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松34年如一日扎根苗寨,用生命书写大爱。叶彦彤摄
定安南岭小学校长刘学松三十四年如一日扎根苗寨教书育人
用生命书写大爱
9月9日,记者从定城前往中瑞南岭小学,这个距离定城有80公里远,“藏”在中瑞农场山中的学校,道路不好走。在熟悉路线的人带领下,小车一路颠簸,2个小时后,到达了南岭小学。
来到南岭,一提起刘学松的名字,没有人不认识这位“苗哥校长”。当地群众都说:“苗哥校长真是个大好人,没有他,我们家娃娃恐怕没有学校上了。”记者从群众的口中得知,今年5月,刘学松因重咳嗽到海南省人民医院检查出了肺癌,住院半个月后,执意要出院回到大山里,坚守在教育岗位上,为山里的孩子们,点燃走出大山的希望。
三拒调任为了学生留守苗寨
第一次见到刘学松,是在他爱人王明英搀扶下见面的。他给人的感觉很和蔼,很慈祥。头戴一顶帽子,清瘦的面庞,黝黑消瘦的身子,额头和脸颊镌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朴质的笑容显得腼腆而又谦虚。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现年52岁的定安县中瑞学校南岭小学校长刘学松,在34年的任教生涯中,多次面临走与留的选择。
1979年,高中毕业的他报名来到南岭小学,成为该小学一名月薪仅60多元的老师。
初来乍到,眼前的南岭小学超出了刘学松的想象。黑暗狭小的茅草屋就是教室,没有一个完整的门或窗,连讲台都没有,最要命的是,这里的学生95%以上是苗族,而他是汉族人,语言也不通,但这些难题都没有吓住他。
“看到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我就感到揪心的疼,最后决定不走了,留下来,扎根在山寨里,干出一点事来。”刘学松说,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从那天起,学苗语成为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在苗族同胞热心帮助下和良好的语言氛围中,他很快学会了苗语。
在教学上,他采取“双语”教学,每次上课都是先讲一遍苗族方言,再用普通话教学。
他还十分注重学生礼仪教育。课间,他每天都利用三分钟的时间教会学生对待长辈要称“您”,早晨见面说声“好”,求人帮忙说声“谢谢”,影响别人说“对不起”等等。
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学得很快,养成良好习惯,见面总会问声好,这让刘学松感到十分欣慰。
他的努力和付出,老师们看在眼里,学生感受在心里。
1993年,刘学松接班当了校长。
由于工作上表现突出,1998年的一天,刘学松接到通知,可以调到定安县第二小学任教。
“那里是县城,工资高低且不说,起码能让家里的生活好些,对自己的前程也是个好的开始。”妻子王明英曾不止一次这样劝说。
当时王明英根本无法理解丈夫的行为,甚至觉得丈夫傻,别人都拼了命想往外走,只有丈夫死守在这个穷山沟里。为了让丈夫离开,一直顺从丈夫的她,甚至与丈夫发生了多次的争吵,但这并不管用。
“我愿意把我的青春奉献给这里的孩子。孩子们学到知识,快乐地成长,我觉得很快乐。”刘学松态度十分坚决。
由于南岭小学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信息闭塞,生活条件艰苦,当时和刘学松一起来的七八个老师早已经走了。只有他选择了留在这个穷山沟。
他放弃了调离苗村山寨的机会,这样的机会至少三次。
看到丈夫再三坚持,王明英最终选择了理解与支持,默默的陪伴在丈夫身边。
1997年,因为单位被撤消,王明英下岗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丈夫刘学松提议让她去师范进修,将来和他一同站上三尺讲台。为了与丈夫走上共同的道路,帮助丈夫实现理想,王明英跟随丈夫的脚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了南岭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同丈夫扎根苗寨。
由己及人把学生当自家儿疼
山里的环境艰苦,但山区苗族的孩子一样需要接受教育,山区苗寨更需要传播文明。
刘学松说,让他甘愿留在苗村山寨最大的原因是他爱那群可爱的孩子。
“我也有过离开这儿的念头,”刘学松深情地说:“每当走在校园里,看到‘们赛哏’(苗话,孩子们)纯朴善良、天真的眼神时,心里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
“当别人叫我‘苗哥校长’的时候,我感到一种责任,同时也感到骄傲与幸福。”刘学松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把孩子交给‘苗哥校长’,我们放心,他关心学生比我们当父母的还用心,还周到。”在南岭,乡亲们都这样说。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谁家办喜事,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在乡亲们眼里,刘学松是不能忘的“亲戚”。
盘佳呈是刘学松的学生,毕业后回校任教,是刘学松养病期间的代理校长,他说刘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大山那样深沉,他把学生们当做“自家娃”来疼。
南岭区有四个苗族自然村,离学校最远的有五公里多山路。不少学生每天需要步行1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为了上学,不少学生都自带午饭。
暑日,骄阳似火,盒中的饭菜时常臭馊,难以下咽;严冬,饭食冰冷,无法进口。
有一次,刘学松看到一个学生趴在桌子上,以为他生病了。上前询问,学生的回答让刘学松一下子就愣了。
“孩子说他饿了,饿晕了。”刘学松听到后心如刀绞。原来,这个学生不小心打翻了饭菜,却又不敢声张,忍饥挨饿一整天。
看到这一幕情景,刘学松感到心酸、心急。从这以后,刘学松和各班主任每天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检查学生有没有饭吃。
冬季,他常为学生加热饭菜,为饿着肚子的学生煮饭做菜,牺牲了不少午休时间。
早在前几年,南岭小学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学生脚踩土路、泥路,到学校还要经过山路危桥。夏季暴雨时节,雨水时常没过此桥,学生回家的途中安全受到威胁。
每当此时,刘学松总是和老师们一起分头护送孩子们回家。
2010年10月的一天,大雨倾盆。为了使学生尽早安全回家,放学后刘学松急冲冲地赶到河边。眼看河水就要漫过小桥,他心急如焚。
为了确保学生安全渡河,刘学松先试探着摸索过河,在河水的不断上涨中,他一只手托稳背上的学生,一只手攀扶住小桥沿,在颠簸中将一个个学生背过河对岸,在与来接孩子的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帮助37名学生安全地渡过小河。
虽然河水、雨水、汗水浸湿了一身,但望着一个个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背影,刘学松的焦虑荡然无存。
当刘学松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时,已是万家灯火。妻子看到他疲惫的神情,心疼地问:“累了吧?”他笑笑说:“心安多了。”
没想到那一晚他竟发了高烧,得了重感冒。许多家长知道后,十分感激说:“苗哥校长是亲人。”
“铁人”病倒但仍坚守岗位
2013年5月,定安县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的文艺汇演。由定安县中瑞南岭小学师生同台表演的情景剧——《最美乡村教师的一天》获得全县小学生组一等奖。
刘学松和他的学生高兴地抱成一团。
喜悦的氛围还没有散去,刘学松感到胸口明显阵痛,一咳嗽就咳出血来。
“我感到很疲劳,晚上就不回南岭了。”刘学松面色苍白地对中瑞总校的校长说。
后来刘学松到省医院检查得知是肺癌。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老师都惊呆了。
前段时间,刘学松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咳嗽咳出血丝,他特别交待爱人不要告诉别人,自己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守着岗位,坚持着与孩子们一起排练节目和演出。
家人曾多次劝他去医院检查,但是他总是说:“没事,等忙完这段时间再去”。
由于病情越来越严重,刘学松不得不选择住院。
家长们知道后,自发组织到医院看望刘学松,带来了自家蜂蜜、营养补品,希望他早日康复。
自从刘学松病倒住院后,他的学生总是眼巴巴地望着校门口的那条路,问刘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刘学松十分惦记着孩子们,他执意出院,回到孩子身边。当他回去看到学生们在教室黑板上写着“祝刘学松老师早日康复”几个大字时,这个坚强而又倔强的汉子哭了。
“我不能走,我要为孩子们站在讲台上直到最后。”即便身患肺癌,刘学松依然选择坚守。但这一次,刘学松不知道自己还能留多久。
这位甘守在大山中默默耕耘的普通教师刘学松,慈爱看着围在他身旁的孩子们,温和地笑着,脸上的几道皱纹越发清晰,不禁让人想到了艰苦卓绝岁月的母瑞山革命战士,他们一样怀着同样的理想和信念……革命战争年代,母瑞山的人民、那山、那水掩护了红军战士,两度保存革命火种,铸就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如今,这位乡村教师坚守母瑞山34年,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感人的诗篇。
相关链接:
教育部:着力改善农村教师待遇
广大农村教师的福音:周转宿舍今年增加入住11万人
15.7万中西部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入住暖心房
辽宁今年招聘1702名特岗教师充实农村教师
让农村教师安心乐教 海口美兰投百万为学校换桌椅
农村教师王光久:家长和学生们眼中的“孩子王”
海南高校名师奔走11市县为万名农村教师授课
海南陵水投入4762万元建农村教师周转房