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南省技师学院贝雕画艺术产学研基地掠影
来源: 新华网海南频道 作者:陈江 时间:2013-07-26 09:36:11 星期五

    一个创办不到3年、座落在海南省海口市府城区大园路的海南省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师生们精心制作的3000多幅精湛的贝雕画作品在贝雕生产实训展销中心一经展出,立即赢得人们的赞誉。这些贝雕画作品有的被作为外交部和海南省政府的礼品赠送给国内外嘉宾,有的被博物馆和收藏爱好者收藏。中国贝雕画第一领军人物、70岁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金阿山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一个贝类资源丰富的海洋大省,率先开办起了全国首家以贝雕画艺术为主攻方向的专业,培养贝雕画工艺美术人才,使我们看到了重振国家贝雕画艺术、让贝雕画这朵奇葩再放光彩的曙光。


贝雕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陈江 摄

曾经有过鼎盛与辉煌如今人才青黄不接

    贝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五万年前的我国山顶洞人时期,贝壳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先民们曾用蚌壳堆塑成一条龙和一只虎的形状。我国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和陈设上常用贝壳来装饰。特别是魏、唐、宋几个时代,贝壳普遍用于铜器、漆器、家具的装饰。匠人们采用纯白的贝壳,刻制成平面或浮雕形式的花纹图案,镶嵌在各种漆器上,成为今天人们俗称的“螺钿漆器”。从此,螺钿漆器经久不衰,盛兴至今并流传海外,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在仍在生产、使用。

    据海南省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负责人符留念介绍,解放后至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海滨城市大连的一些贝雕工人和研究人员,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牙雕、玉雕、木雕和国画等的特长,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特点,成功创作出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从而揭开了贝雕工艺史崭新的一页。

    贝雕画自大连问世后,沈阳市、鞍山市、 青岛市 、广西北海市、江苏连云港市等地纷纷到大连学习和移植,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很快形成我国的一个大型产业,并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使贝雕画很快打入国际市场,产品大部分出口,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因此,被国家轻工部定为重点产业之一。八十年代初,我国贝雕画及其工艺品达到全盛时期,全国生产贝雕画的企业多达上千家,轻工部工艺美术总公司的部管企业32家。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受企业改制、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贝雕画艺术逐步走向低潮。至今国内像样的贝雕画工艺企业已经没有几家。目前,由于贝雕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培养一名贝雕工人需要很长时间,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下,年轻人普遍对这门传统工艺失去兴趣。贝雕的手艺逐步失传,致使人才青黄不接。


贝雕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陈江 摄

尚待开发资源宝库省里领导亲自点题

    尽管海南过去在贝雕工艺生产方面没有像大连、北海等地那样具有雄厚的实力和人才,但海南是海洋大省,管辖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贝类资源丰富,用作贝雕画生产的原材料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特别是海南省管辖的南海出产的珍稀有色贝壳、海螺是制作贝雕画的优质原材料。2010年,国务院宣布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后,到海南旅游观光的旅客不断增多,尤其是高端游客的涌入,形成一股新的旅游购物热潮。利用海南丰富的贝类资源开发贝雕画艺术品进入海南决策者的视野。

    2011年,海南省技师学院的前身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了贝雕画手工艺系,以培养贝雕画工艺方面的实用人才,发展海南的贝雕画工艺美术,以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对高端旅游工艺美术产品的需要。省政府财政拨出200万元给省技师学院,作为创办现代手工艺系经费。

    创办以培养研究生产贝雕画的现代手工艺系谈何容易?海南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没有教师,怎么办?正当海南省技师学院的领导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经省有关领导的指点,他们得知广西北海有这方面的专家人才。

    于是,海南省技师学院迅速派出得力人员,赶赴北海,并于2011年3月从广西北海聘请“北海贝雕技艺”第四、第五代传人曹世莲女士和吴鉴峰先生前来组织和筹建贝雕实训与生产基地,指导开展贝雕画生产和教学工作。

    曹世莲与吴鉴峰两人从事贝雕工艺工作数十年。曹世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技艺”第四代传人。虽已退休,但一听说海南要办现代手工艺系,专门培养贝雕画手工艺人才,满口答应,并说服她的学生、“北海贝雕技艺”第五代传人吴鉴峰跟自己到海南。曹世莲身怀精湛贝雕画制作技艺,制作的作品常常“鹤立鸡群”,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是仍在坚守濒临绝迹的贝雕画技艺为数不多的艺人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她的作品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两个,银奖一个。

    吴鉴峰自幼酷爱贝雕技艺,刻苦钻研制作工艺流程和图稿设计。他设计的作品自2007年以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杯”奖金奖一个、银奖两个;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一个、铜奖三个。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中国(南宁)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三个、银奖一个。他的作品常常作为国内外重要活动的礼品。

    尤其是曹世莲与吴鉴峰两位工艺大师在2005年的一项引起全国工艺美术界广泛关注革新成果,给贝雕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抛弃以往国内贝雕画或多或少都要在画面上人为添上颜色弥补贝壳色彩不足的旧工艺,全部使用贝壳上的天然色彩,使贝雕画画面上的纯天然色彩变得荧光闪烁,而且永不褪色,极大提高了贝雕画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2012年,符留念在一个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中国贝雕画第一号领军人物金阿山先生。符留念不失时机地与这位国家级贝雕画大师接触,并向他介绍海南省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培养、研究和生产贝雕画工艺品的情况,诚心邀请金阿山进行指导。这位70岁的老人听说海南省技师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贝雕画的手工艺系,非常兴奋,认为这在全国开了先河。联想到自己熟悉的大连及全国贝雕工艺的发展兴衰史,和现在贝雕工艺方面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金阿山立即答应到海南看看。结果来到海南,一拍即合。他答应受聘海南省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的客座教授,并亲自带学生,培养贝雕工艺方面的高级人才。

    在创办之初便得到几位大师的支持,这使海南省技师学院如获至宝。由于技师学院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因而现代手工艺系采用先生产后招生的新型办学模式,不着急招收学生,而是先把工厂建立起来,制作出一批作品,以便招来的学生一入校就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海南省技师学院肩负起了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发展贝雕画事业,培养贝雕画创作及生产技能型人才,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增添光彩的沉甸甸的历史重任。

努力打造贝雕画艺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海南省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就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国家级工艺大师一名、省级工艺大师两名,研究生学历教师两名,本科美术方面的教师7名。已建成拥有1500平方米厂房,60多个磨形工位,以及激光雕刻机、精密开料机等一批先进生产装备的贝雕生产实训基地。自2011年5月起开始生产,2012年秋季招生。到今年上半年,技师学院手工艺系的师生们已经制作出各种规格贝雕画作品3000多幅,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

    2011年11月,在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技校委员会组织的“第十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教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评审活动”中,海南技师学院贝雕工艺厂生产的贝雕画作品荣获二等奖。2012年1月由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南省民间艺术精品展”,技师学院获得优秀奖,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制作的巨幅贝雕画《海南国际旅游岛》于去年底送往北京,以祝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0月贝雕画《碧涛丽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近景画)分别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和优秀奖。2012年12月贝雕画《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远景画)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文博会”银奖。

    今年4月初,由技师学院手工艺系师生制作的作品,被外交部看重,作为重要礼品送给外国嘉宾。

    最近,海南省技师学院与琼海市政府合作,在海南著名渔港――潭门港开辟贝雕画和贝雕工艺产品生产和展销窗口,以提高当地贝雕加工的水平,同时扩大展示和贝雕画的销售领地和范围。

    海南省技师学院院长桂昕说,贝雕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高端旅游工艺品,在国际国内都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开发贝雕画作品是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购物内函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说,我们一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一定要把现代手工艺系办好,努力把现代手工艺系打造成贝雕画艺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海南省技师学院贝雕生产实训展销中心 新华社记者 陈江 摄

    在海南省技师学院贝雕生产实训展销中心,现代手工艺系负责人符留念向记者介绍,贝雕画是巧用珍稀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过精心雕琢、抛光、拼图,贝壳内含的各色荧光显现形成画卷的纯天然贝壳色彩的工艺美术品。贝雕画将国画的神韵、刺绣的空灵、玉雕的质感、珍珠的光泽、雕塑的挺拔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是观赏和收藏的佳品。他说,承担打造贝雕画艺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这样的任务,对于我们一个成立不到3年的新系来说,着实不容易。但我们的生师们,却以“一天也不耽搁”的精神在拼搏着。

    指着双休日还在工作的老师,符留念介绍,从2011年学院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决定设立这个系以来,我们的老师基本没有寒暑假,甚至双休日和节假日都没有休息。他说,过去,海南的许多贝壳,都被当作废物丢弃了,而现在,贝壳成了制作贝雕画的原材料,变废为宝!但由于制作贝雕画的工序非常复杂,费时费力,有时制作一幅只有几十斤重的贝雕画,需要耗费一两吨的原材料,经过两三个月的精雕细刻才能完成。

    符留念说,制作贝雕画工艺较为复杂,优质的贝雕工艺品往往经过装裱,有的还配上底座等等。他向记者描述了制作贝雕画大致步骤。从这些制作步骤和过程,可以了解和体会到制作贝雕画与创作绘画作品要增加不少的工序,做起来也相对要难一些。

    ――设计图稿。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图纸上设计好贝雕的图样。

    ――精心选料。磨形工人根据图稿要求选择形状、色泽相吻合的贝壳。

    ――雕刻琢磨配件。根据图稿形状将贝壳原料进行切割,精雕细琢成不同部位的配件。

    ――抛光。将雕琢成形的所有配件进抛光,使其荧光显现、灿烂华美。

    ――堆贴组装。将上好亮光漆的零配件通过粘接组合成部件。

    ――装板。将粘接组合好的部件粘在相应规格的底板上。

    ――装裱。最后装上玻璃和外框。


贝雕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陈江 摄

    符留念特别向记者介绍,在所在这些工艺中,最值得骄傲和宣扬的是,他们现在所用的贝壳原料均是天然色彩,而不是像其他厂家和以前的贝雕画都是上色的,上色不但将贝壳内含的荧光遮盖,失去许多光泽,而且几年后就会淡化、变色,就会失掉贝雕画的美,而他们生产的贝雕画用天然贝壳制作的饰品,是永不褪色的。他说,这要得益于曹世莲与吴鉴峰工艺大师的贡献。正是他们改革了传统贝雕画上色工艺,避免人工上色掩盖贝壳内含的各色荧光透射的美感。

    在海南省技师学院贝雕生产实训展销中心,望着一幅幅经过现代手工艺系师生的辛勤劳作精美作品,以及不断有人打电话来询问、订制和购买贝雕画作品,使我们看到了这项由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旅游工艺美术事业,正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