今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角嘹亮,海南再次发出了急需人才的号召,回海南还是不回有前人的榜样,海南新一代学子中很多已经做出了抉择,回到美丽的大海之南,为了建设家乡,为了实现自己的“海南梦”!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